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那么一次,在大考前夜硬是疯狂得要去看电影,也不管电影院演的是什么,于是从此便对《加勒比海盗》印象深刻。临行前,赵枫告诉我其实她对加勒比也是向往已久,只为着《刺激1995》中男主角的心愿,面对那片平静的海过平静的生活。于是因着两部不同的电影,加勒比在两个同行的人心中便成了两幅不同的印象画,平静之于她,叛逆之于我。
波多黎各的夜晚没有想象中那么热,带着一丝丝潮湿和咸味的海风让人有一种久违的感觉,毕竟在麻省那种接近加拿大的地方待久了,人都变得又干又冷了。出租车上放着西班牙歌曲,虽然不知道她在唱什么,但仍是觉得非常好听,好奇之下便问了司机,他很是骄傲得告诉我们那是Best Purto Rican singer。一时之间有些诧异,来波多黎各前曾打电话咨询过旅行局确定入境无需再办签证,而且那位官员操着西班牙口音一再强调来波多黎各和去迈阿密,加州没什么区别。于是在我的脑中便少了份出国的自觉,咋听到有人强调,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了美国,虽然这个小小的岛国如果用疯狂的速度,只要两个小时便能贯穿东西了。此后的几天更是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高速上指示牌的含义和美国完全一致,却用着看不懂的文字;交通规则理论上也是一样的,但或许除了著名的印度和意大利外,就只有在波多黎各才看得到两辆车在一根Lane上对头开的奇景;满街的Burger King,但总觉得配方改良过,比美国本土的更接近我的口味;商店里所有东西都以美元标价,丝毫没有货币兑换的麻烦,可惜美丽的老板娘一见你讨价还价便睁着大眼无辜得说她不懂英文...有些矛盾的民族,自然的游走于美国附属国和自由的加勒比人两种身份之间,仍是那么悠然自得,没有一丝的刻意。
那些所谓的“小资”们似乎都说丽江是最适合发呆和度假的地方,以我不够深的驴游感受而言,圣胡安似乎比丽江更适合度假--虽然它的物价是有些高,比美国本土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去丽江是冬天,小桥流水人家旁有的是一抹清冷,而来圣胡安却是盛夏,华氏九十多的高温配上西班牙人的热情给人火一般的感觉。白天强烈的日光,小镇里五色的建筑,满街的俊男美女,无处不是那么张扬;夜幕降临,海边上会自发的聚集起人群,奏起民族乐器,跳起拉丁舞,身体以一种难以言喻的方式舞动着,让人相信舞蹈的天分自出身便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这时再来一杯掺了郎姆酒的Pina Colada,似乎生活本就是那样的美好。而在这样热情如火的城市边,我看到了海边的古堡,厚重的城墙高耸着,乌黑的加农炮直指海面,在碧海蓝天的背景下显得有些诡异。加勒比在这里似乎掩去了喧嚣,只是默默得拍击着瞭望塔下的礁石,平静的记载着历史的凝重。矛盾的城市,正如矛盾的人性,总是莫名把真正的一面隐藏起来,以陌生的另一面示人,然后在突然的一天不经意中重新发现。
那天,赤脚踏着沙西行,追寻落日的余晖,向平静的海做最后的道别。华灯初上的圣胡安,热情的波多黎各人,一切的一切在太阳再次升起时将仅存于记忆之中。但,也许是无需说吧,有那么一些存于心中最深处的梦想,我们把它留在了加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