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电/据英国《简氏战舰年鉴》2006-2007年版的不完全统计,全球现有军用潜艇多达400余艘,超过一半分布在亚太地区,其中美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在亚太地区的潜艇活动不仅数量多,而且潜艇质量和在航率也名列前茅。
美国潜艇比谁都忙
新民晚报报道,美军太平洋总部声称,在其安全责任范围内通常有250艘潜艇活动。考虑到各国和地区海军的战斗值班制度,每天在太平洋水域活动的潜艇数量应不下40艘。
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打开导弹发射筒舱盖。
总的来说,在亚太海域活动的潜艇所执行的任务大致包括:战略核打击值班、深潜和远航训练、水下巡航、伴随护航、海底窃听等。
自从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后,美国海军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和巡航导弹核潜艇相继从美国东海岸转移到西海岸的圣迭戈基地,并轮流到西太平洋上的关岛执勤6个月。另外,每当美国航母编队出航时,必然会有一至两艘核潜艇伴随护航。
另外,位于镇海的韩国第二舰队的“孙元一”、“张保皋”等潜艇近来也频繁接近“西海警戒线”。不过,这些韩国潜艇似乎没有进入战备状态,因为它们往往浮出水面航行。
水下力量此消彼长
目前,在亚太海域活动的潜艇部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格局。美、日、韩等国的潜艇质量较好,再配合种类齐全的水面舰艇,能充分发挥战力,属于“第一集团”。
今年3月,日本新款“苍龙”号潜艇成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水下新贵,它的隐蔽航行效果与核潜艇相差无几。按照日本的规划,在2030年前后使日本潜艇群实现“准核潜艇化”。
与日本相比,韩国的动作也不小。2000年11月,韩国国防部斥资11亿美元,从德国购买3艘带AIP燃料电池组的U214级潜艇和全套AIP动力系统生产线。2006年5月,韩国防务事业推进会议还通过开发3000吨级AIP潜艇的计划,预计在2021年前交付9艘AIP潜艇。
与上述几国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俄罗斯、朝鲜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潜艇却几乎在海上消失了。
据俄媒体报道,由于“圆锤”洲际导弹试验不利,俄海军为太平洋舰队准备的2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不可能在2010年底之前交付,而柴电动力潜艇的生产又已停顿,因此俄海军太平洋方向的水下力量将长期处于萎缩状态。另外,马来西亚已从法国购买了2艘蝎子级潜艇。
太平洋底“暗流涌动”
尽管目前在亚太地区活动的潜艇不断增多,但各国潜艇发生碰撞的情况却很少发生。据美国“环球战略网”披露,潜艇碰撞的“黄金时代”是冷战期间,当时每两年就会发生一起碰撞事故。
实际上,美国目前在亚太地区还没遇到像前苏联那样的竞争对手。美国海军官员表示,美中核潜艇在太平洋肯定不会相撞,“这主要因为中国核潜艇远航次数近年有所增加,但总量还是偏少,使得美中核潜艇‘面对面’的机会几乎没有。”不过,各国潜艇“井水不犯河水”,并不意味着太平洋真“太平”。
近年来,美国核潜艇加大了对关岛以西太平洋底地形的勘测力度。同时,美国核潜艇还经常对太平洋底的光缆进行“骚扰”。
据披露,美国海军与国家安全局打着所谓“海洋特种战和战术侦察之需要”的旗号,多年来一直利用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充当水下“超级间谍”。海狼级核潜艇能携带数艘袖珍潜艇,潜至他国的海底通信电缆附近,由母艇上的计算机通过各种程序对别国海底光缆进行窃听。
海底争锋愈演愈烈
据美国海事分析与咨询公司预测:在未来10年里,亚太国家和地区在海事防卫方面的采购金额估计将达1080亿美元,成为全球投入最多资金购买或建造舰艇的区域。
数据显示:目前有9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同步实施18个潜艇建造项目,涉及83艘潜艇,估计耗资290亿美元。
美国资深分析师林达赫指出,亚洲国家和地区扩增潜艇,显示海底战争已不是传统强国的优势。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穆勒指出,考虑到美国海军在航母及宙斯盾战舰方面的优势,亚太国家更偏爱适合浅海区作战的高性能潜艇,以形成某种程度的“反制”。
在海外部署大量军力的美国对这一热潮尤其担心。为应对这一趋势,美国智库兰德公司表示:由于核潜艇越来越昂贵,建造也越来越耗时,因此美国海军每年只能建造少量核潜艇,这个结果反过来使得美国造船厂的生产业务量不足,导致富有经验的科学家及设计人员退休或者离开这个行业。兰德公司建议美国重开常规动力潜艇生产线,以保持其水下舰队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