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h-47“支努干”运输直升机
Image:1158535513494473.jpg 美国ch-47“支努干”运输直升机 美国波音公司的ch-47“支努干”
运输直升机是一种很好辨认的直升机,因为它的外观很奇特。尤其是它的纵列双旋翼,使得它显得与众不同。ch-47系列源自波音公司1956年开始发展的114和414型号。随后出现了多种改进型号,主要包括ch-47a,ch-47b,ch-47c和ch-47d。
ch-47的两个纵列旋翼安置在机身上方,两台发动机则外置在机身后部,发动机通过一条安装在机身顶部的传动轴驱动前旋翼(下图)。这种设计意味着ch-47的的机舱和外挂点不受机体结构影响,机舱长而平直,三个外挂点也容易布置。其货舱能够装载45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10吨货物,或155毫米榴弹炮,或小型汽车。外挂点也有相应的承载能力。这种宽大方便的机舱、外挂点设计要归功于纵列双旋翼布局。在ch-47机尾处有一个可放倒的跳板式机舱门,装载货物非常简便。小型车辆可通过这扇门自由进出机舱。另外机上还有两个大尺寸的侧门。由于有较大的载重量,ch-47算得上是一种理想的战场供应直升机。
纵列双旋翼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不象其他直升机那样需要一个尾桨来平衡旋翼的扭矩,动力效率高。但也有一些缺点,如两个旋翼必须同步避免互相间的碰撞。而且因为ch-47尺寸较大,加上两个旋转翼展达20米的旋翼,整架飞机起降时影响到的范围达100米。
ch-47的最大速度为298千米/小时,在不同载重和环境条件下略有差别。执行战术行动时机组通常由正副飞行员、一名随机工程师、一名机长共四人组成。
1958年6月25日,美国陆军发布了中型运输直升机的招标书。波音被选定生产定名为ych-1b的5架直升机作为陆军新型的中型运输直升机。62年7月ch-1b被重新定名为ch-47a,同年首次在越南交付实战使用。“支努干”在战场上的任务是运载炮兵及武器、弹药、人员和后勤物资。它还执行救援、医疗救生、伞降和特种任务。1963年时早期的ch-47a生产型服役于第11空中突击师,同年10月该型号直升机被正式指定为陆军标准中型运输直升机。
ch-47c装备了一个外挂能力9080千克的机身中央外挂钩。当挂吊单一样货物的时候必须使用这一挂钩。另两个分别在机身前部和后部的挂钩则各能挂载4540千克货物。为能满足陆军提出的载重6810千克时活动半径应达到54千米的要求,c型的最大重量达到了20884千克,载油量也大有提高。采用的莱克明t55-l11发动机功率达3750轴马力,机体结构也有改善。ch-47c于67年首飞,80年停产,后期采用了坠毁自封闭供油系统和玻璃纤维桨叶。
其他改进包括重新设计的可减轻飞行员工作负担的座舱、改进的多余度电子系统、模块化液压系统和先进飞行控制系统。d型最高速度为260千米/小时。d型的载重量为a型的两倍,而且这种载重情况飞行性能还要比a型更好一些。凭借着先进的电子系统,ch-47d能在夜暗和几乎所有气象条件下运作。另外还加装了空中加油装置。
d型也能在机舱内装载多种货物,如车辆、炮兵武器、33至44名士兵、24副担架加两名医疗人员。d型三个外挂钩合共的吊挂能力为11804千克。机载武器可采用两支安装在侧门上的m24武器系统上的m60d 7.62毫米机枪,和一支安装在尾门跳板上m41武器系统上的m60d机枪,
冷战结束后ch-47d参加了波斯尼亚的维和行动。16架“支努干”在6个月的行动期间通过时数达2222小时的飞行运送了3348名乘客,以及1452吨货物、这个数字相当于运送112个步兵排或者201门m198榴弹炮。其中最为人知晓的任务是在95年11月29日和30日,ch-47d协助第502工程连在发生洪水的萨瓦河上铺设浮桥,以便第一装甲师能够跨河进入波斯尼亚。每当洪水冲走浮桥设备时,ch-47d能迅速的重新供应相应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