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翠色千年传,千年龙泉千禧来。”在龙泉置县1250周年之际,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龙泉青瓷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一个且是唯一一个入选人类“非遗”的陶瓷类项目。特殊的年份,特大的喜讯,要有特别的的纪念。在12月18日—20日,龙泉市隆重举行龙泉置县1250周年庆典大会、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人类非遗”庆祝大会和第四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女士、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徐辉先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项目官员卡贝丝女士、国际陶协常务理事许以祺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杨自鹏先生、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何天雄先生、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副司长张英华女士、国家林业局农村农业改革发展司司长张蕾女士、国家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屈盛瑞先生、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傅维杰女士、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先生等领导出席活动。省委书记赵洪祝为活动发来贺信。
于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置县的龙泉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素有“瓯婺入闽通衢”、“驿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宝剑之乡、世界香菇人工栽培发源地和“中华灵芝第一乡”。在1250周年的历史进程中,勤劳智慧的龙泉人民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厚重无比的文明。
龙泉青瓷和龙泉宝剑就是这其中的杰出代表。相传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未期,越国铸剑大师欧冶子在龙泉市秦溪山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名剑。此后,铸剑之艺在龙泉得以薪火相传,龙泉宝剑以锋刃锐利、寒光逼人、刚柔并寓、纹饰巧致四大特色而名扬天下。1700多年前,当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和瓯窑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并逐渐形成了青釉配置、多次施釉、厚釉烧成和开片控制等传统的独特的烧制技艺,使龙泉青瓷独具“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古代龙泉哥窑是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一。龙泉窑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要求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历史名窑。迄今龙泉已发现烧制龙泉青瓷的古窑址达360多处。2006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和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双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剑与瓷,成为龙泉越擦越亮的“金名片”。
为进一步扩大龙泉青瓷传统技艺入选“人类非遗”的影响力,有效推进龙泉青瓷和龙泉宝剑产业发展,进一步弘扬龙泉剑瓷文化,展现龙泉新形象,提升龙泉美誉度,激励全市人民共同投身到创造 “经济发展在浙闽赣边境力争一流,生态环境在长三角地区保持领先,剑瓷文化在国内外有所影响”的美好新龙泉的征程中来,在12月18日—20日,龙泉市举办系列活动,极力彰显剑瓷文化魅力。
据悉,系列活动包括了举行2009龙泉国际民间艺术大巡游、龙泉青瓷博物馆开馆仪式、“祈福龙泉”华严塔重建落成典礼、千年青瓷探古、公祭剑祖欧冶子、“回望千年”龙泉文化遗产展、“古韵龙泉”品赏会、浙商龙泉巅峰论剑、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国际论坛、龙泉宝剑品牌发展高峰论坛、浙闽赣边际城市特色旅游商品展以及经贸洽谈签约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