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西南湖区的浪川乡芹川村发现了一处有着75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整个村庄以小桥流水古民居为主要特色,尤其是部分民居的雕梁画栋建筑,乃古民居建筑之精品。
整个村落略呈衣带型,从西北至东南约一公里,东西向有小河,从村头至村脚将村分成两半,小河里游鱼不少,河西岸民居屋舍俨然,从山顶鸟瞰,整个村庄沿小河形成一个“王”字。芹川村始祖王瑛,宋末元初时由儒家搬至月山底,其子成人后,由月山底搬到芹川村,由此繁衍,目前已有五百余户,一千九百多人口,是目前淳安县境内人口最多、最集中的行政村。村庄目前尚有大量的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约占60%左右。
这个村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这是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村脚的三棵大樟树,古木参天,两棵树根还“喜接连理”,看到这三棵古木也会让人感到村庄的悠久历史,村落的久远,民居的史悠。这里民居大多是天井房,据说一些面积较大的民房都是地主家留下的。门檐上都有砖雕,雕刻的人物栩栩如生,其中有《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以木为隔杆的门楣和窗户上方还书有“山青水秀”、“万福朝来”等字样,大门下门槛或是木制的,或是大石块制的,长久的磨炼,这些也大都变得光滑发亮了。门槛上还立上一个内门槛,简单的雕琢也维妙维肖,可见古人的木工技艺高深。这个门框上还有一道一米左右的木栏杆门,据主人介绍,这主要是用来拦住鸡、鸭等飞禽进入房内,影响卫生。跨进门槛后,你就不得不为古建筑的精工巧作所兴奋。房中间是个天井,上方是个敞开天井,雨时,大雨由此落入天井,晴时,阳光由此射入厢房。天井呈长方形的,四周是个50公分左右的深梁,与外界相通,落入天井的水也就会流到外面去。天井都是由宽大正方的石板贴成。天井房两侧是厢房,木制板壁上由花兰格的木板构成,年久的缘故,板壁的木头都已变成黑色了。抬头仰望,四周都是雕梁画栋,四角是狮雕,巧夺天工,甚为美观。或是“八仙过海”,或是“水浒传记”,梁上的雕刻大多是镂空技术,人物、花草,水、云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总之,进入室内就能感受古文化的馨香。
内容丰富的古木雕在村中的古民居里或多或少,或精或细,多多少少都有,也许是年久失修,也许是文革的人为破坏,最为壮观的王氏祠堂,保存下来的雕刻也不多了,但粗如水缸的顶梁柱足以证明古建筑的雄伟。祠堂门口还留明代皇帝的赏赐石碑,记录着村落的古文明。
斑驳的墙壁,幽深的屋弄,还有黑黑的梁木,都让人体验着古代文化的渊源,古建筑生动的灵魂。
交通:淳安千岛湖镇淳开线经汾口至浪川再到新桥左拐就能到达芹川。如果想省时从千岛湖镇乘船或艇至姜家镇,再从姜家镇乘车往浪川方向开到新桥再右拐就能进芹川村(行程合计1.5小时),开化方向的游客沿淳开线先到汾口也可到浪川乡的芹川。除新桥至芹川有1.5公里的泥沙路,其他则都是柏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