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1883─1960),字百川,山西五台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山西省省长。1927年投靠蒋介石集团,任国民党政府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兼山西省政府主席。抗日战争初期,任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1949年6月,在广州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后逃往台湾,任台湾当局“国防部部长”、“总统府”资政。1960年在台北病逝。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出生于一个地主兼商人家庭。他9岁入私塾,16岁学商,19岁进山西武备学堂。三年后,被选送到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振武学校、弘前步兵第三十一联队和东京日本士官学校学习了五年军事。
1909年,阎锡山从日本回国后,担任了山西陆军第二标教练官,第二年当了标统。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到山西后,三晋大地的革命志士也跃跃欲试,准备起义。
阎锡山早在日本留学时,就加入了同盟会,是铁血丈夫团的成员。他听说武昌起义成功后,就在太原发动武装起义,起义队伍攻占了巡抚衙门,击毙了巡抚陆钟琦。起义成功的当天,革命党在咨议局举行了紧急会议,推选大都督。
会议由咨议局局长梁善济主持,阎锡山等人在会上发表了演说,然后发选票。选票发完之后,同盟会会员张树帜发现参加会议的议员们都准备选咨议局局长梁善济为大都督,立即举着手枪跳上台,将梁挤到了身后,大声号召说:“我提议选阎锡山为大都督,同意的举手!”另一同盟会员周玳也在场内高喊:“应当推举阎锡山为大都督,大家一起举手!”看着张树帜手中的枪,议员们一片惊愕,只好举手,一致通过了阎锡山。
就这样,阎锡山当上了山西大都督,为日后成为山西土皇帝跨出了第一步。
“看八字的说,我有帝王之相”
阎锡山为人圆滑,善于见风使舵。1913年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图谋帝制,消灭异己,准备将各地加入同盟会的会员一网打尽。山西靠近北京,是袁世凯重点打击的地区之一。袁世凯传令把阎锡山叫到北京,准备抓他。阎到了北京后,早知袁世凯的意图,当袁世凯与他谈话时,他俯首恭顺,唯唯诺诺。袁世凯把阎锡山当成了个从没见世面的“土包子”,认为这样的人不会成什么大事,不足为虑,也就放了他一马。后来,各省同盟会员任都督的大多都被袁世凯换掉,而阎锡山却稳坐其位。
袁世凯死后,阎锡山唆使省议会和督军团会议相继赶走省长沈铭昌及继任孙发绪后,自己兼任了山西省省长。从此,阎锡山将山西的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统治山西几十年,除了抗战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