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175-210),字公瑾,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历史上的周瑜风姿英发,心胸广阔。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至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刘备的关系,周瑜一方面主动割长江南岸地给刘备,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行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不愿刘备一天天壮大,因此上书孙权,要求孙权将刘备软禁在京口(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美人计的由来,但其实周瑜本人并未施美人计,孙尚香也是由孙权主动嫁给刘备的),但孙权不愿。在对刘备一方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进派,而鲁肃则眼光看得更远。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得笨得出奇的人.周瑜在东吴的地位是很高的,除了孙权之外,周瑜的话语权是最大的。周瑜是东吴水军都督,掌管东吴所有水军,而且周瑜的妻子小乔是孙策的小姨子,也就是孙策妻子大乔的妹妹,在这种联姻的前提下,周瑜的地位就大幅度上升。而当初主张将小乔嫁给周瑜的正是孙策。孙策死后,孙权继续履行了孙策的策略,与周瑜兄弟相称,在军事上几乎唯周瑜是从。赤壁之战孙权之所以坚决要打,就是听从了周瑜的意见,最后终于取得重大胜利,所以周瑜在东吴的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在东吴,周瑜手握重兵,东吴的军事方面基本上都是周瑜管的。
资治通鉴里面说:“刘备曾对孙权说过周公瑾雅致高量,恐非能久居人下,孙权起了戒心,什么东吴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其实周瑜不过是与程普一起兼任左右都督,赤壁后任南郡太守。并在中间两年内曾提出与鲁肃截然不同的“对刘政策”,临死前也有一次,但均未被采纳,虽然孙权在他死后极其体恤他的儿女,也有“孤非周公瑾,不帝矣”的夸赞,但我疑心周瑜在吴国的真正地位似乎并不一支独秀。”相当大,周瑜是东吴地方地主集团利益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