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与驻足:塔尔钦
1.从帕羊到塔尔钦
2.转山行
3.转山行后记
4.拍摄刚仁波齐记
5.当旅途遭遇激情
玛旁雍错在藏语中意思是:不可战胜的碧玉湖. 湖面海拔458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 许多典籍中记载,玛旁雍错是世界上许多湖泊之王,与神山岗仁波齐,神女五峰之一的那木纳尼和鬼湖拉昂错一起,构成世界上最为庄严神圣的法域-神山圣湖之地.
那木纳尼,藏语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高7694米,是阿里地区地最高峰.
1. 从帕羊到塔尔钦
帕羊---霍尔乡
在帕羊去塔尔钦的路上,沿途也不时的有沙丘出现,草原湖泊交相呼应,雪山蓝天互相映衬。路终归不是太好,一路体验被电击的感觉。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神湖旁边。在西藏,到处都能看到"有困难找武警"的宣传标语。车山的油不是太多了,这不,我们就去了霍尔边防派出所。在派出所旁,有个面朝玛旁雍错的小山上,挂起无数鲜艳的彩色经幡,地上到处是玛尼石堆——藏族人对风景优美的地方总是这样景仰,或许他们认为风景美丽的地方一定拥有神灵的庇护吧。关于神湖的介绍我已经看了很多,最为有名的就是——它是印度教大神湿婆神妻子乌玛女神的沐浴之地,同时,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它就是中土人士公认的"西天瑶池"。 当然,在我的眼中,玛旁雍错中现实的美丽远远胜过那些对于我们来说过于缥缈的传说。
在派出所加好油,恰好有一位副所长要回塔尔钦,搭上了我们的顺风车。
霍尔乡---塔尔钦
今天最高兴的是见到了较多的野生动物。
霍尔向西20多公里的地方就是巴噶检查站,有了当地人,我们不用下车接受检查就过了巴噶检查站。之后,我们的车驶离219国道,向北朝神山驶去。最开始看到的是黄羊,两只黄羊站在高高的山坡上,举目眺望远方,当准备拍摄时,他们掉头而去。车继续前进,黄羊也再次进入视野,依然是两只。一只大的(好象是母亲),一只小的。他们离公路较远,当我准备下车拍照时,他们又离我而去,不过没走太远,就又停了下来,车也就跟着他们静而静。
一路下来,又见到过几拨黄羊群,数量不等,总量不是太多,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的到来对他们又有什么影响呢? 其他的还有黄鸭,仅剩尸骨的牛羊,一只狼崽子等等。
这一段路,全是搓板,2002的吉普在路上就象一个醉汉,左右摇摆,步伐还不一致,最搞笑的是有一会方向盘突然失灵,车向一个方向冲去,搞的人神魂不定,吓人啊!
离塔尔钦较远的地方就能看到神山的风貌。塔尔钦所处的位置,正是阿里最著名的"两山两湖区",其中一山一湖是我们已经见到的冈仁波齐峰、玛旁雍错。另外的一山一湖,山是普兰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又一座主要山峰那木纳尼峰,与冈仁波齐峰遥望100公里;湖叫拉昂错,距玛旁雍错西仅5公里,号称"鬼湖"。
我们的下榻地正对着那木纳尼峰,
那木纳尼方圆200平方公里,东面的山脊被侵蚀为刃脊状。夕阳下,她动人的身姿迤逦在原野群山间,落山前最后的余晖变换无穷,将这座被称为"神女"的山峰映得丰姿卓绝。山脚下那一道隐隐可见的蓝色湖水,就是拉昂错了。
2.转山行:
塔尔钦:行走与驻足
行走生活:
生活的路伴随着生命的延伸而延伸的,我只有多行走一步,我的路才会延长一步。
神山岗仁波齐海拔5830M, 形状独特,其圆冠金字塔状的峰顶终年积雪, 在苯教中,认为岗仁波齐是世界的中心,印度教中认为这里是最为神圣和无比尊贵的神山,藏传佛教认为它是密宗胜乐之无量宫,如此众多的宗教将岗仁波齐认定为神圣和无比尊贵的神山, 使得岗仁波齐成为亚洲最为著名得宗教圣地和殊胜之所.
朝圣者们世代相传,围绕岗仁波齐一圈,可以洗净一生罪孽,转上十圈者,可以免除地狱之苦,转百圈者成佛升天,因为这些神奇传说和充满魅力得解脱之法得诱惑,许多藏民,印度人和尼泊尔人一生的梦想就是来到岗仁波齐脚下,哪怕远隔千山万水,哪怕卒于朝拜之路....
转山第一天:
今天开始爬山,世事难料,祝自己好运。
9:00AM 从塔尔钦山脚下出发
出发了,在餐馆向一个四川小伙子打听,最近转山的人多不多?他告诉我蛮多的。可是奇怪,我走在路上,除了我还是我,没有什么人。过了经幡广场,没人。找骑墙佛脚,未果。虽如此,仍然顺着山涧往前走。在沟底,碰到一户人家,只能指着图片问他们方向,看他们的意思,我应该是没有走错。继续满怀信心地走下去。又走了一个多小时,还是不见人,是他说错了还是我走错了,我不得不对自己产生怀疑。接着而来的,使还要不要继续走下去的问题?因为是要投宿的,身上只带了必需的食品和衣物,根本没有带露宿装备。走还是不走对于我而言确实是个问题。正在踌躇间,听到了摩托车的声音。不多久,一位藏族男子来到了我的跟前,谢天谢地,终于又能找到人说话了。很碰巧的是,他从上下采购货物回来,他的家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解决了我的疑问,他要带我跟他一同前往。我谢绝了他的好意,不过答应他,路过他家时,一定会进去坐坐的。他走了,我也重新开始上路了。
在他的小店兼住地停留了一会。先我出发的同行者泰山也到了,我问他怎么现在才到这,原来这小子出来的时候去爬山了,在山上呆了一会,怪不得一路未见其踪影。
休息完毕,又上路了。这时才看到多一点的转山者,苯教教徒居多,因为他们是逆行的,佛教教徒早已远行,当然也就看不到了,还有带着牛羊一起转的。
3:00PM 抵达帐篷旅馆
看到天色尚早,我想今天就翻过卓玛拉山口,可再看看那边的天气,乌云密布,我所在地已经开始下雪了。鉴于天气原因,而未当天翻越卓玛拉山口。 在帐篷旅馆附近溜达的时候,一队日本人在向导的带领下,继续着他们的脚步
今天应该是与藏民打交道最多的一天。从出发开始的问路,到中间休息时与茶馆老板一家的闲聊,再到下榻旅馆的藏族小伙子,以及临到天黑时转山来的藏民一家(夫妇俩带者一个只有十个月左右的小孩)。他们淳朴而友好,真的是很善良,虽然有在旁人看来的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转山第二天:
多云风大
昨晚住宿帐篷旅馆,今天早上吃了一点自带食品,喝了不少的奶茶,就和昨晚投宿此地的藏民一家出发了。行进途中,碰到了昨天遇见的日本人(据茶馆老板讲,今年来转山的外国人,数日本人最多),他们露营在一山腰处。
开始了向卓玛拉山口进军的步伐。整个过程应该说是无惊无险。包括在来之前在某些介绍中看到的骇人听闻的第四级台地。
在第二级台地天葬台,同行者泰山将一件T恤蒙在了一块石头上,作为此行的一个纪念。而我,只是留下了自己的脚步和思考。
此时,我的兴致高涨,与藏民商量,能否唱歌给我们听?没想到他们挺害羞的,反过来要我给他们唱歌。没问题,真的是一路走来一路唱,由于我的带动,男人也展开了他的歌喉。直到第四级台地,我的嗓子给弄哑了才作罢。
在经幡处,看着上面的经幡舞动,不知怎么想起了在霍尔边防派出所碰到的一位军官所言:他们这不是虔诚而是愚昧。
至于山脚下的托吉措,可能是由于雪融化的缘故,湖水的颜色过深,碧绿碧绿的。不过据同行的藏民讲,饮用此水可长生不老。说这话时我看他都不信,我会信吗?权当一说吧!
卓玛拉山口 6KM 门曲河边
这是此行的第一关。
其实本身路不是太难走,只是它弯弯曲曲,有的地方有一定的坡度,加之路上的积雪,有的保持冰的状态,有的却已化成了水,增加了行进的距离和难度,以致脑中产生疑问,6KM怎么走了这么长时间,还没能看到标志物,门曲河边呢,还在前面多远?途中自然也会遇到一些苯教教徒(现在信此教以那曲地区居多,他们是逆时针转山),还有来自尼泊尔印度的信徒。在我们来之前,一个尼泊尔信徒就倒在了转山的路上,不过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个好的归宿。真的是信仰导致的差距!
门曲河边 8KM 露营点
这也是一个距离造成误会的行程段。
可能是旅途的疲劳(高原反应倒没有),总是希望能早一点到达目的地,而且沿途所搭建帐篷的地方比较多(走过之后才知道的),又没有带测量工具,凭着自己的行进速度来测量,把不是露营点的地方当成了露营点。
露营点 2KM 祖楚寺
由于发生了上述的误会,自然祖楚寺的位置也被我们前移了。上面的烦恼依然伴随着。
祖楚寺脚下有几户藏式民居,藏民依然不失他们的热情。当我们停留拍照时,他们围了上来,或许是他们有闲吧。告别时,小孩跟我们说BYE-BYE。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我一再的跟他们说再见,直到他们学着我说再见,我才跟他们分手。或许是沿途所见所闻之后的一些反作用吧
这些藏族小孩,将来可能会说藏语,不会写藏文,可能会说英语,也会写英文,可能既不会说汉语,也不会写汉字。对于西藏的援建,不能光体现在物质方面,更多投入或许应该放在教育上面。在这方面,不要去理会某些外国卫道士的说辞,这些天在藏区的所见所闻加深了我的这一印象。
祖楚寺-----出口收费处
最困难的往往是最后的几步。
走到这,理论上的行程已经完成了2/3,接下来的1/3应该问题不大,的确也是问题不大,不过还是有几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是错觉也罢,希望也好,总是希望能尽快的结束,越到最后这种希望也就越强烈,然而往往却事与愿违。
在最后的这段行程,可谓饥寒交迫。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刚才好好的天,转眼间下起了雪,先是雪花,后是冰雹。由于要寻找地图中的出口收费处,又因为离目的地也不远,所以一直忍受着饥饿。插一句:到达目的地之时,全天食谱如下:方便面两袋,压缩饼干一块,饮用水3瓶,在离目的地还有4KM的时候,只剩下一口水,确实只有一口水,一直忍着没喝。
意外一:没想到快到目的地时,居然出现了上坡,当时我看到上坡,真恨不得手拿炸药包,扔出去把它炸平得了。
意外二:所谓的收费处始终未能出现在我的面前。看来它只能是属于过去式,是否有将来时,只有天晓得。
3.转山行后记:
刚仁波齐的名气,在我看来,更多的来源于它的宗教影响力。而我对于宗教倒没有特别的偏好。之所以会去转山,显然不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在我来之前,一位仁兄刚走完阿里环线回到拉萨,由于同行者的劝阻,他未能如愿,和他谈起这事,看得出他是比较后悔的,自己当时为什么没能坚持一下,我当然不希望同样的事情落在我头上。还有卓玛拉山口的海拔也吸引着我,5780M,想想在珠穆朗玛峰,也就5200—5300M这个样子,想挑战挑战自己吧。
反正既来之则安之,或许这样的机会一生也就这么一次,错过就错过了,浪费了实在可惜。如此才得以成行。
转山全过程,对于精神和意志的考验,回过头来想想,其实也算不了什么,沿途的风景,也并没有多少震撼人心的美色,更多的来源久远的传说。但是我还是觉得不虚此行,理由有几:
1. 对于体力的要求。对于近期的我而言,这算最大的一次。不由得的想起了在珠穆朗玛峰的那次经历,就所耗费的体能,那次与这次相比其实是微不足道的,可是人身体产生的反应却大相径庭。分析起来,在高原呆的时间,睡眠效果,食物储备等因素可能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吧。
2. 六月飞雪。从起点出发的前期岁月,好几年没看过象样的雪景。在青藏线上,一了我过去的心愿。对于雪,却还没有到满足的地步。此次再与其相遇,兴奋依然溢于颜表。
3. 藏式娱乐。变味的朗玛歌舞厅就不说了。住宿在止热寺对面的帐篷旅馆,对于闲及无聊的小伙子刚钦来说,用自己心爱的弦琴弹奏熟悉的乐曲是他的娱乐消遣,作为听众的我,听着听不懂的音乐,却饶有兴趣的欣赏着节奏感,不失为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