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便是我从进入越南以来发生的一切,我已经尽量使其简单,但没想到絮叨起来还是如此甬长,把它们记下来,花了我几乎一整天的时间。
但我的旅程还没有结束,对于我和这个国家,我们之间可能还有许多未知的惊艳,可能的暧昧,甚至是深深的缠绵。
也许它们就埋伏在下一个路口。
但不管怎样,我还是要继续我的旅程。(很抱歉这句话重复了两遍,所以它可能是个真理)
以下是计划中的行程:
明天和后天,游览湄公河。
然后,在西贡停留一天。
然后,我该往回走了,但——
这个国家如此令人着迷,于是我又买了一张回程的联乘车票。芽庄,会安,顺化,河内,这一个个亲切的名字,我又要重新经历一次,尽管时间会短很多。
这真是一个疯狂的选择,但也是最后的疯狂。疯狂完后便是坐火车回北京,然后便是找工作。
这一切都不会有什么不同。对我来说,工作和旅游只有一个态度,那就是:
微笑着面对一切。不逃避,不虚伪。
最后,该说说《越南印象》这个系列的内容了。
因为我刚才听到,台下的观众已经在窃窃私语了:都出场了二十个丫鬟了,怎么还不见小姐登场?还有的在说,也不知道这只猪是怎样编剧的……
于是,我要说——我要说的是,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关于这个名叫《越南印象》的系列,不过是这几天的旅程心有所感,于是便想诉诸笔墨的几篇游记罢了。再具体一点,大概会有一下内容:河内一篇,顺化四篇,会安一篇,西贡两篇。但我对以上数量却不敢作任何保证,它们可能会因为我的懒惰而减少,也有可能会因为我旅程的继续而增加。
这样说实在让人失望,但没办法,因为我还没开始写呢。
它们在我心中,不过是一些模糊的影子罢了。
要把这些影子抓住,钉死,制成标本,最后放在一个个叫做游记的盒子里展示出来,是很困难的。
因为游记不是功略,不是流水帐,不是日记,不是心情随笔。
功略是功略,流水帐是流水帐,日记是日记,心情随笔是心情随笔。
而游记是文章。
游记必须准确反映它所纪录的对象——必须反映它的本质,而不是表面;必须反映它的全部,而不只是其中的一面;必须要用最客观的语言,来表达最主观的感受。
所以,必须克服自己的偏见,必须克服自己的表现欲,必须克服自己那些蠢蠢欲动的虚荣心。
所以很难。
但这篇序言却很简单。因为它不是游记,它只是一段即兴的简单纪录,只是真正游记之外的一堆边角材料,所以它写得很自由,甚至可以犯很多错误。
事实上,松散的结构,贫乏的主题,简陋的表达,还有一些若有若无的自我表现,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几乎所有中学作文能犯的错误,都可以在里面找到。也许还包括错别字。
但,这样却很自由。对我来说,在无所事事的白天或者晚上,能这样敲打着键盘,也是一种享受。
此刻,我就坐在远离中国的一个角落,坐在这个西贡范五老街旁边的二楼网吧里,梦游似的敲打着键盘。此刻,窗外的摩托车不时尖叫着喇叭呼啸而过,头顶的大吊扇不厌其烦地咯吱咯吱响着,旁边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国兄弟们济济一堂,耐心无比地享受着在炎热晚上共享一个56k Modem上网的特殊服务。这是一种初时叫人恼火,进而让人觉得有趣的经历,这经历和其他种种奇特的经历一道,时时刻刻在提醒我:
——这里是越南,这是一个能让你回味再三的国度。
The End
安猪@西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