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河出土的石板石棺墓
布尔津出土的墓道里的鹿石(于建军 摄)
这是解放以来,哈巴河县第一次系统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东塔勒德水库涉及的61座墓葬,一共考古发掘出土了300多件(套)黄金饰品,其数量和重量均为阿勒泰地区历史上最多,其黄金冶炼技术[注: 不论何种文化,技术都是异曲同工的词汇。它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填补了新疆冶金史[注: 简介 金史《金史》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的空白。
肥硕的羊、雄健的豹、憨态的野猪,一个个体态优美、筋肉强健、鬃毛飘动、表情丰富,一派富丽堂皇的瑞兽景象。还有指环,一串串金箔片饰品,呈圆、三角等不同形状,做工极为精美。如果不是将这些实物放在眼前,简直不敢相信,很早以前,生活在哈巴河境内的先民们,竟然能使用这么多的黄金饰品,冶金技术如此之高。
9月19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于建军告诉记者,东塔勒德墓群位于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塔木齐村东塔勒德水库周围多处的山梁上,大部分为石堆墓。当他们打开墓葬时,发现很多墓葬都被扰动过,有的很有可能埋葬不久就被盗扰了,不少人骨和陪葬品变得残缺不全,看不清多大年龄,是男还是女,而那些散落的遗物,却基本保持着原样,没有被氧化。
这处墓葬群地处阿尔泰[注: 阿尔泰[清代大臣],阿尔泰[地名],阿尔泰[中国作协会员]]山前山支脉之间的山梁上,周围有小河流过,分布有羊、马、牛以及骑手等题材的岩画,根据墓葬形式和陪葬品,于建军初步推测,大约距今2000年左右,这里曾经生活着一支游牧部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阿勒泰地区水草丰美,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欧亚游牧部族长期活动的重要地域,在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文献《周书》中将阿尔泰山称为金山。阿勒泰地区盛产黄金,出土这么多数量的金器,应该不是偶然的。
于建军认为,之所以有这么多黄金,首先因为当时这里蕴藏着大量的黄金矿藏,先民们依山逐水而居,普遍都喜欢用黄金来装饰自己。其次,由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过着安定[注: 安定 安定 一、形容词 安定:āndìnɡ安定1①(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生活~ㄧ情绪~ㄧ社会秩序~。②使安定:~人心。]、富足的生活,手工业[注: 手工业是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手工工具从事小规模生产劳动的工业。其特点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用私有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主要类型有:自产自销的手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这次发现的包括金饰件在内的各种遗物做工大多非常精美,展现了当时高超的手工艺,其中主要用来当首饰、各种佩饰以及衣物上的装饰等,大的如半个巴掌,小的如指甲盖,上面的各种动物图案栩栩如生,艺术特征明显。特别是有些金饰件,大小不过几毫米。他说,能够焊接如此小的装饰件,而且造型精巧,技艺繁复,可以由此判断,当时冶金技术相当发达,甚至代表了当时阿勒泰地区冶金技术以及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他还推测,这些黄金很有可能就是当地冶炼的。
发掘中,与黄金饰品一起出土的还有玛瑙珠、绿松石、陶罐、铁刀、铜镞、铜箭头等100多件陶器、铁器和铜器以及其装饰品。于建军说,这些墓葬时间跨度较大,初步判断,早的可以上溯到距今3000多年,晚的距今2000年左右。
新疆自古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方,搞清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对研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据了解,目前,我区考古工作者从距今1000年至2000年的墓葬里,发掘出土了不少铜器、铁器,而金器极少有。这次发掘出土的黄金饰品,对于研究阿勒泰地区冶金史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布尔津出土90座墓葬谜点为新疆前所未有新闻报道记者张迎春汉晋时期,布尔津县境内,曾生活着这样一个部落,他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族群,有不同的信仰、生活习俗,虽然生活条件极为简陋,却和睦安宁地生活在一起。他们逝后的身体,埋葬在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阿克加尔村、博拉提村、也拉曼村附近的90座墓葬中。9月19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于建军告诉记者,今年6月至7月,为配合当地定居兴牧水利建设,他带领小分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谈了他们发现的一些遗迹现象。神秘的彩绘工具
有两座石板石棺墓,被掩埋在一个长方形的覆斗形土封堆下面。在封堆表面,有两个小石棺,靠北的里面有一个小石罐和一些黑陶片以及一些碎的儿童骨骼;靠西的更小的一座里面,只有一个黑陶罐和一块长方形的小石板,石板下面压着一团红色的颜料。揭取完封堆之后,他们发现了两座较大的石板石棺墓。靠东的一座,石棺内壁刻有马及其它一些图案;在其东侧原始地表上,有一处现场颜料加工点,周围有红色的颜料,石棺与墓坑之间,还发现了加工颜料的一套石质工具。靠西的一座,石棺内壁上画有红色的菱形格图案,格内有红点,比较模糊,已经看不清了。
他说,这种工具,以前在新疆没有发现过,对于研究古代颜料的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颜料的成分,已经送交相关的科研机构进行分析检测。
据了解,阿勒泰地区分布着许多洞穴彩绘岩画,但是,这些彩绘使用的是何种颜料?颜料又是如何加工的?这些都是长期以来困扰学界的问题,这次加工颜料工具的发现,有助于解答这些问题,或者说至少提供了解答这些问题的线索。于建军认为石板石棺墓也是阿勒泰地区最早的人类文化特征,属于克尔克齐考古学文化范畴。奇怪的墓道鹿石
鹿石是草原游牧民族身份的象征,通常被竖立在草原上的墓葬前。但这次在布尔津县的发掘中,于建军和他的队员意外地发现,一块鹿石竟然耸立在墓道里,真是一个在新疆从未没见过的奇特的考古现象。
据于建军介绍,这块鹿石是在一四棱柱形的石条上,较细的一端加工成斜面,对称两面凿刻有较大的圆环,圆环下有一周以椭圆形点组成的线,其余两面对称有凿刻的三道斜线,具有圆环的一面,点线下面刻有一匹马,这种风格被多数学者认为属于突厥时期的鹿石。
据了解,目前在新疆伊犁、博乐、阿勒泰等地,都发现过不少鹿石。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鹿石都面向东方太阳升起的方向而立,身后一般会有形状各异的石墓。根据这些特征,专家得出了结论:这些鹿石的主人可能是突厥人,因为突厥人对太阳比较崇拜,将石人放在墓葬的东面。
从这块鹿石的形状和图案以及结合周边的墓葬情况来看,于建军推断,这块鹿石可能比突厥人还要早些。但是,鹿石为什么被放在墓道中?究竟有什么含义?是不是极少的一种祭祀文化?他查了不少资料,至今都也没搞清楚。但他认为,这种奇怪的现象背后,一定还有更加独特的草原墓葬文化。
一座女性的墓内,放着一对铜簪,一些木器、石器等。
于建军说,那对铜簪,大约14厘米长,一支上面是昂首扬脖的鸡首,漂亮的鸡冠,造型独特。“这么漂亮的鸡首铜簪,以前在新疆没有见过。”他说,让人一看就知道女主人生前非常爱美。
更有意思的是,与这对铜簪一起出土的,还有一只马头骨。由于墓葬埋藏很深,为了出土的方便,他们在墓葬南侧,还挖了很短的墓道,以方便出土,这只殉葬的马头骨上,还有红点。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从古代游牧民族的墓葬里的陪葬品,可以看出生前主人的身份地位。像这个墓葬中,放着马头骨,正是说明这位女主人生前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但是不是首领夫人[注: 不同时代的夫人指代不同的内容。-furen],还是其他什么贵族身份,于建军说,一时还说不清楚,是个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位女主人生前有一定身份地位,而且很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