被遗忘的洛克希德战鹰――PV-1/2“文图拉”/“鱼叉”简史(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洛克希德 12 型“小伊莱克特拉”,人们可以在经典影片《卡萨布兰卡》中看到它的身影

对于“小伊莱克特拉”的境遇,洛克希德心有不甘。公司很快着手研制洛克希德 L14 型。14 型的气动布局 10 型基本一致,但机翼改为中单翼,并安装了富勒襟翼,机身更趋流线型。比之于同时期的道格拉斯 DC-2,14 型的发动机功率更大,速度更快,最大载客可达 14 名,同时可以很方便地改为货运飞机。1937 年 7 月 29 日,洛克希德 14 型首飞成功,公司将其命名为“超伊莱克特拉”,显见对它寄予了厚望。但天有不测风云,1938 年 5 月 16 日,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一架“超伊莱克特拉”在着陆时坠毁。同 年7 月 8 日和次年 1 月 13 日,又有 2 架西北航的同型机坠毁。尽管只有第一次事故与飞机本身有关,并很快通过后移平衡控制舵面消除了事故隐患,但公众对“超伊莱克特拉”的信心却发生了极大的动摇。1939 年夏,西北航将剩余的“超伊莱克特拉”退还给洛克希德公司,转而购买速度稍慢的 DC-3。至此,“超伊莱克特拉”在同道格拉斯飞机的竞争中不得不屈居下风。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29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