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Z 37“麋鹿”极简史(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原型机阶段

P.37 原型机的制造工作开始于 1935 年,也是在这一年,PZL 得到了生产

10 架 PZL P.37A 的定单(后来增加到 30 架)。首架原型机(P.37/I,序列号为 72.1,72 是 PZL 37 的军方代号)使用 2

台布里斯托尔“飞马”XIIB 引擎,于 1936 年进行首飞,测试飞行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出现在燃油系统、主起落架减震支柱以及方向舵等处,PZL

公司对其作出了相应的改进。1937 年,P.37/I 被送到波兰航空技术研究院(简称 ITL)作进一步的测试,而第 2 架原型机(P.37/II,序列号

72.2)的制造工作也于同年完成,该机换装布里斯托尔“飞马”XX

引擎,座舱经过了重新设计,为使后射机枪可以充分发扬火力,该机采用双垂尾替代了原来的单垂尾,主起落架采用 Piotr Kubicki 的专利设计,每侧支柱上安装

2 只并列机轮。

第一架原型机 P.37/I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9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