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看,在职业竞争中男女几乎完全平等。但是,女性肩负着养儿育女之大任,事业开始几年就必须中断。而这也正是职业生涯的节骨眼,特别是CEO或者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这类高级职位,此时正是“死拼”的关口。你要是在此时分心,自然就丧失了关键的机会。
你认为在职业生涯节骨眼,女人该不该生孩子?0
应该
0
不该
0
矛盾
三位女性大法官全是独身,也都没有孩子。
2010年8月8日,Elena Kagan顺利通过参议院的认证,成为美国第112位大法官,也是目前最高法院最年轻的成员。被男性主宰200年的美国最高法院,第一次拥有了3位女性大法官。难怪一些评论家预测,男女平分最高法院怕是指日可待了。女权主义开花结果,已经是不争之事实。
然而,她最独特的地方,怕还是宣誓就职礼。仪式是由大法官罗伯特主持。Elena Kagan右 手举起,左手放在《圣经》上。手捧《圣经》的是位男士,不知道底细的人,以为这是她丈夫。但她是著名的单身,甚至有传言她是同性恋。细查才知道,此位男士甚至不是她的亲属,而是大法官的助手。这种“公事公办”、没有家庭色彩的就职礼,在美国实在难得一见。把这一场景说成是历史的新篇章,恐不为过。
《纽约时报》最近在一篇报道中指出,最近被提名的3位男性大法官,全都结婚,而且共有7个孩子,平均每个人有两个以上。与此相对,最近被提名的3位女性大法官,包括已经就任的Sonia Sotomayor,全是独身女子,也都没有孩子。
女性在职场中,和男性一样春风得意。但是有一条:她不要当母亲。
不要当母亲?
不要忘记,美国的第一位女大法官 Sandra Day O'Connor和现任的女大法官Ruth Bader Ginsburg,都是在女权运动之前成长起来的,也都有家庭。前者有3个孩子,后者有两个。Ruth Bader Ginsburg的两个孩子都教育得非常出色,如今算是知名人士,其中女儿继承家学,现为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Sandra Day O'Connor则更是经典。为照顾患老年痴呆的丈夫,她早早从这一终身职位上退休(在法学院曾和她有过短暂恋情的同学、前首席大法官William Rehnquist,则守着终身职位干到死),但丈夫却在病院和另一位女患者有了恋情。她知道后不仅不生气,反而为丈夫高兴,因为恋情使丈夫的脑子有所恢复。和这些贤妻良母比起来,如今的最高法院女性越来越盛,母性却在看衰。
最高法院的这一阴盛母衰之局,恰恰是当今发达国家后工业社会的写照,并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的问题。去年年终的《经济学人》,就出了一期妇女专版,把2010年定为妇女年。在这一年,美国劳动大军中的女性数量第一次超过男性。近年来还有一系列报道,称女性在从幼儿园到博士课程的各级表现都超过男性。在纽约等经济先进的城市,女性职工的中等收入超过男性。不过,在《财富》500家大企业中,只有15家被女性CEO所领导。次一层级的领导岗位同样是男性主宰。总体而言,女性职工比男性的收入要少 23%。
这一局面,是否意味着女性成为性别歧视的受害者呢?一系列的研究否认了这样的假设。用研究这一问题的专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Jane Waldfogel的话来说,女性在职场中,和男性一样春风得意。但是有一条:她不要当母亲。一周之后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改变
短期内会困境重重,但远景则光明得多
从表面上看,在职业竞争中男女几乎完全平等。但是,女性肩负着养儿育女之大任,事业开始几年就必须中断。而这也正是职业生涯的节骨眼,特别是CEO或者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这类高级职位,此时正是 “死拼”的关口。你要是在此时分心、不能像华尔街的年轻男同事那样晚上睡在办公桌下面,或者干脆退出,自然就丧失了关键的机会。
按照当今发达国家职场的规矩,当女性怀孕后,往往就寻求半职或者时间灵活的工作;生完孩子之后几年,也往往需要这类工作。可惜,这类工作的薪水很低,许多人索性就不工作了。根据数据,1998年有38.6%的已婚并有3岁以下孩子的女性退出职场,到2009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40.2%。我在《培养精英》一书中也提到,常青藤盟校中家庭主妇热就很盛,许多女生以当家庭主妇为志向。而且,越是富有的家庭,妻子的教育水平越高,也越愿意辞职在家管孩子。
妇女自由退出职场、回归传统的贤妻良母的角色,显然为保守主义者所欢迎。在他们看来,贤妻良母并非男性对妇女压制的结果,而是自然秩序的体现。更有论者拿出充分的研究证据指出,母亲的教育程度,对孩子一生影响最大。况且孩子早年的家教和与父母的纽带,对其身心发展十分关键。妇女退出职场,有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这种理论,在保守派圈外也越来越流行。有研究揭示,一位家庭主妇所做的事情,按美国现在的工价计算,一年价值十几万美元,远远高出一般职位所能支付的年薪,还不用纳税。况且,妇女回家后不仅教育孩子更用心,而且参与社区活动更积极,经常要竞选社区的业余公职,或充任学校的志愿人员,对整个社会贡献卓著。更有人要求政府对回家养孩子的妇女加大物质鼓励。
也正是出于这些原因,各发达国家纷纷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为社会和家庭履行养儿育女之职责的女性给予尽可能的补偿。这包括普及学前义务教育,带薪产假等等。随着澳大利亚通过带薪产假的法律,美国成为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没有这样的政策的国家。当然也另有研究表明,在欧洲一些有优厚的带薪产假制度的国家,妇女在职业生涯中依然远远落后于男性。看来这样的政策效果有限。
女性在职场上的前景如何?我看短期内会困境重重,但远景则光明得多。在旧时代,女性被视为寄生的性别,一切要靠男人。现在则有了本质的不同。社会越来越认识到:解决未来的劳工短缺(让更多妇女出来工作)、减缓人口萎缩(让妇女生孩子)、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教育等等,全要靠女性。妇女越来越成为生活的中心,整个社会观念在急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