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批女兵成长纪实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7-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66年2月,在二炮工程学院前身--炮兵技术学院合影留念。

题记: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已走过40年不平凡的岁月,其风雨历程凝聚着一代代人的心血和汗水。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陪伴与见证了第二炮兵的成长,在女性从未涉足过的世界里,为中国女性奋笔书写着骄傲和自豪。她们就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第一批女兵。日前笔者采访了其中的几位女兵,得以了解她们40年的成长历程。

听说某基地534医院退休干部李春英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第一批女兵,我们像发现了新大陆,高兴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来到事先约定好的采访地点--534医院图书室,却发现大门紧锁。几经周折,我们在一间宽大的礼堂里找到了李春英。她正在给30多名实习护士讲人生观、婚恋观。“把握好人生的每一个机遇,珍惜好青春年华,高标准,严要求,站直了,别趴下”。一个走过四十年光辉岁月的女兵,风采依旧,军魂仍在。这就是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批女兵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在图书馆一张宽大的阅览桌前,李春英拿着四十年来精心收集整理的照片,开始给我们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的故事……

1967年,532医院前身--总字121部队医院全体人员在当时的药房门口合影留念。

“坚决要当兵,保卫祖国不怕死”

李春英入伍前是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西山门市部营业员。1965年11月,当时的炮兵部队(俗称一炮)到她们那里招兵,她愉快地报了名。政审、体检全部合格。不曾想,家访时却卡了壳。接兵的女干部甫玉华到她家家访时,得知李春英的母亲已故,父亲得哮喘病很严重,决定让她留在家里照顾父亲。李春英得知这个消息后,拿了一把削铅笔的小刀,径直找到了区武装部长的办公室。她当着武装部长的面,划破手指写下血书“坚决要当兵,保卫祖国不怕死”。武装部长被感动了,说这小丫头真厉害,打仗肯定不怕死。于是,李春英得以光荣入伍。

和李春英同样幸运的郭凤兰回忆起她的入伍经历,也是颇有感慨。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兵是许多青年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参军的条件也相对苛刻。郭凤兰身高1.58米,本来不够条件,但由于她是学校的文体骨干,经过学校的推荐,她才顺利入伍。

1965年12月,李春英、郭凤兰和与她们一样有着青春梦想的34名姑娘乘坐火车来到古城西安。下了火车,步行四十多公里,来到了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的前身--炮兵技术学院受训。当时的院长为刘始明,政委为王文介。

刚到学院,老学员夹道欢迎第一批女兵。看着梦想已久的军营,感受着部队大家庭的温暖,姑娘们既兴奋又激动。接下来开始严格的军事训练。新兵连连长是甫玉华,指导员是梁玉庆。军训的科目很多,训练很苦很累,但姑娘们很多都是苦水里泡大的,也没觉得有多苦,只是想家之苦是姑娘们无法承受的。1966年春节,姑娘们吃上老学员送给她们的胡萝卜馅做的第一顿饺子,吃着饺子,想着家人,姑娘们都流下了眼泪。

军事训练进行到40天后,她们忽然接到命令,停止训练,立即分到部队工作。原来,第二炮兵要成立,部队急需要人手。她们这批女兵本来是直接招收为学员作干部培训的,没想到事情来得这么突然。此时,34名女兵已经习惯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军营生活。1966年2月,她们互相合影留念后,被告知分配到将要成立的第二炮兵工作。随后她们被分到了四个不同的地方。其中李春英、李玉珍、周秀琴、王春茹、王云先、李淑芬、张玉芹和郭凤兰8人被分到安徽某基地,从事卫生员等工作。也就是从这一天起,中国火箭军团的第一批女兵开始了金戈铁马、壮怀激烈的军旅生涯。她们在中国女性未曾涉足的领域,开始了一次远航。

1970年秋,李春英上山采药归来途中小憩。

“八个‘旮旯'姑娘,分到医院干革命”

1966年春意料峭、乍暖还寒的日子里,8名姑娘来到了安徽一个四面环山、十分荒凉的小山村。当时,二炮要成立,她们8名卫生员和十几名军医,以及一些行政干部,负责建设某基地532医院的前身--121部队医院。那时,部队没营房,就住在老百姓家的牛棚里。1966年的春天,下了好几场大雪,外面下大雪,姑娘们住的房子里下小雪。8名卫生员和二炮的建设者一样,打井、刷房子、发电,建设自己的家园。洗脸要到很远的河沟里,吃饭要自己动手做,洗脸的毛巾放在室外一会儿就会冻成一条冰棍。在这异常艰苦的年代,姑娘们都很乐观,团结协作,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取得了一个个胜利。因为8个姑娘都是东北人,一口浓浓的东北口音,一股干革命不怕困难的精神,让大家既钦佩又喜欢,戏称她们:“八个‘旮旯'姑娘,分到医院干革命。”

随着我国导弹核武器研制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取得突破性进展,导弹部队建设已初具规模。为适应形势发展和未来作战需要,1966年7月1日,经毛主席批准,周总理亲自命名,正式组建了第二炮兵。基地归属第二炮兵那天,司令员廖成美、政委刘友光和副司令员张东林看望了全体官兵。由此,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第一批女兵见证了一支支导弹部队战胜装备、技术、人才匮乏的重重困难,挺进深山、走上高原、步入荒漠,踏上了为共和国砺剑铸盾的征程。

二炮成立后的第二年春节来得格外早,漫天遍野开满了映山红。姑娘们爱美的天性绽露无遗,她们采来鲜艳欲滴的映山红,装点宿舍。姑娘们觉得用瓶子装起来养比较好看,于是到处找瓶子。瓶子找到了,但在清理瓶子时,瓶子里的液体洒到了李春英的脸上,生生地烧掉了一块皮肤。后来,姑娘们发现,她们找到的是装药用硫酸的瓶子。这就被姑娘们称为“爱的代价”。

令8个姑娘最难忘的是她们接待的第一个伤员。那名伤员的名字叫曲俊臣,后来荣立一等功,成了二等甲级伤残军人。曲俊臣是工程兵,在坑道施工中,一快巨石砸在他的身上。曲俊臣被翻斗车送到医院时,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当时,医院刚建,没有血库,医院号召战友们献血。8名姑娘也争先恐后地献血。由于需要A型血,女兵中只有李春英一个人献了300毫升。也许曲俊臣至今还不知道,曾有一名女兵为他献过血。

医院刚建时异常艰苦,8名女卫生员不但为病员打针、喂药,做好份内的工作,还千方百计地为伤病员洗衣服、洗纱布,为他们改善伙食、缝衣服、做思想工作,把病号视为兄弟,一点一滴为他们服务。

1967年的冬天,部队发了一批服装,女兵们每人领了一身军大衣。当时8个姑娘中有“三李”,大李李春英、二李李玉珍、小李李淑芬,细心的小李发现军大衣上有血渍。经打听,原来这批军大衣是从朝鲜战场上返回来的,经过消毒清洗后配发部队的。那时,国家很穷,部队使用志愿军用过的军大衣,大家都没说什么,反而感到有一种力量。8名姑娘,盖一条单被,外加一件军大衣,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

1968年1月,为响应“知识分子再教育”的号召,第二炮兵历史上接收的第一批地方大学生干部到了部队。男学生大都分到当时的工程团和工厂实习,10多名女大学生到石台县广阳镇的警卫连实习。上级考虑到女大学生刚入军营,不适应部队生活,就从医院选派几名素质过硬的女兵跟她们一起训练。李春英和郭凤兰被选上,和这批女大学生组成两个班,又一次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这批大学生干部中,有当时南京军区司令员杜平的女儿杜安平,有后来成为将军的孙景云等。李春英和孙景云是“一帮一,一对红”的好战友。她们记忆犹新的就是给老母猪“站岗”。那时,部队大部分生活靠自给自足,养鸡养猪是改善生活的重要来源。警卫连养了40多头猪,连队领导非常重视老母猪下崽,为防止猪崽被压死,连长张志成就派李春英和孙景云为老母猪“站岗”。两名姑娘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地站了一夜岗,终于完成了任务。这成为笑谈的往事,却成为两位战友记忆中不可抹去的一幕。和女大学生相处的半年多时间里,李春英和郭凤兰学到了很多知识,也与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第一批女大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68年初夏,天热得让人受不了。有一天,周秀琴发现一个秘密,医院医务处的老红军吴主任穿着一双自己编的草鞋,很是让人羡慕。于是,8个姑娘一起请求吴主任,为她们也编一双草鞋。吴主任希望姑娘们也能继承红军的传统,很快就送给她们一人一双草鞋。她们穿着草鞋提着马灯查房,学习《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向老百姓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她们穿着草鞋上山采药,为老百姓治病,跳舞演节目…… 草鞋成了她们青春记忆中的永恒,草鞋伴随她们走过了酸甜苦辣,草鞋装扮了她们美丽的青春。

警卫连的日子同样让后来成为二炮门诊部药房部主任的郭凤兰终身难忘。在电话采访中,郭凤兰说的最多的就是警卫连的锻炼。郭凤兰谈起往事强调两个苦,一是医院初建时期的“苦”;二是警卫连锻炼时的“苦”。在警卫连,她和男兵一样,上午打靶、下午种菜、晚上站岗。当时四面环山的营房,夜里能听见狼叫和野猪嚎,她每次都提心吊胆地捱过去。一次,连队要往卡车装弹药。一个弹药箱七八十斤重,郭凤兰和大家一样扛起来就走。当时,郭凤兰患有恐高症,怕登高,上卡车的搭板不但高,而且颤颤悠悠,她全然不顾,和男兵一样手抱肩抗,硬挺了过来。现在回想起来,郭凤兰真不知道她那时候怎么那么有力气。

有一个细节,现在的女孩子可能无法接受。警卫连住的是用劈开的竹子搭建的房子。外面刮大风,里面刮小风;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那时部队也不提供热水,姑娘们来例假时,只能用凉水。当时,解决例假的草纸购买相当困难,她们只好买一些祭奠死人时烧的那种“黄纸”凑合着用。经期的女人是不易做剧烈运动的,可是她们照样打猪草、挑大粪、跑五公里、站岗。也难怪郭凤兰一直说男兵们干的活她们全干,男兵们干不好的活她们也能干。

八个“旮旯”姑娘最骄傲的还是她们的姐妹周秀琴。1969年,周秀琴被评为“全国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当年10月,她作为二炮唯一的一位女代表到北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国庆观礼,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周秀琴从北京回来,送给姐妹们的礼物,就是一张在天安门前的照片。这张照片,大家一直保存着。

1969年末,因二炮门诊部超编,和她们在西安炮兵技术学院新兵连一起受训的战友赵巍、赵艳美、蒋凤群从二炮门诊部调到她们所在的基地医院。赵巍后来成了该基地的宣传干事。从1968年到1969年两年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第一批34名女兵全部提干。由此,军旅舞台上,中国火箭女兵的梦想再一次腾飞……

1988年,部队授衔前夕,李春英拍照留念。

“入党提干拼命干,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如果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女兵提干是干出来的,那么她们的入党,简直是用命换来的。

提干以后,姑娘们干劲更足了,因为大家都有一颗赤诚的心,就是盼望能早日加入党组织。那时入党很难,入党的人员绝对是尖子中的尖子、优秀中的优秀。姑娘们为了能早日加入党组织,什么苦活累活都不怕,争先恐后抢着干。当时医院没有血库,伤员需要输血时,她们就把自己的血输给战士。她们为伤病员洗衣服、缝衣服、做思想工作、刷痰盂、洗纱布、采药、熬药,什么活都干。值得称道的是,第一批火箭女兵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的专业技术,全部是从实践中学来的,她们没有上过一天卫生专业课,却从实践中学到一身本事,有的还成了专家。

姑娘们不但工作不要命,还把医院当成家,把战士当成兄弟。医院初建时期,经济状况不太好,姑娘们就上山采药解决实际困难。当时山上有很多蛇,每次采药,都有男同志在前面“打草惊蛇”。一次,她们发现一种叫“七月一枝花”的名贵草药,采摘时却发现旁边盘着一条大蛇。姑娘们不敢惊动它,就大着胆子、屏住呼吸从大蛇的旁边小心翼翼摘下草药。为了医院的发展,她们连医院装药品的瓶子也不放过,用螺丝刀把瓶盖拆下来。一天下来,瓶盖能收集二三斤。瓶盖是铝的,她们就卖给下乡收废品的,每次能挣上一角多钱,全部上缴医院。有一次,医院收治一个患肝炎的战士。肝炎属于传染病,负责护理的李春英给战士洗衣服时,发现那名战士没有换洗的衣服,她全然不顾地把自己的衣服给战士穿,还用手为战士刷痰盂。这虽然不符合卫生常识,但却感动了整个医院。这样建立的战友关系不是兄妹更胜似兄妹。

随着第二炮兵的逐渐壮大,这批女兵成为二炮医院的骨干力量。1969年,李春英和周秀琴被调到基地后勤部门诊工作,一个当司药,一个当护士。1970年,郭凤兰调到北京二炮门诊部工作。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为各自的目标努力着、奋斗着、奉献着。但她们始终希望早日加入党组织,这其中最典型的要数李春英。

从1966年到1975年,她先后写了30多份入党申请书,献血很多次!就这样整整追求了10年后,1975年8月,李春英终于被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9月,李春英接到命令,要到基地所属的江西一个农场劳动。当时,李春英怀有7个月的身孕,为了不辜负党组织的期望,她每天早出晚归,干的活比一个正常人还要多。后来,组织上照顾她,让她每天抬水、拔草。直到1976年1月生产前夕,她才停止工作。

1976年李春英有了她的第二个孩子。按要求休完规定的54天产假后就必须上班。当时,她的爱人也在部队工作,离不开身,无法照顾孩子。没有办法,她就把孩子锁在家里。家和上班的地方就隔一条河,她在门诊上班,能听到孩子在屋里哇哇地哭。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何等揪心!医院规定,每天哺乳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不超过三十分钟。李春英严格遵守规定,从没有违反过一次。她每次打开房间,看到的都是孩子到处翻滚的狼藉,匆匆喂完奶,一分钟也不敢耽误,再次把哭喊着的孩子锁在屋里。一次,由于没喂好孩子,孩子吃的奶整个吐了出来,当时,规定的时间快到了,她一狠心,又把孩子锁在屋里。孩子整整饿了半天,这对于一个婴儿来说,也许有点残忍。李春英告诉笔者,那时的党员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公事私事分得格外清楚,绝不会因为私事影响工作,就连孩子发高烧,她也不轻易请假。在讲这一段经历时,李春英多次哽咽地说不出话来。原来,她的第一个孩子就因为工作忙送到老家让父母照顾,直到现在,她和大儿子之间还存有隔膜。

采访到这里,笔者深深为这批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批女兵的追求和忠诚所感动!这就是一位女军人在对待家庭和事业的态度,这就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批女兵的真实写照。她们为了革命事业,付出了太多太多,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1991年,李春英(中)病退前夕,与战友们合影留念。

“站直了,别趴下”

1978年5月,邓小平同志接见第二炮兵的主要领导,对战略导弹部队建设作了重要指示。二炮部队认真贯彻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牢记使命,开拓进取,逐步走上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发展轨道。李春英和她的战友们在二炮部队的迅猛发展中,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20世纪80年代,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关心下,常年驻守在深山密林中的二炮部队,官兵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一些困难都逐步得到解决,女兵们的生活条件也有了较大改善。生活好了,她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对知识的渴求。她们中的许多人都分别到院校接受了知识补习、学历升级。李春英1981年到辽宁省第一人民医院学习了一年的心电图。1983年,李春英参加了第二炮兵举行的初中班文化补习,成为唯一一位被评为“优秀学员”的女兵。

1985年12月,李春英调到534医院特检科,当年的第一批女兵大都不在一起工作,昔日的八个“旮旯”姑娘天各一方,在不同的岗位上书写着自己的人生。1988年部队授衔时,留在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第一批女兵分别被授予了中校和少校军衔。她们的亲密战友、后来成为532医院护士长的李淑芬因疾病和劳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王春茹和王云先、张玉芹、赵艳美先后转业到地方,成了小有成就的商人。周秀琴调到武汉指挥学院工作,2002年退休。唯一留在原单位的只有李玉珍一人,她一直在山沟里默默奉献了35年,1998年从532医院内二科主任的位置上退休。如今,她的两个儿子一个在该基地当营长,一个当机要参谋,两代人都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大山。

1991年,时任534医院副团职特检科主管技师的李春英因病提前退休。2002年底,由于医院建设的需要,被返聘为图书馆管理员,并负责招聘护士的管理。她成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批34名女兵中唯一仍在发挥余热的老兵。

在新的岗位上,李春英又恢复了一名女兵的果敢和干练,60岁风采依然不减当年。她不仅把图书馆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以自身过硬的作风带出了一批批招聘护士。李春英在生活上把那些当年和她参军时一样大小的姑娘当作孩子,在工作上把她们当作军人培养。采访李春英时,她不是在给护士上教育课,就是在指挥她们搞简单的军事训练。李春英给那些十七八岁的护士们说的最多的就是:“站直了,别趴下!”

采访结束时,李玉珍、周秀琴、郭凤兰通过电话,代表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批34名女兵,向第二炮兵的40华诞致贺,向第二炮兵全体官兵献上她们最神圣的军礼!

这就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批女兵的风采!从她们身上依然可以看到昨天的光芒!她们是中国女兵的代表,是中国女性的骄傲;她们风骨依存,精神永在;在第二炮兵的历史上,将永远镌刻她们的名字。

向走过40年辉煌岁月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第一批女兵敬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