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恩来冒险访印度 笑称“新德里的子弹打不倒我”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6-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60年,周恩来访问印度时同尼赫鲁合影

周恩来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联谊会举行的酒会上,同印度新闻工作者交谈

周围的空气中充满着敌意,尼赫鲁根本不想通过平等协商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周恩来说“放心吧,新德里的子弹打不倒我。”

中国和印度是相邻的两个亚洲大国和古国。两国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近代,两国人民都曾深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因而一直相互同情和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获得了独立,中国得到解放。印度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中国一直把建立和发展中印两国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作为奉行睦邻政策的重点。但不幸的是,由于边界问题,中印关系从50年代末走上了曲折的道路。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印两国之间存在着传统的习惯边界线,但是两国的边界未正式划定。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是 1914年西姆拉会议期间,英国代表在会外背着旧中国的中央政府代表,同西藏地方的代表用秘密换文的方式划出的。这是英帝国主义利用当时中印两国人民处于无权状态强加给中国的,是非法的,历届中国政府从不承认。印度独立以后,特别是在中国西藏地方和平解放前后,印度把它在东段的实际控制范围从传统习惯线逐步地向北推进到所谓“麦克马洪线”附近;在中段和西段,直到 l959年以前,除个别地点外,中印双方的实际控制范围基本上是符合传统习惯线的。

1960年4月19日至26日,周恩来访问印度。他一下飞机,就在机场发表了热情友好的讲话。他说:“目前,我们中印两国都在进行着大规模的长期的经济建设。我们都需要和平,我们都需要朋友。和平友好是我们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共同倡导了关于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我们之间的一切问题没有理由不可以根据这些原则,通过友好协商,求得合理的解决。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两国总理会谈,谋求合理解决边界问题和其他问题的途径。这一次我是抱着解决问题的真诚愿望来的,我衷心希望我们的会晤在我们共同努力之下,能够产生积极的和有益的效果。”

可是,周围的空气中充满着敌意,尼赫鲁根本不想通过平等协商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周恩来同尼赫鲁进行了7次会谈,每一次会谈都是一场十分艰难的较量。对尼赫鲁来说,总的趋势是想把问题拖下去。周恩来建议,为了避免冲突,保持边境安宁,双方边境部队可以自双方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一定的距离,在边界上建立一个非武装区。尼赫鲁不接受这个建议。周恩来建议,双方的边境部队在全线停止巡逻。尼赫鲁表示,在东段可以不巡逻,但是在西段不提停止巡逻,而提尽力避免接触。会谈中双方阐述了各自对边界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周恩来提出了五点,认为是双方可接受的共同点。尼赫鲁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表示不同意,只是对第四点,要再澄清一下。在整个会谈中,周恩来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周恩来曾经数次建议成立中印边界问题联合委员会,但是尼赫鲁始终拒绝。

新德里,4月25日晚7时30分,周恩来将举行记者招待会。

消息传来,顿时轰动了新德里。各外国领事馆和新闻社都知道,在此之前周恩来曾提议和尼赫鲁共同举行记者招待会,这个意见遭到了印方的拒绝。为了使各国外交使团和舆论界对中国立场有进一步的理解,周恩来才决定单方面行动。

新德里的新闻记者向来以敢于藐视权威和大人物,以尖锐的诘问和发难使别人难圆其说而引以自豪。如今,他们居然碰上一个敢在狮子嘴上捋唇毛的。

晚7时一到,总统府圆柱厅里已是人头攒动、无一空席了。记者们静候周恩来登场。

经受过风浪和战火考验的周恩来阅历惊人地丰富,他似乎已经预见到招待会上可能出现尴尬场面,为了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平息一下有些记者有目的的愤怒火气,人一到齐,工作人员便开始散发早打印好的周恩来的声明,上面扼要简洁地阐述了中国的立场:边界从未划定,问题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在谈判未达成协议之前,双方应保持边界现状,不应片面行动,更不允许使用武力来改变这种状况。最后,周恩来将双方的共同点或接近点归纳为六条,一并印在显赫的位置上。晚7时20分,周恩来、陈毅带领随行人员走近圆柱厅的边门。韦尔娜突然闪了出来,惶急地说:“总理先生,有帮人准备不顾外交礼仪向您发难,您可要小心啊!”

周恩来微微点头,从容不迫地说:“谢谢您,韦尔娜小姐。”说完继续前行。韦尔娜又迅疾地抢到前边,语音凄颤地:“周,这不是招待会,是射击场,您是唯一的靶子,上千只枪口都瞄准了你,你不能进去。”

周恩来严肃了,轻轻抚了抚韦尔娜瘦削的肩膀。“放心吧,新德里的子弹打不倒我。”

韦尔娜没有危言耸听。的确,印度新闻托拉斯的一伙人,预先抢占了有利位置,准备在周恩来一走进大厅时,就狂呼口号,给他一个下马威。可惜的是,他们的注意力被手中的周恩来的声明吸引住了。以至周恩来跨进大厅,踏着红地毯,缓缓靠近前排居中的讲台时,才有一个尖细的声音喊:“中国佬,滚出去!”但这阵小小的骚动还没等掀起大浪,就被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淹没了。

周恩来用睿亮的双目扫视了一下会场,然后开始了45分钟的讲演,他的语音沉稳,略带沙哑,却极富魅力。台下的记者在笔记本“唰唰”地记录着。周恩来再次重申了中国的立场。最后情真意切地说:“中国、印度,都有着5000年的古老文明,印度的圣河佛殿、经典颂文,曾经给中华民族的成长注入过丰厚的营养;中国的四大发明,特别是造纸术和火药,也为印度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做过贡献。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和平相处,休养生息,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印之间从未发生过真正的战争。我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即使遇到再大的问题,也应坐下来,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切不可对上辜负了列祖列宗的遗德,对下贻害后世子孙。”……

周恩来的演讲刚一结束,圆柱厅里便爆起掌声的大潮,韦尔娜拍着巴掌,兴奋地站了起来。数百名记者受到感染,也纷纷离座站起来。

周恩来的面孔异常冷峻,语气却异乎寻常的平稳:“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去年4月,在贵国孟买,政府怂恿一批歹徒,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肖像贴在中国总领事馆的墙上,往肖像上抛掷变质鸡蛋、烂西红柿和砖瓦泥块。请问,这是什么?这不仅伤害了我们的感情,而且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侮辱。”

托姆拉惶急地辩解道:“那是一小部分人,绝不能代表印度政府……”

坐在周恩来身旁的外交部长陈毅猛然站了起来,抓起话筒怒不可遏地喊道:“够了,不要狡辩了,我只说一句,中国是受到损害了,中国是受到了损害,毛泽东主席有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谓予不信,皇天可鉴。”……

大厅里的人被陈毅的话全部震慑住了,记者们你看看我,我瞅瞅你,苦笑着摇头,尴尬地喘气。

在座的每个人都明白,陈毅不光是外交部长,而且是身经百战的元帅。

周恩来接过话筒说:“请原谅,我的外交部长是军人出身,打了20多年仗,脾气不好,刚才是一时愤怒所致,并非威言恫吓。我想最后再说一句,中印两国都曾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饱受过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和蹂躏。中印两国应该友好、和睦。自家的事好商量,绝不能让边界纠纷再继续扩大,以致做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韦尔娜站起来,极严肃庄重地说:“我还有一个问题,总理先生能够坦诚相告吗?”

周恩来扬扬手说:“我想,我会尽我所能地回答你。”

“那好,据我所知,您今年已经62岁了,比我的父亲还要大8岁,可是你为什么仍然那么年青、俊美,像个小伙子,能回答吗?”

全场上静默有顷,猛然炸锅般爆出一阵畅快的大笑,将刚才剑拔弩张的火药味被驱赶得纤缕不存。

与刚才舌战群儒,大展辩才的情形相左,此时的周恩来,倒真有些腼腆了。他望了望身旁忍俊不禁的陈毅,又摊了摊两手,嗫嚅着说:“这样的问题,我可以不回答吗?”

“不行。”这两个字,居然是上千名记者用不同语言异口同声发出的轰鸣。

周恩来搓了搓两手,说:“好,我回答,我只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行生活的……我…”

周恩来的话音未落,台下的掌声、叫好声犹如天边滚过的巨雷,上千名记者全部站起来,跺着脚,拍着巴掌,喉咙里喧泄着各种代表欢乐和赞赏的音符。这浑杂的持续长达7分钟的雷声里,竟然包括刚才那些曾向周恩来发难的人。

周恩来的这次印度之行,在外交上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使中国不愿意谈判的谣言不攻自破,而且向全世界证明中国愿意解决问题,印度不愿意解决问题,中国取得了主动。一些外国报纸评论道:“周总理的积极态度受到印度和全世界舆论的热烈欢迎。”

为什么印度作为战败者却不打白旗,而是打绿旗呢?周恩来自有他的考虑。打白旗意味着投降,打绿旗则意味着和平。

这次周恩来来访印之后,中国军队从东西两段的实际控制线单方面后撤了20公里,并在撤出的地区停止巡逻,以便使双方军队脱离接触。

然而,周恩来的和平祈求落空了。

印度军队视中国的和平诚意为软弱可欺,在中国军队后撤的西段地区相继建立了43个侵略据点;在东段越过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向北推进,从中国西藏的兼则马尼向西北侵入克节朗河谷三角地带,并不断增设哨所。由于中国军队已单方面停止了巡逻,直到1962年上半年和同年8月才先后发现印度在西段、东段入侵的情况。发现这些情况后,中国政府多次建议中印双方就边界问题进行不附加任何先决条件的谈判。然而,1962年10月12日,尼赫鲁突然采取重大步骤进行全国总动员,下令清除掉驻守在中国实际控制线以内的中国军队。10月20日,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的东段、西段同时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忍无可忍,被迫自卫反击,在东西段都给入侵印军以沉重打击。但是,中国政府从中印和平友好的大局出发,并没有命令战场上已取得有利态势的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反而出人意料地决定立刻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进行后撤。周恩来还命令前线部队将缴获的印军武器、弹药和其他军事物资一一造册登记,并讲明,让印军打着绿旗前来领回。

为什么战败者不打白旗,而是打绿旗呢?周恩来自有他的考虑。打白旗意味着投降,打绿旗则意味着和平。这场战争是印军入侵我国领土挑起的,最终以我方自卫反击成功而告结束,让对方打着绿旗领回被缴物资,既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也是表明我们追求和平,愿与印度友好相处的诚意。由此可见,中国始终以两国友好睦邻的长远利益为重。

周恩来还指示,对死亡的印度军队官兵均按印度的礼仪进行火化;对战争中负伤的印军官兵给予医治;对被俘人员给予人道主义的优待,发给路费、日用品、衣服;组织被俘的印军高级军官到内地参观、游览,让他们亲眼目睹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愿望。 1963年 4月,中国方面宣布释放和遣返全部被俘的印度军事人员,并归还在冲突中所缴获的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

这样做,最初有些同志想不通,思想上结了疙瘩。是呀,为什么打了胜仗,部队要回撤,为什么把已收复的被占领领土又退回去,为什么缴获的武器又还给印方·为什么 ……见此情形,周恩来就耐心地启发大家,要大家从全局、长远的战略上考虑问题,要大家认真贯彻毛主席、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和政策,要大家以两国友好睦邻的长远利益为重。他还多次在各种会议上讲解停战、撤军、交还武器弹药的道理,并责成前线作战部队做好下层官兵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周恩来循循善诱的引导下,思想上有疙瘩的同志解开了疙瘩,提高了认识。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政府为争取和平所作的种种努力,也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同情和称赞。反击卫边疆,绿旗示友好,体现了周恩来高瞻远瞩、一切从大局出发的战略眼光。

正如阿联政府领导人萨布里所说:“印度在这次冲突中无论在政治、军事上都打了败仗。”

1964年5月27日,尼赫鲁病逝。周恩来到印度驻华使馆吊唁。他在印度总统的唁电中说:“尽管在我们两国这间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这种不幸的情况终究只是暂时的。我深信,中印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必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和发展。”

(摘自《跨出中南海》 作者:顾保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