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玄奘的身世.成就及遇到的困难.玄奘法师http://www.orientbuddha.org/gsdd/show.asp?id=208
释玄奘(公元600一664年),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县南部)人,俗家姓陈,生于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他的兄长是出家人,法名长捷。玄奘幼年时代,即隋其兄住洛阳净土寺。十一岁时,诵习《维摩诘经》和《法华经》十三岁,参加度僧考试,他虽年幼,但被破格录取。《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说他“自尔卓然梗正,不偶朋流,口诵目缘,略无闲缺”。他见一些年幼的沙弥玩耍,很不以为然。他说;“夫出家者,为无为法,岂复恒为儿戏!可谓徒丧百年”。其后不久,玄奘听景法师讲《涅磐经》又从严法师学习《摄大乘论》。他复小座时,讲得头头是道,受到听众的赞许。从十五岁开始,他专门从事学业,学《阿毗县论》听讲一次,就能记住,显示出他记忆超人。他精通《毗婆沙论》和《杂心论》并能运用自如。所以当时有些人惊讶他的记忆力,是从古以来所罕见的。
隋大业末年,兵乱饥荒,他不能再在洛阳住下去了,乃随其兄长捷到长安,住庄严寺。当时一些有名望的佛教学者,都因战乱移居四川成都,玄奘亦跟踪前往。此时玄奘还是沙弥,尚未受比丘戒。他到成都之后,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业上,从宝暹又学《摄大桨论》从道基学《杂心论》,从惠振学《八犍度论》。经过数年的努力,精通诸部毗县,因而名振遐迩。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玄奘受具足戒。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他为了继续参学,乃离川东下,先到湖北荆州,住天皇寺。他应寺主之请,大开法筵,讲《摄论》和《杂心》许多国内有名的人物闻其名,亦从远道到荆州听法。连六十高龄的智赕对玄奘亦十分敬重。其后他北上赵州(今河北赵县),从道深学《成实论》后又到相州(今河南安阳)和扬州。
唐贞观无年(公无627年),李世民即帝位(太宗),国内政治一片祥和,玄奘再次到长安,又从诸名家研究《俱舍论》、《涅磐经》和《掇大乘论》他学而不厌,名声大振。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他发现同一经论,各家所说不同,尤其是《十地经论》和《摄大乘论》两家存关法相的说法不一致,因而产生了赴印度求法的思想,想从佛学发源地印度学习汇通三乘学说的《渝伽师地论》可是当时唐朝的政权,建立还不久,国门封锁,不能随便出国。他赴印度求法的愿望,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他就只好等待时机。
唐贞观兰年(公元629年),长安地区闹饥荒,朝廷允许京城人民离开长安外出就食,玄奘就利用这个机会西行,先到兰州,后去姑臧(今甘肃武威)转敦煌。他在兰州时,曾讲经,听经的群众中,有西域商人,他们得知玄奘有西行求法的愿望,便将此消息传遍了西域各国。后来玄奘在商人的帮助下,潜行出境,到达伊吾和高昌等国,沿途碍到各国王的帮助,顺利地进入了北印度。从此他便边走边学,经过千辛万苦,于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到达中印度的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的佛教文化中心,也是佛教的最高学府,以戒贤为首住僧众数千人。玄奘到达之瓦备受欢迎。寺内设有“三藏法师”十人,玄奘到后,被尊为三藏法之一,在物质生活儿获得待殊待遇。他享此殊荣,是因为他在出国以前,对佛学已存深入的研究,已经是名符其实的三藏法师了。他的赴印度求法,是为解决疑难而去的。同时在到达那烂陀之前,已在印度各困又参学了二年多。玄奘在那烂陀寺,从戒贤论师学习各派哲学,待别是他梦寐以求的瑜伽学。他先后两次在那烂陀寺住了大约七年,中间曾到印度次大陆各地旅行。他在印度学成准备回国时,戒日王为他在曲女城举行过辩论大会。大会以他所著《会宗论》和《制恶见论》为辩论的主题。参加大会的有十八国国王和五印度的各派著名学者数千人。经过十八天,无人敢破。因此,参加大会的大乘学者尊他为“大乘天”,声闻学者称他为“解脱天”其后他又参加了戒日王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
玄奘从印度回国主要是他怀念祖国,要将自己所学到的佛教到华夏来弘扬,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携带大批经像梵本回到了一别十多年的长安,受到热烈欢迎。
玄奘回到长安时,唐太宗李世民正在东都洛阳,玄奘前往会见,太宗极为欢喜。第二天,太宗因军务要出征辽东,约玄奘同行,玄奘婉言谢绝,提出翻译经典的事,希望朝廷支持。太宗满目答应了他的要求,敕京师留守梁国公房玄龄亲主其事,一切费用由朝廷供给。
玄奘的译场,先在弘福寺,后来几易其地。译场的组织,非常严格,安排专职人员多人,计存通达大小乘经论,被时人推崇的学者十二人任“证义”,九人任“缀文”,一人任“字学”一人“证梵语”此外还有“笔受”、“书手”和后勤人员。他从贞观十九年(公无645年)至龙朔三年(公元663)前后十九年中,共译出经律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在玉华宫病逝,终年六十五岁。
关于玄奘的译经,《开元释教录》有详细的记载。现择其主要者,抄录名称如下;
《大般若经》六百卷、《能断金刚经》一卷、《心经》一卷、《大菩萨藏经》二十卷、《大来大集地藏十轮经》五卷、《药师经》一卷、《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菩萨戒本》一卷、《菩萨戒羯磨文》一卷、《佛地经论》七卷、《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七卷、《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广百论本》一卷、《大乘广百论释论》十卷、《摄大来论本》三卷、《摄大乘论世亲释》十卷、《摄大乘论无性释》十卷、《辩中边论》一卷、《因明正理门论本》一卷、《因明入正理论》一卷、《唯识二十论》一卷、《唯识三十论》一卷、《成唯识论》十卷、《掌珍论》二卷、《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大毗篓婆论》二百卷、《供舍》三十卷、《顺正理论》八十卷、《显宗论》四十卷等。
玄奘的译经,其质量超过了前人。在他以前,译师多为外籍人,他们不懂汉文;通过传译,由助译人员记录,而助译人员又多不懂梵文。因此译出的经论,晦涩难懂,甚至误译。玄奘则是汉梵精通的人,所以他的译经,其质量之高,是不言而喻的。
玄奘所译出的经论,只是他从印度带回来的一小部分。据有关资料记栽。玄奘从印度带回的经律论有: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众部论(《开元释教录》作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十五部(《开元录》作十四部)、弥娑塞部经律论二十二部三弥底部(正量部)经律论十五部、迦臂耶部经律论十七部,法密部经律论四十二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六十七部、声明论十三部,总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其中大批尚未译出的梵本,当时修建了一座大雁塔收藏。
玄奘除了大批的梵译汉的经律论之外,他也作过一些汉译梵的工作,据历史记载,有两部名著,他从汉文译成了梵文,这就是老子《道德经》和《大乘起信论》。《道德经》是中国固存文化的遗产,玄奘为了沟通中印文化,将该书译成了梵文,可惜此书在印度未能流传下来。至于《大乘起信论》原本是印度的一部重要典籍,作者是马鸣,梁代真谤三藏译成了汉文。此书在印度本土早已失传,玄奘将它回译成梵文。
玄奘在译经之余,还口述《大唐西域记》十二卷,由其弟子辩机记录整理。这是一部记载西域各国风土人情、物产和宗教状况的不朽著作,素为学术界所重视,早已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
玄奘不愧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功绩,将永垂史册。他从印度回国之后,唐太宗曾两次劝他“罢道从政”,但他不为所动,一心扑在中印文化交流的翻译事业上。他那艰苦卓绝的治学精神,在翻译事业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品德,将永远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敬仰。
玄奘(约600~664)www.buddhism.com.cn/fmrw/hanchuan/china/fjrw0114003.htm
--------------------------------------------------------------------------------
唐代僧人,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
幼年出家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槃经》等经论,造诣日深。
西行求法通过多年来在各处讲筵所闻,他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瑜迦师地论》以会通一切的念头。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苏联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历游五印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槃、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已佚)。
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回国译经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寺,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主要学说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胃“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玄奘毕生致力于佛教事业,共事迹多见于《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续高僧传·玄奘传》。研究玄奘一派学说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弟子玄奘之学,博大精深。一时硕彦,俱集门下。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新罗高僧圆测,为玄奘神足,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证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高杨)关于唐玄奘的身世.成就及遇到的困难.玄奘法师http://www.orientbuddha.org/gsdd/show.asp?id=208
释玄奘(公元600一664年),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县南部)人,俗家姓陈,生于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他的兄长是出家人,法名长捷。玄奘幼年时代,即隋其兄住洛阳净土寺。十一岁时,诵习《维摩诘经》和《法华经》十三岁,参加度僧考试,他虽年幼,但被破格录取。《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说他“自尔卓然梗正,不偶朋流,口诵目缘,略无闲缺”。他见一些年幼的沙弥玩耍,很不以为然。他说;“夫出家者,为无为法,岂复恒为儿戏!可谓徒丧百年”。其后不久,玄奘听景法师讲《涅磐经》又从严法师学习《摄大乘论》。他复小座时,讲得头头是道,受到听众的赞许。从十五岁开始,他专门从事学业,学《阿毗县论》听讲一次,就能记住,显示出他记忆超人。他精通《毗婆沙论》和《杂心论》并能运用自如。所以当时有些人惊讶他的记忆力,是从古以来所罕见的。
隋大业末年,兵乱饥荒,他不能再在洛阳住下去了,乃随其兄长捷到长安,住庄严寺。当时一些有名望的佛教学者,都因战乱移居四川成都,玄奘亦跟踪前往。此时玄奘还是沙弥,尚未受比丘戒。他到成都之后,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业上,从宝暹又学《摄大桨论》从道基学《杂心论》,从惠振学《八犍度论》。经过数年的努力,精通诸部毗县,因而名振遐迩。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玄奘受具足戒。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他为了继续参学,乃离川东下,先到湖北荆州,住天皇寺。他应寺主之请,大开法筵,讲《摄论》和《杂心》许多国内有名的人物闻其名,亦从远道到荆州听法。连六十高龄的智赕对玄奘亦十分敬重。其后他北上赵州(今河北赵县),从道深学《成实论》后又到相州(今河南安阳)和扬州。
唐贞观无年(公无627年),李世民即帝位(太宗),国内政治一片祥和,玄奘再次到长安,又从诸名家研究《俱舍论》、《涅磐经》和《掇大乘论》他学而不厌,名声大振。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他发现同一经论,各家所说不同,尤其是《十地经论》和《摄大乘论》两家存关法相的说法不一致,因而产生了赴印度求法的思想,想从佛学发源地印度学习汇通三乘学说的《渝伽师地论》可是当时唐朝的政权,建立还不久,国门封锁,不能随便出国。他赴印度求法的愿望,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他就只好等待时机。
唐贞观兰年(公元629年),长安地区闹饥荒,朝廷允许京城人民离开长安外出就食,玄奘就利用这个机会西行,先到兰州,后去姑臧(今甘肃武威)转敦煌。他在兰州时,曾讲经,听经的群众中,有西域商人,他们得知玄奘有西行求法的愿望,便将此消息传遍了西域各国。后来玄奘在商人的帮助下,潜行出境,到达伊吾和高昌等国,沿途碍到各国王的帮助,顺利地进入了北印度。从此他便边走边学,经过千辛万苦,于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到达中印度的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的佛教文化中心,也是佛教的最高学府,以戒贤为首住僧众数千人。玄奘到达之瓦备受欢迎。寺内设有“三藏法师”十人,玄奘到后,被尊为三藏法之一,在物质生活儿获得待殊待遇。他享此殊荣,是因为他在出国以前,对佛学已存深入的研究,已经是名符其实的三藏法师了。他的赴印度求法,是为解决疑难而去的。同时在到达那烂陀之前,已在印度各困又参学了二年多。玄奘在那烂陀寺,从戒贤论师学习各派哲学,待别是他梦寐以求的瑜伽学。他先后两次在那烂陀寺住了大约七年,中间曾到印度次大陆各地旅行。他在印度学成准备回国时,戒日王为他在曲女城举行过辩论大会。大会以他所著《会宗论》和《制恶见论》为辩论的主题。参加大会的有十八国国王和五印度的各派著名学者数千人。经过十八天,无人敢破。因此,参加大会的大乘学者尊他为“大乘天”,声闻学者称他为“解脱天”其后他又参加了戒日王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
玄奘从印度回国主要是他怀念祖国,要将自己所学到的佛教到华夏来弘扬,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携带大批经像梵本回到了一别十多年的长安,受到热烈欢迎。
玄奘回到长安时,唐太宗李世民正在东都洛阳,玄奘前往会见,太宗极为欢喜。第二天,太宗因军务要出征辽东,约玄奘同行,玄奘婉言谢绝,提出翻译经典的事,希望朝廷支持。太宗满目答应了他的要求,敕京师留守梁国公房玄龄亲主其事,一切费用由朝廷供给。
玄奘的译场,先在弘福寺,后来几易其地。译场的组织,非常严格,安排专职人员多人,计存通达大小乘经论,被时人推崇的学者十二人任“证义”,九人任“缀文”,一人任“字学”一人“证梵语”此外还有“笔受”、“书手”和后勤人员。他从贞观十九年(公无645年)至龙朔三年(公元663)前后十九年中,共译出经律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在玉华宫病逝,终年六十五岁。
关于玄奘的译经,《开元释教录》有详细的记载。现择其主要者,抄录名称如下;
《大般若经》六百卷、《能断金刚经》一卷、《心经》一卷、《大菩萨藏经》二十卷、《大来大集地藏十轮经》五卷、《药师经》一卷、《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菩萨戒本》一卷、《菩萨戒羯磨文》一卷、《佛地经论》七卷、《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七卷、《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广百论本》一卷、《大乘广百论释论》十卷、《摄大来论本》三卷、《摄大乘论世亲释》十卷、《摄大乘论无性释》十卷、《辩中边论》一卷、《因明正理门论本》一卷、《因明入正理论》一卷、《唯识二十论》一卷、《唯识三十论》一卷、《成唯识论》十卷、《掌珍论》二卷、《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大毗篓婆论》二百卷、《供舍》三十卷、《顺正理论》八十卷、《显宗论》四十卷等。
玄奘的译经,其质量超过了前人。在他以前,译师多为外籍人,他们不懂汉文;通过传译,由助译人员记录,而助译人员又多不懂梵文。因此译出的经论,晦涩难懂,甚至误译。玄奘则是汉梵精通的人,所以他的译经,其质量之高,是不言而喻的。
玄奘所译出的经论,只是他从印度带回来的一小部分。据有关资料记栽。玄奘从印度带回的经律论有: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众部论(《开元释教录》作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十五部(《开元录》作十四部)、弥娑塞部经律论二十二部三弥底部(正量部)经律论十五部、迦臂耶部经律论十七部,法密部经律论四十二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六十七部、声明论十三部,总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其中大批尚未译出的梵本,当时修建了一座大雁塔收藏。
玄奘除了大批的梵译汉的经律论之外,他也作过一些汉译梵的工作,据历史记载,有两部名著,他从汉文译成了梵文,这就是老子《道德经》和《大乘起信论》。《道德经》是中国固存文化的遗产,玄奘为了沟通中印文化,将该书译成了梵文,可惜此书在印度未能流传下来。至于《大乘起信论》原本是印度的一部重要典籍,作者是马鸣,梁代真谤三藏译成了汉文。此书在印度本土早已失传,玄奘将它回译成梵文。
玄奘在译经之余,还口述《大唐西域记》十二卷,由其弟子辩机记录整理。这是一部记载西域各国风土人情、物产和宗教状况的不朽著作,素为学术界所重视,早已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
玄奘不愧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功绩,将永垂史册。他从印度回国之后,唐太宗曾两次劝他“罢道从政”,但他不为所动,一心扑在中印文化交流的翻译事业上。他那艰苦卓绝的治学精神,在翻译事业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品德,将永远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敬仰。
玄奘(约600~664)www.buddhism.com.cn/fmrw/hanchuan/china/fjrw0114003.htm
--------------------------------------------------------------------------------
唐代僧人,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
幼年出家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槃经》等经论,造诣日深。
西行求法通过多年来在各处讲筵所闻,他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瑜迦师地论》以会通一切的念头。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苏联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历游五印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槃、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已佚)。
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回国译经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寺,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主要学说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胃“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玄奘毕生致力于佛教事业,共事迹多见于《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续高僧传·玄奘传》。研究玄奘一派学说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弟子玄奘之学,博大精深。一时硕彦,俱集门下。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新罗高僧圆测,为玄奘神足,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证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高杨)关于唐玄奘的身世.成就及遇到的困难.玄奘法师http://www.orientbuddha.org/gsdd/show.asp?id=208
释玄奘(公元600一664年),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县南部)人,俗家姓陈,生于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他的兄长是出家人,法名长捷。玄奘幼年时代,即隋其兄住洛阳净土寺。十一岁时,诵习《维摩诘经》和《法华经》十三岁,参加度僧考试,他虽年幼,但被破格录取。《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说他“自尔卓然梗正,不偶朋流,口诵目缘,略无闲缺”。他见一些年幼的沙弥玩耍,很不以为然。他说;“夫出家者,为无为法,岂复恒为儿戏!可谓徒丧百年”。其后不久,玄奘听景法师讲《涅磐经》又从严法师学习《摄大乘论》。他复小座时,讲得头头是道,受到听众的赞许。从十五岁开始,他专门从事学业,学《阿毗县论》听讲一次,就能记住,显示出他记忆超人。他精通《毗婆沙论》和《杂心论》并能运用自如。所以当时有些人惊讶他的记忆力,是从古以来所罕见的。
隋大业末年,兵乱饥荒,他不能再在洛阳住下去了,乃随其兄长捷到长安,住庄严寺。当时一些有名望的佛教学者,都因战乱移居四川成都,玄奘亦跟踪前往。此时玄奘还是沙弥,尚未受比丘戒。他到成都之后,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业上,从宝暹又学《摄大桨论》从道基学《杂心论》,从惠振学《八犍度论》。经过数年的努力,精通诸部毗县,因而名振遐迩。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玄奘受具足戒。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他为了继续参学,乃离川东下,先到湖北荆州,住天皇寺。他应寺主之请,大开法筵,讲《摄论》和《杂心》许多国内有名的人物闻其名,亦从远道到荆州听法。连六十高龄的智赕对玄奘亦十分敬重。其后他北上赵州(今河北赵县),从道深学《成实论》后又到相州(今河南安阳)和扬州。
唐贞观无年(公无627年),李世民即帝位(太宗),国内政治一片祥和,玄奘再次到长安,又从诸名家研究《俱舍论》、《涅磐经》和《掇大乘论》他学而不厌,名声大振。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他发现同一经论,各家所说不同,尤其是《十地经论》和《摄大乘论》两家存关法相的说法不一致,因而产生了赴印度求法的思想,想从佛学发源地印度学习汇通三乘学说的《渝伽师地论》可是当时唐朝的政权,建立还不久,国门封锁,不能随便出国。他赴印度求法的愿望,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他就只好等待时机。
唐贞观兰年(公元629年),长安地区闹饥荒,朝廷允许京城人民离开长安外出就食,玄奘就利用这个机会西行,先到兰州,后去姑臧(今甘肃武威)转敦煌。他在兰州时,曾讲经,听经的群众中,有西域商人,他们得知玄奘有西行求法的愿望,便将此消息传遍了西域各国。后来玄奘在商人的帮助下,潜行出境,到达伊吾和高昌等国,沿途碍到各国王的帮助,顺利地进入了北印度。从此他便边走边学,经过千辛万苦,于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到达中印度的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的佛教文化中心,也是佛教的最高学府,以戒贤为首住僧众数千人。玄奘到达之瓦备受欢迎。寺内设有“三藏法师”十人,玄奘到后,被尊为三藏法之一,在物质生活儿获得待殊待遇。他享此殊荣,是因为他在出国以前,对佛学已存深入的研究,已经是名符其实的三藏法师了。他的赴印度求法,是为解决疑难而去的。同时在到达那烂陀之前,已在印度各困又参学了二年多。玄奘在那烂陀寺,从戒贤论师学习各派哲学,待别是他梦寐以求的瑜伽学。他先后两次在那烂陀寺住了大约七年,中间曾到印度次大陆各地旅行。他在印度学成准备回国时,戒日王为他在曲女城举行过辩论大会。大会以他所著《会宗论》和《制恶见论》为辩论的主题。参加大会的有十八国国王和五印度的各派著名学者数千人。经过十八天,无人敢破。因此,参加大会的大乘学者尊他为“大乘天”,声闻学者称他为“解脱天”其后他又参加了戒日王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
玄奘从印度回国主要是他怀念祖国,要将自己所学到的佛教到华夏来弘扬,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携带大批经像梵本回到了一别十多年的长安,受到热烈欢迎。
玄奘回到长安时,唐太宗李世民正在东都洛阳,玄奘前往会见,太宗极为欢喜。第二天,太宗因军务要出征辽东,约玄奘同行,玄奘婉言谢绝,提出翻译经典的事,希望朝廷支持。太宗满目答应了他的要求,敕京师留守梁国公房玄龄亲主其事,一切费用由朝廷供给。
玄奘的译场,先在弘福寺,后来几易其地。译场的组织,非常严格,安排专职人员多人,计存通达大小乘经论,被时人推崇的学者十二人任“证义”,九人任“缀文”,一人任“字学”一人“证梵语”此外还有“笔受”、“书手”和后勤人员。他从贞观十九年(公无645年)至龙朔三年(公元663)前后十九年中,共译出经律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在玉华宫病逝,终年六十五岁。
关于玄奘的译经,《开元释教录》有详细的记载。现择其主要者,抄录名称如下;
《大般若经》六百卷、《能断金刚经》一卷、《心经》一卷、《大菩萨藏经》二十卷、《大来大集地藏十轮经》五卷、《药师经》一卷、《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菩萨戒本》一卷、《菩萨戒羯磨文》一卷、《佛地经论》七卷、《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七卷、《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广百论本》一卷、《大乘广百论释论》十卷、《摄大来论本》三卷、《摄大乘论世亲释》十卷、《摄大乘论无性释》十卷、《辩中边论》一卷、《因明正理门论本》一卷、《因明入正理论》一卷、《唯识二十论》一卷、《唯识三十论》一卷、《成唯识论》十卷、《掌珍论》二卷、《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大毗篓婆论》二百卷、《供舍》三十卷、《顺正理论》八十卷、《显宗论》四十卷等。
玄奘的译经,其质量超过了前人。在他以前,译师多为外籍人,他们不懂汉文;通过传译,由助译人员记录,而助译人员又多不懂梵文。因此译出的经论,晦涩难懂,甚至误译。玄奘则是汉梵精通的人,所以他的译经,其质量之高,是不言而喻的。
玄奘所译出的经论,只是他从印度带回来的一小部分。据有关资料记栽。玄奘从印度带回的经律论有: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众部论(《开元释教录》作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十五部(《开元录》作十四部)、弥娑塞部经律论二十二部三弥底部(正量部)经律论十五部、迦臂耶部经律论十七部,法密部经律论四十二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六十七部、声明论十三部,总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其中大批尚未译出的梵本,当时修建了一座大雁塔收藏。
玄奘除了大批的梵译汉的经律论之外,他也作过一些汉译梵的工作,据历史记载,有两部名著,他从汉文译成了梵文,这就是老子《道德经》和《大乘起信论》。《道德经》是中国固存文化的遗产,玄奘为了沟通中印文化,将该书译成了梵文,可惜此书在印度未能流传下来。至于《大乘起信论》原本是印度的一部重要典籍,作者是马鸣,梁代真谤三藏译成了汉文。此书在印度本土早已失传,玄奘将它回译成梵文。
玄奘在译经之余,还口述《大唐西域记》十二卷,由其弟子辩机记录整理。这是一部记载西域各国风土人情、物产和宗教状况的不朽著作,素为学术界所重视,早已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
玄奘不愧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功绩,将永垂史册。他从印度回国之后,唐太宗曾两次劝他“罢道从政”,但他不为所动,一心扑在中印文化交流的翻译事业上。他那艰苦卓绝的治学精神,在翻译事业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品德,将永远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敬仰。
玄奘(约600~664)www.buddhism.com.cn/fmrw/hanchuan/china/fjrw0114003.htm
--------------------------------------------------------------------------------
唐代僧人,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
幼年出家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槃经》等经论,造诣日深。
西行求法通过多年来在各处讲筵所闻,他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瑜迦师地论》以会通一切的念头。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苏联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历游五印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槃、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已佚)。
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回国译经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寺,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主要学说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胃“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玄奘毕生致力于佛教事业,共事迹多见于《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续高僧传·玄奘传》。研究玄奘一派学说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弟子玄奘之学,博大精深。一时硕彦,俱集门下。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新罗高僧圆测,为玄奘神足,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证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高杨)关于唐玄奘的身世.成就及遇到的困难.玄奘法师http://www.orientbuddha.org/gsdd/show.asp?id=208
释玄奘(公元600一664年),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县南部)人,俗家姓陈,生于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他的兄长是出家人,法名长捷。玄奘幼年时代,即隋其兄住洛阳净土寺。十一岁时,诵习《维摩诘经》和《法华经》十三岁,参加度僧考试,他虽年幼,但被破格录取。《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说他“自尔卓然梗正,不偶朋流,口诵目缘,略无闲缺”。他见一些年幼的沙弥玩耍,很不以为然。他说;“夫出家者,为无为法,岂复恒为儿戏!可谓徒丧百年”。其后不久,玄奘听景法师讲《涅磐经》又从严法师学习《摄大乘论》。他复小座时,讲得头头是道,受到听众的赞许。从十五岁开始,他专门从事学业,学《阿毗县论》听讲一次,就能记住,显示出他记忆超人。他精通《毗婆沙论》和《杂心论》并能运用自如。所以当时有些人惊讶他的记忆力,是从古以来所罕见的。
隋大业末年,兵乱饥荒,他不能再在洛阳住下去了,乃随其兄长捷到长安,住庄严寺。当时一些有名望的佛教学者,都因战乱移居四川成都,玄奘亦跟踪前往。此时玄奘还是沙弥,尚未受比丘戒。他到成都之后,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业上,从宝暹又学《摄大桨论》从道基学《杂心论》,从惠振学《八犍度论》。经过数年的努力,精通诸部毗县,因而名振遐迩。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玄奘受具足戒。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他为了继续参学,乃离川东下,先到湖北荆州,住天皇寺。他应寺主之请,大开法筵,讲《摄论》和《杂心》许多国内有名的人物闻其名,亦从远道到荆州听法。连六十高龄的智赕对玄奘亦十分敬重。其后他北上赵州(今河北赵县),从道深学《成实论》后又到相州(今河南安阳)和扬州。
唐贞观无年(公无627年),李世民即帝位(太宗),国内政治一片祥和,玄奘再次到长安,又从诸名家研究《俱舍论》、《涅磐经》和《掇大乘论》他学而不厌,名声大振。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他发现同一经论,各家所说不同,尤其是《十地经论》和《摄大乘论》两家存关法相的说法不一致,因而产生了赴印度求法的思想,想从佛学发源地印度学习汇通三乘学说的《渝伽师地论》可是当时唐朝的政权,建立还不久,国门封锁,不能随便出国。他赴印度求法的愿望,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他就只好等待时机。
唐贞观兰年(公元629年),长安地区闹饥荒,朝廷允许京城人民离开长安外出就食,玄奘就利用这个机会西行,先到兰州,后去姑臧(今甘肃武威)转敦煌。他在兰州时,曾讲经,听经的群众中,有西域商人,他们得知玄奘有西行求法的愿望,便将此消息传遍了西域各国。后来玄奘在商人的帮助下,潜行出境,到达伊吾和高昌等国,沿途碍到各国王的帮助,顺利地进入了北印度。从此他便边走边学,经过千辛万苦,于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到达中印度的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的佛教文化中心,也是佛教的最高学府,以戒贤为首住僧众数千人。玄奘到达之瓦备受欢迎。寺内设有“三藏法师”十人,玄奘到后,被尊为三藏法之一,在物质生活儿获得待殊待遇。他享此殊荣,是因为他在出国以前,对佛学已存深入的研究,已经是名符其实的三藏法师了。他的赴印度求法,是为解决疑难而去的。同时在到达那烂陀之前,已在印度各困又参学了二年多。玄奘在那烂陀寺,从戒贤论师学习各派哲学,待别是他梦寐以求的瑜伽学。他先后两次在那烂陀寺住了大约七年,中间曾到印度次大陆各地旅行。他在印度学成准备回国时,戒日王为他在曲女城举行过辩论大会。大会以他所著《会宗论》和《制恶见论》为辩论的主题。参加大会的有十八国国王和五印度的各派著名学者数千人。经过十八天,无人敢破。因此,参加大会的大乘学者尊他为“大乘天”,声闻学者称他为“解脱天”其后他又参加了戒日王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
玄奘从印度回国主要是他怀念祖国,要将自己所学到的佛教到华夏来弘扬,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携带大批经像梵本回到了一别十多年的长安,受到热烈欢迎。
玄奘回到长安时,唐太宗李世民正在东都洛阳,玄奘前往会见,太宗极为欢喜。第二天,太宗因军务要出征辽东,约玄奘同行,玄奘婉言谢绝,提出翻译经典的事,希望朝廷支持。太宗满目答应了他的要求,敕京师留守梁国公房玄龄亲主其事,一切费用由朝廷供给。
玄奘的译场,先在弘福寺,后来几易其地。译场的组织,非常严格,安排专职人员多人,计存通达大小乘经论,被时人推崇的学者十二人任“证义”,九人任“缀文”,一人任“字学”一人“证梵语”此外还有“笔受”、“书手”和后勤人员。他从贞观十九年(公无645年)至龙朔三年(公元663)前后十九年中,共译出经律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在玉华宫病逝,终年六十五岁。
关于玄奘的译经,《开元释教录》有详细的记载。现择其主要者,抄录名称如下;
《大般若经》六百卷、《能断金刚经》一卷、《心经》一卷、《大菩萨藏经》二十卷、《大来大集地藏十轮经》五卷、《药师经》一卷、《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菩萨戒本》一卷、《菩萨戒羯磨文》一卷、《佛地经论》七卷、《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七卷、《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广百论本》一卷、《大乘广百论释论》十卷、《摄大来论本》三卷、《摄大乘论世亲释》十卷、《摄大乘论无性释》十卷、《辩中边论》一卷、《因明正理门论本》一卷、《因明入正理论》一卷、《唯识二十论》一卷、《唯识三十论》一卷、《成唯识论》十卷、《掌珍论》二卷、《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大毗篓婆论》二百卷、《供舍》三十卷、《顺正理论》八十卷、《显宗论》四十卷等。
玄奘的译经,其质量超过了前人。在他以前,译师多为外籍人,他们不懂汉文;通过传译,由助译人员记录,而助译人员又多不懂梵文。因此译出的经论,晦涩难懂,甚至误译。玄奘则是汉梵精通的人,所以他的译经,其质量之高,是不言而喻的。
玄奘所译出的经论,只是他从印度带回来的一小部分。据有关资料记栽。玄奘从印度带回的经律论有: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众部论(《开元释教录》作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十五部(《开元录》作十四部)、弥娑塞部经律论二十二部三弥底部(正量部)经律论十五部、迦臂耶部经律论十七部,法密部经律论四十二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六十七部、声明论十三部,总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其中大批尚未译出的梵本,当时修建了一座大雁塔收藏。
玄奘除了大批的梵译汉的经律论之外,他也作过一些汉译梵的工作,据历史记载,有两部名著,他从汉文译成了梵文,这就是老子《道德经》和《大乘起信论》。《道德经》是中国固存文化的遗产,玄奘为了沟通中印文化,将该书译成了梵文,可惜此书在印度未能流传下来。至于《大乘起信论》原本是印度的一部重要典籍,作者是马鸣,梁代真谤三藏译成了汉文。此书在印度本土早已失传,玄奘将它回译成梵文。
玄奘在译经之余,还口述《大唐西域记》十二卷,由其弟子辩机记录整理。这是一部记载西域各国风土人情、物产和宗教状况的不朽著作,素为学术界所重视,早已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
玄奘不愧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功绩,将永垂史册。他从印度回国之后,唐太宗曾两次劝他“罢道从政”,但他不为所动,一心扑在中印文化交流的翻译事业上。他那艰苦卓绝的治学精神,在翻译事业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品德,将永远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敬仰。
玄奘(约600~664)www.buddhism.com.cn/fmrw/hanchuan/china/fjrw0114003.htm
--------------------------------------------------------------------------------
唐代僧人,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
幼年出家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槃经》等经论,造诣日深。
西行求法通过多年来在各处讲筵所闻,他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瑜迦师地论》以会通一切的念头。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苏联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历游五印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槃、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已佚)。
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回国译经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寺,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主要学说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胃“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玄奘毕生致力于佛教事业,共事迹多见于《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续高僧传·玄奘传》。研究玄奘一派学说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弟子玄奘之学,博大精深。一时硕彦,俱集门下。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新罗高僧圆测,为玄奘神足,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证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