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轰炸机
自从飞机诞生以后,轰炸便成了它的一项主要任务,战争一旦爆发,轰炸就不可避免。
早期的轰炸机多数是双翼机或三翼机,载弹比较小,一般在2000千克,航速也在每小时200
千米左右,航程为500至1000千米之间,机载设备也很有限,轰炸能力较弱,轰炸的有效率
也很低,要完成对地面、水面目标实施轰炸的任务比较困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轰炸机
较著名的有俄国的“伊里亚?穆罗麦茨”、法国的“瓦赞”和意大利的“卡普罗尼”系列。
俄国的“伊里亚?穆罗麦茨”是世界上第一架重型轰炸机。设计者西科斯基的初衷并不
是将它用作轰炸,而是要用于运输,只是战争的爆发才使它改变了用途。
1912年,23岁的西科斯基作为波罗的海铁路车辆厂飞机分厂的总工程师,大胆设计出一
种大型飞机“俄罗斯勇士”号。1913年,该机一试飞成功,就引起轰动。那是1913年5月13日
夜晚,西科斯基和他的“俄罗斯勇士”号来到圣彼得堡附近的一个军用机场进行试飞。尽管
是晚上,但天空仍明亮如昼,因为地处北极圈内的圣彼得堡正处在“白夜”期。晚9时许,一
切准备就绪,西科斯基亲自驾驶,舱内只有一名乘客,也就是西科斯基的助手,他的任务是
根据命令在机舱内来回走动,以调整重心,保持平衡。飞行开始了,这架装有4台发动机的双
翼飞机随引擎的轰鸣声开始在跑道上滑行。人们不禁担心起来,因为飞机像个颤悠悠的醉汉,
能飞起来吗?大家捏着一把汗。然而,西科斯基却信心十足,他猛拉操纵杆,飞机箭一般地冲
向空中,平衡地飞翔了。随着人们热烈的掌声,“俄罗斯勇士号”在空中飞行了一英里多安全
着陆。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
在当时的情况看,“俄罗斯勇士号”确实算得上庞然大物。它的机长有19米,翼展为28米,
起飞重量达到4100千克。但最后成为轰炸机的却并不是“俄罗斯勇士号”,因为它的命运实在
是太不济了。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天空中一片繁忙,许多飞机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俄罗
斯勇士号”也在机场待命起飞。不幸的是,一台飞机发动机从天而降,正好砸在“俄罗斯勇士
号”身上,让“勇士”命归“九泉”。伤心的西科斯基一头扎进了研究室,他以“俄罗斯勇士
号”为基础,设计新飞机。1913年底,这架被命名为“伊里亚?穆罗麦茨”的飞机制造试飞成
功。该机的翼展被延长到31.11米,起飞重量也增加到了5600千克.不过,当时西科斯基并不把它
当作什么轰炸机,它的作用是用来运输的。1914年,“伊里亚?穆麦茨”就进行了一次载客飞行,
有16名乘客有幸乘坐飞机,观赏天空胜景。因为该机的座舱上方有一个了望平台,旅客们通过
平台观察到云海仙境。
“伊里亚?穆罗麦茨”成为一代名机,完全是因为那场大规模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后,沙皇便命令将“伊里亚?穆罗麦茨”改装成轰炸机装备沙皇军队。西科斯基接受命令后,将
飞机进行了改装,使之适应作战需要改装后的“伊里亚?穆罗麦茨”载弹量可达455千克,机上
安装的重量型机枪共8挺,飞机上的轰炸瞄准具和电动投弹器都是航空史上首次应用,它能将炸
弹准确地投向目标。无疑,“伊里亚?穆斯林罗麦茨”既是轰炸机的开山鼻祖,又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最优秀的轰炸机。
“伊里亚?穆罗麦茨”问世后,曾创造过辉煌的战绩。1914年12月10日,俄国成立世界上第
一支轰炸机部队后频频出击,从1915年2月15日,“伊里亚?穆罗麦茨”首次将272千克的炸弹投
到德国本土后,使敌军胆战心惊,防不胜防。
“伊里亚?穆罗麦茨”轰炸机共生产了73架,战争结束后,部分飞机被改装成运输机从事运
输和载客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