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废品,一般拆开后回收发射药和可用的零件如弹头等,不能利用的则积存到一定量以后销毁。
经过检选这道最后关口,一颗闪闪发光的全新枪弹才算正式“出炉”。而《战争之王》里关于这一环节也是写意性质的,连手套与口罩都没有戴的工人随意拾起传送带上的子弹,这显然是违反操作规程的,而且片中检验者也只挑选了少数几枚子弹检验,这更不合理,因为外观检选和称量、合膛工序一样,必须是100%进行的。
包装和验收
枪弹包装是枪弹出厂前的最后一个工序,虽然这与枪弹制造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对枪弹长期储存性能还有运输、使用的方便性有很大影响,所以绝不能等闲视之。56式枪弹和其它国产军用枪弹一样,通常采用铁皮匣加木箱的包装方式,每个木箱内装两个铁匣。我国生产的56式普通弹分为带桥夹的与不带桥夹的两种,带桥夹的是将枪弹装在10发桥夹上,再以牛皮纸包装成30发一包,然后装入铁匣,每匣550发,每箱1100发,不带桥夹的是将枪弹每20发或25发分装成一个纸包,再装入铁匣,每铁匣720发,每箱1440发。包装枪弹的铁匣一般用0.5毫米厚的镀锌薄钢板以双层咬合工艺制成,早期的铁匣开启时必需用随附的“钥匙”,较为不便,后期铁匣开启方法则有多种改进。枪弹包装木箱用木材和胶合板(早期的全部用木材)以突笋咬合成型,再加钢钉固定,箱体表面印字,内容包括枪弹型号、名称、材料、数量、发射药批次、毛重等等。装箱后枪弹的包装工序全部完成。而象《战争之王》那样把枪弹全部散放在木箱内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枪弹相互间的摩擦和磕碰会将弹壳表面的防锈材料磨掉,容易锈蚀,或者造成弹壳变形和弹头松动,同时也不利于防潮和长期储存。
虽然枪弹的生产和包装都已完成,但是这并不代表它们就可以立即出厂,在此之前还必须拿到“通行证”,那就是由驻厂军代表最后对枪弹的所有相关性能进行全面验收。一般根据批次和数量来确定抽验的数量,其内容很多,一般包括外观验收、尺寸和重量的检验、拔弹力、装药量、枪弹密封性、涂漆钢弹壳漆膜完质量检验、枪弹震动试验、枪弹射击试验,后者又包括弹头初速、最大膛压、枪弹精度、弹头破裂试验等,对特种弹头还要进行穿甲、燃烧、曳光等性能的测定,以及测定弹壳强度、枪械动作灵活性和对包装质量的检验。当这些检验全部通过或合格以后,枪弹的整个生产过程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结束,可以出厂并发往订货单位,去完成它们作为枪弹最终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