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海地效翼艇――限制因素
掠海地效翼艇虽有高速掠海飞行的优良特性,也有良好的隐身和水陆两栖性能,可以发展成为超高速的作战舰艇,但其结构非常特殊,因此在运用上具有下列不可避免的限制因素: (1)受表面效应的高度限制。掠海地效翼艇的设计原理是利用表面效应原理获得向上的升力,但是掠海地效翼艇的飞行高度一旦超过表面效应区域,其巡航能力立即降低。(2)受海况限制。掠海地效翼艇非常适于在海上与开阔地形进行机动飞行,巡航时若遇到海上舰船或地面突出物时可运用“动力跃高”性能通过。但如果遇到超出适应范围的海况、大批船舶或地面大型、连续性的突出物体,就可能严重影响其飞行安全。 (3)受船体装载能力的限制。掠海地效翼艇以航速快为主要特性,故其装载能力也相对受到严格的限制,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在掠海地效翼艇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仍以载运人员及轻型武器为主,如果载运重型战车或火炮等装备则不易发挥其灵巧的性能。(4)受结构材料强度的限制。掠海地效翼艇的铝合金外壳结构非常脆弱,而且在超低空航行时容易造成水花、尘土的飞扬,因吸入杂物造成部件损坏,所以无法使用推力更大的涡轮引擎,因此巡航速度与载运量均受到相当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