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明星——法国 Potez 双发战斗机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失落的明星 ——法国

Potez 双发战斗机

Ludas Matyi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的空军首脑就不约而同地遇到了同样一个问题--手下各型战斗机的航程都太短,无法为深入敌境的友军轰炸机部队提供全程护航,使得轰炸机的作战效能在敌方战斗机的威胁下大打折扣。很明显,需要一种大航程的“战略战斗机”,不光能在轰炸机遂行任务时提供空中掩护,还能独自深入敌境与地方战斗机空战并夺取制空权,或携带一定数量的炸弹攻击对手大后方的地面目标。不过,当时才刚起步的航空技术根本无法将这一构想实体化,最终只能是望“机”兴叹,而二十年代动荡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也明显不是花大钱发展新型军用飞机的合适土壤。直到三十年代初,所欠的东风终于来临,一时间“万能战斗机”这一提法甚嚣尘上,迷住了不少当时各国空军高层中的达官显贵。在其影响下,各国争先恐后地开始研制双发重型远程战斗机,而其中表现最积极的就是德国和它的老冤家法国了。

1934 年十月的最后一天,法国空军参谋部(Etat-Major de l'Armée de l'Air)向各大飞机制造企业提出研制一种双引擎的二到三座“多用途战斗机”,主要用来在战斗中指挥单发战斗机作战,为轰炸机护航及遂行夜间截击任务。性能方面,军方要求新飞机在

4,000 米(13,123.4英尺)高度的平飞极速能达到 450 公里/小时(279.6

英里/小时),可在空中滞留四个小时以上,并能够在十五分钟内从海平面爬升到 4,000

米高度。另外,新飞机的前射火器至少为两门由“西班牙-瑞士”(Hispano-Suiza)公司生产的 20 毫米 HS 404 机炮,自卫火力为一挺后射的 7.5

毫米 MAC 34 型活动机抢。动力方面,EMAA 推荐各厂商使用“雷诺”或“西蒙森”公司的 450

匹马力线型引擎,也可以选择“西班牙-瑞士”或“土地神-罗纳”(Gnome-Rhōne)的 600 匹马力的气冷星型发动机。

根据这一标准,共有五家航空企业向军方交出了自己的设计,他们是:“布雷盖”(Breguet)公司的 Br.690,“昂里奥”(Hanriot)公司的

H.220(该机型后来由 SNCAC 接手开发,改称 NC.600),“卢瓦尔-纽波特”(Loire-Nieuport)公司的

LN.20,“罗马诺”(Romano)公司的 Model.110 型以及本文的主角---“波泰”(Potez)公司的 Model.63

型。实际上,波泰公司的方案包括两个大同小异的改型,第一种被称为 Potez 630,采用两台 580 匹马力十四气缸的“西班牙-瑞士”14 AB10/11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1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