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标赛官员和前三名合影留念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内容提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对比世界一流狙击水平只能望而兴叹。然而,2010年的夏天,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军警狙击手锦标赛上,一抹橄榄绿的身影震惊了世界,他在世界最顶尖狙击手们的环伺下杀出重围,一举夺得军队组个人冠军并帮助中国代表队摘得团体组金牌,实现了中国代表队在此类赛事上的历史性突破!他,就是武警河北总队四支队中队长--张华。
《人民武警报》报道(李新收 赵烨)"张华,军队个人组冠军!中国代表队,团体总分第一名!……"
从扩音器中传出的声音令在场的每一名中国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中国武警代表队所取得的历史性突破,使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两次象征着第一名所在国,在第九届国际军警狙击手锦标赛的颁奖厅里回响。
五星红旗,5次代表中国,在匈牙利警察训练中心旗杆上骄傲地高悬,橄榄绿的身影震惊了世界。而张华从首次参赛的没有获得参赛资格到夺取世界冠军,只用了短短3年。
武警中尉"亮剑"布达佩斯,中国狙击手令世界惊讶
五月的匈牙利正值夏季,其首都布达佩斯被称为东欧的巴黎,风光旖旎、景色如画,静静流淌的蓝色多瑙河将城市一分为二。就在这个被法国人誉为最安静的城市,因一群橄榄绿身影的到来注定将变得不再平静。
几天的场地训练很快结束了,5月29日9时,参赛选手齐聚匈牙利警察训练中心。来自19个国家的90名选手纷纷走进赛场,他们将在11类25个课目上展开激烈的角逐。
10时,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个课目,75米卧姿无依托,张华两发全中,满分。
第二个课目,150米采用卧姿、跪姿、立姿三种姿势对小型胸环靶射击,通常情况下,这个项目难度较大,一般选手在6发子弹中只能命中1-2发,而张华的枪有6.5公斤重,无形当中就比别的选手增加了难度,教练为他设置的方案是保2争3抢4。一阵密集的枪声后,张华发挥出色,命中3发。

张华在比赛中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此时的美国选手也刚刚将人质打个正着,歪过头看到了中国队的表现,走上前来,紧紧握住了张华的手,幽默地冒出一句:“congratulations!(恭喜)”令张华哭笑不得。
第二天一早,狂风大作,选手们刚刚到达比赛场地,暴雨就从天而降,糟糕的天气让一些外国参赛队员叫苦不迭。而张华则靠艰苦的训练和平时的日积月累,在纸盒射击、无规律人质靶射击、水幕射击、沙漠射击等课目中一路过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比赛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思维敏捷的张华仍然保持着过人的冷静,他大胆地利用137米距离射击直径12.7毫米的机枪弹壳进行校枪,并通过缜密的计算,在短短3秒钟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击发。
最后进行的是本次比赛最难的课目之一:打刀刃。这个课目让射手在50米的距离上对插在木墩上的匕首刀刃进行射击,要求刀刃将子弹劈开,在后面的白纸上留下2个弹孔,只有1个弹孔不得分,难度极高!
此时,张华被指定卧倒的区域已经形成了一个水坑,比赛开始号音刚落,他二话没话,果断卧倒在水坑里,眼睛里只有大雨中远方的匕首。
参赛选手们的枪声划破长空,之后整个赛场变得出奇地安静,全场只能听到狙击步枪的回声和砸在地上的雨点声。
所有人都跑上前去检靶,张华的刀刃被直接打断!靶纸上两个弹孔平整均匀!教练和队友们纷纷跑来击掌祝贺,拥抱在了一起,因为他们知道,以张华的出色发挥,取得前十的成绩应该没有问题。
正在中国队员们围在一起汇报各自场地射击情况的时候,此次锦标赛的裁判长西蒙尼走了过来,“张华,第一,中国,第一。”
队员们和教练都楞了一下,随即笑着对他说:“OK,OK。”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号称“东欧第一枪”的匈牙利中年人平时最爱开玩笑,尤其喜欢拿中国队的教练王宝来开涮。而此时的西蒙尼一脸错愕的表情,显然,他对中国队员们的反应也感到相当意外。

登上冠军领奖台的张华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5月31日,在匈牙利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大使、武官、匈牙利军队和警察局高官、华人华侨、各参赛国代表队共200余人参加了颁奖仪式。就在颁奖仪式准备正式开始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因为锦标赛匈牙利主办方根本没想到中国能拿上奖牌,更没想到能得到冠军,所以只准备了一面中国国旗。
这下可急坏了匈方工作人员,他们赶紧找人到中国大使馆临时借来一面五星红旗挂在了用于升起冠军所在国国旗的最高杆子上。一切就绪,正当准备举行升旗仪式时,意外再次出现,由于事先没有排练过,匈牙利军乐队根本不会演奏中国国歌!一系列小花絮完全没有影响在场每一个人的心情,反而使中国代表队的队员们和在场的华人华侨情绪更加高亢,他们每个人都热泪盈眶,深情地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伴随着音箱里传出的铿锵音符一起大声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
美国、英国、捷克、以色列等国队员和教练纷纷前来祝贺、合影并强烈要求一睹中国比赛用枪的庐山真面目,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秘密武器"这样厉害。当他们看到只是最普通的雷明顿和西格绍尔时,大失所望的同时纷纷摇头表示不敢相信,"这是已经停产的普通狙击枪啊。"紧跟着向中国队员们伸出了大拇指:"中国狙击手,了不起!"

一名狙击手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打掉大量的子弹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天才源于勤奋,从一把普通气枪开始的冠军之路
张华1979年生于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麦新镇,15岁的时,从邻居家借来一把已经闲置了半年的气步枪,从此开始了他的"射击之路"。而他最初的射击目标是村里的麻雀和粮库里的老鼠。后来张华半开玩笑地说,也许自己扎实的狙击基础就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他有时候也将"猎物"留下来卖掉换点气枪子弹,每隔一段时间,还煞有介事地拆解开来擦拭一番,张华的童年因枪而变得绚烂多彩。
当兵是张华从小就有的梦想,1997年,12月,张华将理想打进背包,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并从1999年开始正式接触狙击步枪。性格沉稳喜爱钻研的张华很快爱上了狙击步枪这种超远距离精确射击的枪械,但因为当时种种条件的限制,打狙击实弹非常不方便,后来他托人买到一个俄罗斯进口的32倍瞄准镜,又通过朋友介绍,从秦皇岛体校射击队借来一把气步枪,在体校的靶场上,研究风速和光线对弹道的影响,并通过测量子弹的重量和初速度,利用公式计算得出狙击子弹在不同天候条件下的弹道数据。张华有3本记录着满满数据的记录本,每打一发子弹,他都记录下当时的光线、气温、风速、姿势、湿度等数据,即使一天只打50发子弹,他也要在记录本上写下四五千字的心得,研究目标取向如何定位以及怎样克服不良天候的影响,每天晚上,他都反复翻阅自己的数据库,进行对比总结。
苍天不负有心人,2004年,作为连续3年特优班长的张华被推荐到指挥学院深造。以优异成绩从警校毕业后的张华一回到支队就一头扎进了对狙击步枪的研究中,官兵们经常可以看到趴在中队垃圾桶边和板报牌下聚精会神瞄准的身影,他对射击渐渐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正在射击中的蛋壳靶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