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64-apache战斗直升机
ah-64 apache“阿帕奇”战斗直升机,是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主力装备。apache音译“阿帕奇”,是北美印弟安人的一支,生活在北美西南部。阿帕奇是印弟安传说中的一位勇士,而阿帕奇族骁勇善战。ah-64威力强大,多次在实战(如在巴拿马、海湾战争中)大发神威,名声在外。
研制背景
1972年底,越战中ah-1的良好表现使得美国陆军决心发展更先进的战斗直升机,随即提出“先进技术攻击直升机”(aah)计划,要求研制一种能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可昼夜作战,具有很强的战斗、救生和生存能力的先进技术直升机。
之前美军还有yah-56“夏安”战斗直升机的计划,但计划中技术要求过高,如旋翼加尾部螺旋桨推进、旋转射手舱等,使得计划因不切实际而取消。aah计划提出后经过90天的设计竞争,于73年6月选中了贝尔和休斯直升机公司的方案,并决定各研制两架试飞原型机和一架地面试验机。75年9月和11月,由休斯公司研制的两架yah-64试飞原型机分别进行了首次试飞,与此同时一架地面试验机也完成了试验任务。
1976年5月开始,两种原型机进行对比试飞,到年底经过90小时的试飞对比,美陆军正式宣布休斯yah-64方案获胜。1984年1月第一架生产型ah-64a正式交付部队使用。ah-64a是美国陆军编号,公司编号为休斯77,81年正式命名为“阿帕奇”。后休斯直升机公司并人美国麦道公司,而麦道后又并入波音公司。目前ah-64及改型在亚利桑那州的麦萨工厂生产。
结构特点
“阿帕奇”在结构设计上很有特色,从而保证了该机具有比较好的基本性能和生存能力,以至于在以后的改进改型中,在机体设计上基本没有大的变化。直升机最关键的部件是旋翼,“阿帕奇”采用的是四片桨叶全铰接式旋翼系统,旋翼桨叶翼型是经过修改后的大弯度翼型。为了改善旋翼的高速性能,在生产型上采用了后掠桨尖。旋翼直径14.63米,桨叶弦长0.53米,扭转角负9度。桨叶上装有除冰装置,也可以折叠或拆卸。尾桨位于尾梁左侧,四片尾桨桨叶分两组非均匀分布,桨叶之间夹角分别为55度和125度。机身采用传统的半硬壳结构,后面有垂尾和水平尾翼,尾梁可以折叠。机身前方为纵列式座舱,副驾驶员/炮手在前座、驾驶员在后座,后座比前座高48厘米,视野良好。尤其是驾驶员靠近直升机转动中心,很容易感觉直升机的姿态变化,有利于驾驶直升机贴地飞行。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t700-ge-701涡轮轴发动机,并列安装在机身的两个肩部,单台最大功率1265千瓦。机身中部两侧还装有一对小展弦比短翼,翼下各有两个外挂点,后缘有襟翼,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携带武器和为直升机提供部分升力。起落架为大多数直升机所普遍采用的后三点式,但起落架不能收放。
为提高其生存力,ah-64采用了玻璃钢增强的多梁式不锈钢前段和敷以玻璃钢蒙皮的蜂窝夹芯后段设计,经实弹射击证明,这种旋翼桨叶任何一点被12.7毫米枪炮击中后,一般不会造成结构性破坏,完全可以继续执行任务。机身采用传统的蒙皮-隔框-长衍结构,其95%表面的任何部位被一发23毫米炮弹击中后,仍可保证继续飞行30分钟。前后座舱均有装甲,可抵御23毫米炮弹的攻击。两台发动机的关键部位也有装甲保护,而且中间有机身隔开,两者相距较远,如果有一台发动机被击中损坏,也还有一台可以继续工作,保证飞行安全。提高直升机的生存能力,等于是提高了直升机的作战效率和部队的战斗力。
火控系统极其改进
“阿帕奇”机头圆筒状物体是目标截获/标识系统(tads)和飞行员夜视系统(pnvs)等。包括一台高分辨串电视、一台“直视光学装置“望远系统、自动跟踪器和激光光点跟踪装置。pnvs与目标截获/标识系统相类似,它使飞行员在各种速度和高度条件下都具有夜视能力,实现贴地飞行。pnvs安装在机头上方,它可以使飞行员(正或副驾驶员/炮手)在夜间能通过头盔显示瞄准系统(ihadss,下图,左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