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型建成后,考虑到该艇在南海活动的适航性不足,在1974年末就提出了改进的设想。基本思路是借鉴62型高速护卫艇加长2米后增装武器装备,扩大油、水容量,提高续航力而又不致明显降低航速的经验。701所三室驻上海求新造船厂工作组于1974年11月完成了037改型艇的初步方案论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工作一直未落实。直到1978年,经海军批准,正式向六机部提出了改型艇(代号为037-Ⅰ)的设计试制任务。
037-Ⅰ型艇在加长4米仍保持原航速的情况下,增大排水量约45吨,增加油、水量约30吨,提高续航力和自持力,改善了艇的居住性;设置海上纵向加油装置,以满足海上补给需要;采用380伏交流电代替原来的110伏直流电,既减轻全艇电气设备重量,又顺应了船用电机电器的发展;在增装减摇鳍后,改善了艇的适航性;换装了声呐及30毫米全自动火炮系统,提高了反潜防空的战斗性能;反潜武器换装了新型的火箭深弹,增加了指挥仪,构成反潜武器系统,提高了攻潜的速度和命中率;艇的武器系统作战指挥和控制方面有了改善,提高了艇的战术技术性能。

“海鸠”(级)大型反潜护卫艇(450T)693艇,可见原61式双联装25毫米舰炮换用了仿改苏联AK-230的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
037-Ⅰ型首艇(舷号688)于1981年开工试制,1982年开始试航,发现一些问题后又进行了改进,于1983年建成,1984年初交付部队。随后投入批产,部分艇参加了 南沙 巡逻任务,经受了考验。该型艇西方称为“海鸠”级。
037-Ⅰ型艇长度为62.8米,满载排水量450吨,续航力达到1750海里/18节,但航速略降,为28节,人员编制71人。
037-Ⅰ型艇原61式双联装25毫米舰炮换用了仿改自苏联AK-230的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该炮当初随021型艇(西方称为“黄蜂”级导弹艇)一同引进,当年由于双30炮的资料不全,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国产化,1976年国产双30舰炮在021型18号艇上首次装备,而双30舰炮全自动系统一直到80年代初才装艇。配套的火控雷达装在指挥台顶部与021型艇相同的球型雷达罩内。同037型相比,改型艇防空能力得到提高,对海火力也相应有所提高。
该型艇的上层建筑扩大,采用连续甲板连接前后甲板室,连接部装有较大的三脚桁格主桅。037-Ⅰ型首艇在后甲板室顶部建有一个小型烟囱,这使它明显区别于其它同型艇,但由于使用中发现不便,后续艇又改回了原设计。1986年,求新船厂在688号上加装了法国汤姆逊公司的SS12变深声呐,加强了艇的反潜探测能力,为此拆除了后主炮和后甲板上的一些反潜武备,至少还有一艘同型艇(舷号693)进行了相同的改装。1987年,又改装了12VE23OZC-Ⅱ中速大功率柴油机,功率2500多马力,增大了推进总功率,使艇的航速提高了2节。
037-Ⅰ型艇自动化程度仍较低,主炮仍为人工操作,露天指挥方式落后且人员工作条件恶劣等,可视为更新型舰艇入现前的一型“过渡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