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暗香听橹声,寻梦无痕到江南。
云行水流叙软语,千年造化一周庄。
云水间周庄
看惯了闪烁的霓虹,听惯了尘世的喧嚣,过惯了单一的流水似的生活,现代都市人已久违了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故事,突然发现一直在追求的精神家园竟离那些古老的生活很近很近。于是把精神的扁舟又摇向了外婆桥,渴望重温万年一脉的故乡情怀。
这正是旅美画家陈逸飞描绘的《故乡的回忆》:宁静的小镇,斑驳的灰墙,古朴的石桥和水边的人家。的确,没有比这样的江南小镇更能象征心中的故乡了,这里就是周庄。
一、云和水的故事,旧时江南的掠影
周庄“镇为泽国,西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需舟楫”(《周庄志》)。从良渚文化及马家浜文化算起,周庄地域已有5000年左右的发祥史;从北宋元佑元年苏轼任翰林学士,周迪功郎捐田建寺时算起,周庄已有900多年的繁荣史。万千年来水土交织,水自纵横,土自守让,竟相濡以沫,始终保持着原本的格局模样。
数百年前的周庄无人问津,然而她有浮动的云,流动的水,云行水流见证了周庄的历史。时至今日,周庄的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名人雅士的足迹。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都曾寄居周庄,无论是近代的柳亚子、陈去病、叶楚伧,还是现代的三毛、陈逸飞,都曾掬一捧感动的热泪洒在这里,为她的平凡安宁,为她曾有的荣辱沉浮,为她历经万千年形成的周庄品格。
别看周庄看似娇小柔弱,其实早在元朝的时候,这里就有人因为经商而发迹,使周庄呈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到了清代,经过数百年的财富累积,周庄已经衍变成了江南大镇。在周庄的历史上有一个传奇人物,那就是沈万三,走进周庄的沈厅就如同走进了一部几百年的历史书中,一页一页翻看着沈家的故事。
沈厅是建于清乾隆年间的老宅。关于宅主沈本仁,《周庄镇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本仁早岁喜欢邪游,所交者皆匪类。及父殆,有人言:‘不出三年,必倾家者’。”沈本仁听到后,立志不能在自己手中将祖业败尽,于是闭门谢客,苦心经营农业,拓创宅院,建成了一镇巨室——沈厅,时称松茂堂,留下了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事迹;与之两相辉映的是其先辈沈万三经商致富而招忌致败的传奇。
沈万三是明朝初年的大商贾,靠着周庄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发了家,成了江南一带有名的富豪。当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筹集资金大修城墙时,这位江南首富应征入京了。他非但答应赞助修筑城墙三分之一的全部费用,还想趁热打铁出巨资犒赏军队,谁料却创下大祸。《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传》记载: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又请犒军。皇帝大怒:“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最终将沈万三发放云南,再也没有回来。
沈万三也许至死都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使自己受罪的,周庄的百姓也搞不清,只留下一些奇闻轶事相传百年。沈万三的传奇经历使周庄人更加宁静无为了,不要大富,不要大红,不要一时为了某种所谓的荣耀而冲动,只让河水慢慢流,船橹慢慢摇,在沈万三的教训面前,周庄似乎明白了什么才是自己应该珍惜和恪守的生活。也许从那时起,就注定了今天周庄所享用的这份超然宁静,所守候的这方水土纵横。
比起那些雕琢精致保存完好的富家宅第,周庄的普通民居更显得真实素朴。避开旅游的人群,只身拐进不知名的小巷,不难看出岁月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历史写下的天书。但每一处又都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普通而又耐人寻味。
这里有种宁静,静得让人有机会看清自己的面目,听清自己内心的声音。这里有种慵懒,让人心如止水,忘却自己的烦恼,忘却自己的责任,只想在这种平静的心态中沉浸,沉浸……
二、水与桥的情调,纯正水乡的风情
周庄的街巷很安静,河道却很热闹。与几百年前沈万三满载货物来到周庄时不同,周庄的水道上再没有了运输货物的大小商船,有的是来来往往的观光客;与张艺谋拍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电影时不同,周庄的水道不是那样沧桑凄凉,却是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令人钦佩的是,周庄距离上海、苏州、杭州几个现代大都市近在咫尺,却能一如既往的保持自己清纯的品质、素朴的外表。她也是个年近千年的老者,却没有带给人多少沉重的历史沧桑和岁月痕迹;她也是个温柔秀美的女子,却没有大家闺秀般典雅华贵高不可攀。她更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水乡女子,悠闲的站在船头,哼着江南小调。可是她纯的恍如隔世,纯的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她一直这样摇着橹,哼着亘古不变的小调。
富安桥,富贵、安康,周庄人在经历了太多的喜与悲之后,将心愿寄托在桥的名字上。他们坚持世世代代立德行德,因而建有世德桥。他们拒绝“时乱”,因而建有永安桥。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祈愿内秀通于外,外秀通于内,有了“通秀桥”。当发现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时,又会从太平桥重回母亲的怀抱。福洪桥、青龙桥、普庆桥、蚬园桥、贞丰桥……荣辱沉浮都会随着时间悄然离去,但这桥却能穿越时空,坚强的跨在两岸,永远留在周庄身边,连同着周庄人美好的祈愿。
三、水与人的默契,枕水人家的写照
每一天,周庄都是在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世世代代依着水边生活的人们仍沿袭着很久很久以前的生活方式,在水边洗衣,在水边刷马桶。简单、真实,一如周庄的一切给人的感觉。如今的周庄虽说不再有像沈家那样靠着水运进行大吞吐的商贾,但家家户户都做些小买卖,打开家门也就是打开了店门,旅游已经成了周庄人生存的依托,饭店、茶楼、旅社、各种店铺,鳞次栉比的凑在因水而成的街市上。
走在周庄的贞丰街,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周庄近千年沉淀下来的历史文化,经由周庄人体现的如此具体生动。编草、织布、多少年的手艺用来得心应手;喝茶、弹唱、写诗作画,本就是周庄人的平常生活。仿佛岁月的车轮在这里止住了脚步,让周庄永远的留在了一处,让现在来周庄的人能够看到周庄历史上活的一页,让今天的云水依然守望着前云古水曾守望的水乡人家。
黄昏的周庄是最美的。或许是周庄历来与世无争的风格注定了周庄人滋润安逸的生活方式。早早的关了店门,各自去享受各自的悠闲。潮水般涌来的游客已经退去,周庄重又呈现她毫无雕饰的素朴。这里有横跨小河的古桥,有纵观千年历史的旗子,有晃晃悠悠的木船和亲切的吴侬软语。也许是这份朴实,也许是幼时在河边嬉戏的记忆,也许是那吱吱呀呀的桨声,令周庄远离了喧闹与繁华。
感悟周庄,你的确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当你看到班驳坚致的古桥,听到古桥边悠扬的二胡声,看到水边静静的倒影,心中真的有份感动,这就是你找到的故乡的回忆了。
流水如史,人生如舟,在过了一个个桥洞后,总把扁舟又摇向外婆桥,正是“千秋流水在,明月几沉浮”。很多年以后,当你日夜奔忙累了倦了的时候,蓦然回首,有一个能让人找回心灵平静的精神家园,那便是周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