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6轰炸机
研制国家:美国名称:b-36“和平卫士”(peacemaker)研制单位:通用动力的康维尔公司造价:约360万美元(单价)现状:50年代末退役
一、概述:(研发背景、设计思想、研发历程、使命任务、述评等)
b-36是美国空军重型轰炸机,是按1941年10月美国空军提出的发展比b-29更大和航程更远的重型轰炸机的要求设计的,在40年底和50年代初,b-36是美国空军远程战略轰炸威慑力量的中流砥柱,但是它从未参与任何作战行动,但是由b-36改装的侦察飞机在50年中期在苏联的领土周边或领土上空执行过危险的侦察任务。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的闪电战行动在20天内击败了波兰军队,随后快速占领了法国等国家。到1940年秋天时,英国已经显得很不安全。一旦英国沦陷,美国将会在欧洲没有盟国,也没有前沿作战基地,这就需要一种远程轰炸机从美国本土起飞对德国进行轰炸。德国初期进攻苏联的行动的胜利更加剧了美国对这种远程轰炸机的需要。
美国陆军航空兵开始考虑设计一种能进行高空飞行、携带大量弹药的洲际轰炸机,并于1941年邀请康维尔公司、波音飞机公司和诺思罗普公司进行这种飞机的研究。不久道格拉斯飞机公司也获得合同实验埃利森-3420w型发动机能否用于这种飞机。空军对该型飞机要求是在7625米的高度以最高速度725公里/小时飞行,巡航速度为442公里/小时,实用升限为13725米,最小航程为16000公里,有效的作战半径为6436公里,载弹为4540公斤。1941年10月中旬,空军选定康维尔飞机公司进行xb-36原型机的研究。由于珍珠港事件,b-36之第一优先的制造发展计划因而搁置,美军要求提前赶制b-29轰炸机。在德投降和欧洲的战事结束后,美国的许多飞机生产合同被削减,但是b-36的合同并没有改变,这是因为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占领各个岛屿基地时,蒙受了大量的损失,这使美国陆航领导人相信远程轰炸机还是必需的,并且也需要一种远程轰炸机携带核弹在没有前沿基地的前提下对敌人实施报复。并且,b-36的在执行远程任务时比b-29和b-35的性能优越,并且所维护的费用仅为b-29的一半。美空军于1945年8月6日保留b-36的研究项目。经过诸多挫折,直至1946年8月,xb-36第一架原型机方才完成处女飞行。第1架生产型的b-36于1947年8月30日交付。但当时美国空军高层对是否继续生产b-36而犹豫不决。1948年6月18日西柏林危机促使美国高层深切感受到苏联的威慑,并一致同意优先发展一支核威胁部队,而b-36是当时唯一的可用的洲际轰炸机,尽管它还存在各种问题。1952年b-36正式可以携带常规武器和特种武器执行战备任务。1958至59年,b-36逐步由b-52取代。1959年1月12日最后1架b-36退出现役。
二、性能指标:
翼展70.2米,长度49.4米,高度为14.26米,重量186140公斤,最大速度为70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为104公里/小时,航程为16090公里,实用升限为20747米。
三、结构特点
b-36采用细长圆柱形机身,上单翼平直机翼,六台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装在机翼后缘,使b-36成为推进式飞机。在有的改型中,还有在每侧翼下各吊装两台喷气发动机。尾翼形式是常规的。起落架采用前三点式。
机翼。悬臂式上单翼,naca层流翼型。机翼展弦比较大,金金属结构,加强蒙皮,前缘后掠角为15?7?。带有可调配平调整息的静平衡副翼。后缘襟翼用电气操纵。机翼内装有燃油箱。
机身。全金属结构,圆形横截面。机身前部有透明机头罩,炸弹舱在机身中队。
b-36的前部,可容纳导航员、轰炸员、雷达操纵员和机鼻炮手
尾翼。悬臂式单平尾,全金属结构。平尾和垂尾前缘用加热防冰。方向舵及升降舵都有调整片。
起落架。可收放前三点式,主起落架为四轮小车式,单减震支柱,向内收入机翼。前起落架装两个轮子,向前收入机身。主轮距14米,前后轮距18米。
座舱。乘员16名,包括5名替换乘员,乘员增压舱分置于炸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