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最盛 调精神
夏季是四季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万物复苏,此时也是新陈代谢最为旺盛的时期,阳气外敛,阴气内伏,身体机能与气血运行亦相应加快。夏季气温高,人们易出现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积蓄一冬的内热大量存留在身体里,再加上负面情绪的影响和外界刺激,很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吕主任表示,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适,保持愉快情绪和心智沉静很重要,勿大喜大悲,免得以热助热。心静人自凉,便可达到养生之目的,正所谓“精气内守,病安从来”。处于更年期、患有焦虑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朋友可在这个季节选择输液、中药或针灸通督调神等方法抑制病情。
晚睡早起 助生发
夏季人们的睡眠时间渐短。从清晨开始,阳气外散,到午间最旺盛,之后有所下降,到了夜间再次达到发散最大值,如此周而复始。因此,在饮食起居和工作学习时,也要顺应夏季阳盛阴衰的规律,做到晚睡、早起,在每日天气和身体阳气生发同时达到峰值的中午,保持机体处于休息状态,尽量避免在这个时间段工作、学习,更不要在烈日当头之时安排体育锻炼和劳动,避免两阳相加,引发不适。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养成夏季午睡的习惯,可收敛精神,调节体力。但也应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过分贪凉。
冬病夏治 早着手
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外在有病态表现时必定有其内在的功能失调,即“有诸内,必行诸外”。如常见的哮喘、关节炎、皮肤瘙痒症等病,多是由阴虚体质造成的,针对内在体质着重滋阴补虚,能有效控制病情。但内在补虚要克服人体体内阳气不足等因素,冬季寒冷阳气温煦,更显不足,而夏季人体阳气本身旺盛还能借助外在生发的阳气,达到四季中阳气最佳之时,因此,夏季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最佳时节。吕主任建议,皮肤病、关节炎、高血压等疾病的高危人群可在冬季发病前的夏季就做好身体检查,针对不同病情,在入夏初期着手调养,到入伏时正式开始理疗,运用经络按摩、针罐结合、敷贴法等手段治疗病症。如今,“治未病”成为了现代中医治疗的发展方向,经过多年研究和改进,已经达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天儿热 吃点嘛
夏季暑气重,人体体表温度升高,大量排出汗液,脾胃功能下降,易上火。人们易出现头部昏胀,胸闷气短,恶心口渴的症状。这就要求夏季饮食应清淡,忌辛辣。清淡的饮食有助于排热补阴,敛汗补液。为满足人体新陈代谢需要,要补充足量蛋白质,多吃鱼、瘦肉和鸡蛋。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如西瓜、西红柿,以此补充人体由排汗而缺失的水分。另外,应多吃一点带有苦味的食品,具有代表性的苦瓜可做家常菜式,如“ 苦瓜排骨 ”、“清拌苦瓜”,不仅清热滋阴,还可增进食欲。此外,绿茶提神、清热解暑,绿豆汤熬制方便、止渴解毒,酸梅汤甜爽、开胃生津,都是夏季饮品的上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