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x-30主战坦克
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坦克设计只重视防防而忽视火力和机动性;到50年代,重视火力和机动性而忽视防护,amx-30坦克就是这咱设计思想的产物。法国认为,本国经济实力比较薄弱,不可能大量生产和装备坦克,所以主张增强坦克远程火力,尤其是首发命中率,以抵消敌坦克数量优势。同时认为,装甲防护应服从机动性,即在保证机动性前提条件下通过改进外形和减小尺寸等办法提高防护力,而不靠增加装甲厚度。
1956年,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3国草拟了设计欧洲型主战坦克的联合要求。1959年,法国和联邦德国开始分别研制样车,原计划从中选择一种进行生产,因涉及两国利益,未能达成协议,结果法国研制成amx-30坦克,联邦德国研制成豹1坦克,意大利先生产m60a1坦克,后改为生产豹1坦克。
amx-30坦克在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giat)指导下由伊西莱穆利诺制造厂研制。该厂先后试制了两批样车,第一批样车2辆,样车重32500kg,装有法国军械器材公司(sofma)的12缸汽油机,功率为456kw(620马力)。第二批7辆,发动机改成生产型amx-30坦克的12缸柴油机,功率提高到537kw(720马力)。1963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研制的样车在法国梅利营(mailly-de-camp)、布尔日(bourges)和萨托里(satory)以及联邦德国梅佩靶场(meppenranges)进行了试验。
罗昂制造厂从1966年开始生产amx-30坦克,每月20辆,至1985年3月共生产1900余辆,除装备法军外,还大量出口。西班牙从法国得到生产该坦克的特许权。
1967年7月,该坦克正式列为法国陆制式装备,逐渐替换法军中的m47坦克。在用勒克莱尔(leclerc)坦克替换之前,amx-30b和amx-30b2仍将在法军中服役。每个法国陆军团有3个连,每连配备13辆坦克,每团另有2辆指挥坦克。
为满足中东国家的特殊使用要求,以该坦克为基础发展了适合沙漠地区高温环境使用的amx-30s坦克。这种坦克装有防沙罩,发动机功率限制在456kw(620马力),最大车速为60km/h。这种amx-30s坦克装有cilas/sopelem公司的m409瞄准镜,昼间放大倍率为8×,视场8°;红外夜间瞄准镜放大倍率4.5×,视场10°;激光测距仪测距范围为400~10000m。
80年代初,法国为了提高本国陆军坦克装备水平,以amx-30b为基础研制成amx-30b2坦克,这种坦克也可以由amx-30坦克改造而成。amx-30b2坦克的改进包括装有综合式火控系统、微光电视系统和新型传动装置。首批amx-30b2坦克已于1982年1月装备第503团。
结构特点
一、总体布置
该坦克为传统式炮塔型坦克,由车体和炮塔两大部分组成。车体用轧制钢板焊接而成。驾驶舱在车体左前方;车体中段是战斗舱,其上有炮塔;车体后部为动力舱。炮塔为铸造件,内有3名乘员;车长位于火炮右侧,炮长位于车长前下方,装填手位置在火炮左侧。大型炮塔尾舱中装有18发炮弹。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
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cn-105-f1式105mm火炮,身管长是口径的56倍,既无炮口制退器,也无抽气装置,但装有镁合金隔热护套,能防止炮管因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弯曲。反后坐装置包手2个在直径方向上对置的液压驻退机和1个油气复进机。
f1式105mm火炮可以发射法国弹药,也可以发射北约制式105mm弹药,例如,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榴弹和烟幕弹或照明弹。该炮的最大射速为每分钟8发。
2.炮弹
法国曾认为,脱壳穿甲弹在1200m以远不能击穿60°法线角的120mm装甲,而且在入射角大于75~80°时容易跳弹,所以主张取消穿甲弹,以减少弹种,并决定集中力量研制能发挥破甲弹全部优点的g型破甲弹。
线膛炮发射的普通型破甲弹会产生很高的弹丸旋转速度,严重影响破甲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又能保持弹的飞行稳定性,在弹体(外壳)和装药等构件的内体之间安装滚珠轴承。炮弹出炮膛后,外壳高速旋转而装药旋转速度很慢,仅20~30r/min。弹带上刻有沟槽,可减小上膛阻力,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