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解放军96式主战坦克群开火
上半年,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趋势、新动向。而这其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变量。不论是中国自身的成长,还是对外影响的上升,乃至在西方媒体眼中形象的变化,都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15日,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乐玉成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对此做出了详细解读。
对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乐玉成司长认为,首先是发展问题更加突出,外交与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他说,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都更加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都在寻求如何更好地实现发展。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分量大大增加,并且与政治、安全、外交等相互交织。比如G20讨论的很多经济和金融问题,同时也是战略和安全问题。为保稳定、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已成为外交工作的主线。特别是我们的驻外使领馆在帮助我国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和资源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同步增加。
如今,越来越多的西方媒体以一种异样的语气说,中国变得强硬了。对于这个问题,乐玉成反驳说,有些人损害别人的利益,反倒把别人维护正当权益的行为说成是强硬,这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而对于它们认为中国外交战略目标并不明确的观点,乐玉成表示,如果用变了形或贴了膜的镜片去观察事物,再清楚的物体也会看不明白。中国的外交战略十分明确并已反复宣示,那就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国内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他说:“其实,中国没有阴谋,只有'阳谋',没有野心,只有善心,没有霸权梦,只有'发展梦'。一心一意谋发展,让人民过上富足、安宁的生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中国梦。”
乐玉成提醒说,“中国强硬论”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还有待增强。他引述一位学者的话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前30年解决了“挨打”的问题,后30年解决了“挨饿”的问题,今后我们恐怕要面对“挨骂”的问题。乐玉成解释说,这里说的“挨骂”,不是因为中国干了坏事。对于中国确实存在的问题,我们欢迎客观、坦率的批评。但在很多问题上,比如气候变化、中非合作等等,中国明明做出了贡献,主持了公道,却受到无端指责,甚至被歪曲抹黑,让人感觉中国无论怎么做都不对。原因在于,部分西方媒体总是用不公正的标准来衡量中国,而他们又掌握着国际话语权。其实我们有很多很好的理念。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同舟共济”、“风雨同舟”等中国成语就为国际社会所熟知。我们要驳斥外界的不实之词,更要推动外界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
﹣中美俄英法德在布鲁塞尔开会 讨论伊朗核问题
﹣马晓天:只要中美一致认为时机合适 欢迎盖茨访华
﹣中国东海演习 外媒关注中美“海上攻防战”
﹣中美军事与经济战略激烈残酷较量为那些?(一)
﹣胡锦涛会晤奥巴马 强调统一对一国重要性
﹣日韩承认低中国一等 自甘成为中美博弈的筹码图
﹣美在台协会前主席:中美若冲突 症结点在台湾
﹣美:中国反对加深中美军事关系 为不战而屈人之兵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环球网(www.huanqiu.com)

“昆仑山”舰在护航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环球网(www.huanqiu.com)

中国海军进行护航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环球网(www.huanqiu.com)

资料图:解放军59D型主战坦克群编队开进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环球网(www.huanqiu.com)

资料图:2009年10月1日,二炮部队东风-31A战略导弹亮相天安门广场盛大阅兵式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环球网(www.huanq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