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洛克希德战鹰――PV-1/2“文图拉”/“鱼叉”简史(5)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英国皇家空军的“汉德森”式巡逻机

“汉德森”也装备了美国陆军航空队,编号为 A-28/29

尽管“超伊莱克特拉”在民航市场上命运不佳,但洛克希德公司并未气馁。他们相信 L14 型的设计是优秀的,现在需要做的是对它进行改进和完善。再次努力的成果就是洛克希德 L18 型。它沿用了 14 型的机翼、发动机和尾翼,但机身加长了 1.5 米。虽然它的外观酷似 14 型,却有一个全新的名字:北极星。

洛克希德 18“北极星”保持了双垂尾、中单翼的气动布局。机翼装有前缘缝翼和富勒襟翼,主起落架可完全收入发动机舱内,尾轮固定。加长的机身提高了飞机的航向稳定性,同时在客舱内也可以多安排两排座椅,部分解决了 14 型单位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最大载客数为 15~18 人,视是否提供空中服务及餐饮而有所不同。飞机可选装普拉特.惠特尼或怀特发动机,通过型号后缀的两位数字来识别。如洛克希德 18-07 型装的是普拉特.惠特尼的“大黄蜂”S1E2-G 型发动机。

1939 年 9 月 21 日,洛克希德 18“北极星”进行了首飞。首飞的原型机就是用一架西北航退还的 14 型飞机改造而成的。生产型“北极星”则于次年 2 月 2 日首飞成功。3 月投入航线运营。以装 2 台怀特 R-1820 型发动机的洛克希德 18-56 型为例,飞机基本数据如下:

机长:15.2 米

翼展:20.0 米

机高:3.9 米

发动机功率:1,200 马力

最大时速:428 千米/小时

巡航时速:317 千米/小时

航程:2,895 千米

第一頁    上一頁    第5頁/共29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