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级穹甲巡洋舰

“致远”级穹甲巡洋舰 (5)“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舰型:穹甲巡洋舰,北洋水师称其为穹甲快船(半铁甲船)。
排水量:2300吨。
主尺度:舰长81.4米,宽11.6米,吃水4.9米
动力装置:蒸汽机,7500马力。
航速:18节。
编制:202人(实际人数为247人)
武器装备:
a)火炮:主炮为3门210毫米口径炮塔炮,其中1座双联装前主炮,1座单管后主炮;副炮为2门150毫米口径火炮,2门75毫米炮,2门47毫米炮。
b)鱼雷:鱼雷发射管4具。
装甲厚度:只在炮塔和舰身主要部位采用装甲(穹甲)防护,其余均用铁板覆盖,因此称为穹甲巡洋舰,故被北洋水师称为“半铁甲船”。穹甲舱面外侧堆煤,以加强防护;轮机舱外侧加101毫米的装甲,前指挥侧加76毫米装甲,以增强防护。
建成时间:1886年由英国建成下水。与“经远”等舰同时回国。
(6)“靖远”舰。管带:叶祖圭
舰型:半装甲巡洋舰,与致远舰同样规模,1886年由英国建成下水,定员203人。与“经远”等舰同时回国。
在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大东沟海战中,“致远”舰作战勇猛,为了保护旗舰“定远”号,只身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等四舰缠斗,终因寡不敌众,被吉野等舰击成重伤,全舰起火,弹药耗尽,在军舰即将沉没之际,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对站在身旁的大副陈金揆说:“日本舰队靠‘吉野’打冲锋,如能撞沉此舰,我军就能取胜。”说完,他下令开足马力,全速向迎头驶来的“吉野”号冲去。邓世昌站在舰桥上对全体水兵说道“诸位兄弟,我等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击沉‘吉野’,我等就以死相拼。我等虽然战死,但可以壮我大清北洋海军的声威,为国效忠!”面对突然拼死冲来的致远号,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第一游击队各舰集中火力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速射炮轰击,致远号周围弹如雨下。吉野号舰长河源要一还举大佐,看见致远舰迎头冲来,已经明白致远舰是想撞沉吉野号。他一面命令转舵规避,一面下令连续发射鱼雷。
就在致远舰快撞上吉野号时,致远舰被一枚鱼雷击中,引起锅炉爆炸(另一说法是几发炮弹同时击中致远舰的水线部位,爆炸触发了致远舰右舷鱼雷发射管中的鱼雷,导致致远舰沉没),到下午3时30分致远舰沉没于东经123度34分,北纬39度32分的黄海海面。全舰250余名官兵中除了27人获救外全部牺牲。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看着心爱的军舰沉入大海,悲愤自杀。邓世昌是1849年9月17日出生(农历8月18日),牺牲时正是他46岁的生日。
靖远舰在致远舰沉没后与来远舰组成姊妹舰,两舰保持300米的距离的距离相互掩护,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缠斗,成功的引开了第一游击队,分散了日军兵力,减轻了“定”、“镇”二舰的压力,也保存了自己。在甲午战争最后的战斗――刘公岛保卫战中被从日军占领的威海西岸炮台发射的两发炮弹击中,于1895年2月9日沉没于刘公岛军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