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鱼雷是驱逐舰的催生剂?
西欧资本主义兴起,互相争夺海上霸权,纷纷研制爆炸威力大的装置用于攻击敌舰
水雷。1866年,西方研制出第一枚可以在水中运行的、模样像鱼的水雷,重136公斤,
直径35.6厘米,装药15~18公斤,动力是压缩空气,航速6节,航程约640米。后来不断
改进,使鱼雷的航速不断提高,到19世纪末,已达27节以上。
那时候,水面舰艇中已有了水雷艇。自然而然地,也被仿效出现了鱼雷艇。1879
年,西方鱼雷艇试攻击成功。这种鱼雷艇小巧灵活,速度比大舰快得多。夜幕中,悄悄
袭击敌方大舰,屡屡奏效。当时的大战舰,包括指挥官乘坐的旗舰,几乎都吃过鱼雷艇
的苦头。
巨舰难以制服机动灵活的鱼雷艇,有人便提出建造一种比巨舰小、比鱼雷艇大的舰,
用来对付鱼雷艇。在论证中,又提出,这种舰上设以大炮,轰击鱼雷艇,同时,配备鱼
雷,用以攻击敌方大舰。可见,驱逐舰在诞生的时候,就以“多在手”的性质定论了。
1880~1890年,西方世界出现了蒸汽机为动力、功率2000~4000马力、热水量400~1500吨
的新型军舰,设以大炮和鱼雷。那时给它起的名字为“鱼雷炮舰”。它是驱逐舰的前身。
著名的英国造船师A?亚罗于1892年正式向政府和军方提出建造专门对付鱼雷艇的
军舰。经过各方论证,1893年,英国建造了姊妹舰哈沃克号和霍内特号。它们都是装备
有鱼雷的驱逐舰,排水量为240吨,长54.8米,宽5.48米,航速达24节,成为当时世界
上航速最高的军舰。起初命名为“鱼雷艇驱逐舰”,后简称驱逐舰。
以后,驱逐舰在质量、规模、数量等方面得到不断发展,成为海军重要作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