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
5点15分,天还未亮。我的司机(摩托车)——个当地小伙子,人 很木讷,不善言语,看起来很老实,载着我出发。大约半小时后,来到入口,一张免费快照,40刀,三天通票。(而本国人进去是不需要花钱的,不公平)照相的小伙子,友善的朝我笑,他还会说几句汉语。在柬埔寨,不少人会说几句汉语。
我来到小吴哥,吴哥的代表建筑,有人叫它“有五个玉米棒子”。
因为是来看日出,周围漆黑一片,只影影绰绰的看一大群人向前走。我也跟着人流。中途,听到一个中国导游在讲解,向她问了个问题,她很冷漠的拒绝了我。一路上,人们都对我报以笑脸,只有同胞给我冷遇。不知为什么,大概是中国人从小形成的严重的戒备心理吧,不轻易相信任何人,“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中国,人与人,心距离好远。
摸黑走过很长的甬道,我在里面一处寺庙的台阶上坐下,据说这里是观日出的绝佳地点。已经有很多人坐在那里了。大家都默不作声,静静等待着,等待着神圣的一刻。
仿佛过了许久,天蒙蒙亮了起来,还是没有阳光。看来今天见不到日出了。人们陆续离开。这才看清眼前一大片草地上,有一汪清泉。再远处的斜前方,那五座尖塔,就是小吴哥了!尽管没有阳光,色调有些灰暗,但直插云霄的塔尖,还是如剪影般,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与震撼。无法形容!就如擎天柱般,不但雄浑,又极富艺术美感。就那样无与伦比的傲立在苍穹,藐视着一切。让人感叹古代人的智慧。
当初升的太阳把它的光辉洒下,披着金纱的吴哥一定更美。
我们走出小吴哥,来到外面的停车场,吃早餐。有一大群小孩子围上来,兜售他们的货品。他们都很可爱,瞪着一双无辜的美丽的大眼睛,惹人怜爱。声音也都很清脆,如铃声一般。(后来我总结,柬埔寨只有两件宝:吴哥与小孩子。再其它的一切,几乎可以用令人厌恶来形容。)孩子是未来啊。希望他们能够永远这么纯净,不要被污染。
早饭,也是其贵无比,与中国一脉相承,狠宰旅游客。一块惨不忍睹的“蛋糕”,应该说是叫做蛋糕的东西,2美元。同行的人,招呼司机们一同吃早饭,为此,又多付出了1。5刀的代价。他们三个,看着账单,也直吸凉气。呵呵。
又出发了。
第一站是以上演“古墓丽影”而闻名的ta phrohm,据说是当年国王用来祭祀其母亲的,也被称作“母庙”。自然,与此相对的是“父庙”,规模更大,气势也更雄伟。因为这里是我们所行的第一站,所以游览的格外仔细。我们的热情也都非常高。
母庙占地面积也很大,从一边的出口走到另一出口,也需要近一个小时。更何况其间四处是回廊,道路曲曲折折。
庙宇破损的很厉害,路上横着许多坍塌的巨石,但保存完好的某些墙壁上,拈花的天女,神秘的笑容仍清晰可辨。墙壁的雕刻上有很多小孔,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有人解释说,当年建造的时候,浮雕上贴满了金箔,小孔是固定金箔用的。不过金箔已经在发现之初,被掠夺殆尽,只留下不能带走的黄土以及岩石。细看,许多佛像的头也被撬走了,不知流落到了何处。尽管如此,仍可以从现存的遗迹中,推测当时的浮华。建筑布局的别具匠心,石料的巨大,雕刻的精美,都让人赞叹。
唯一能够与人类抗衡的恐怕就是大自然的力量了。无论是什么,在大自然面前,都是显得那么无能为力。这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那些坍塌的大块的巨石,并不是被人为破坏的。而是由于热带树木的力量。一粒小小的种子,落到石缝中,发芽,在石缝中艰难的生长,扭曲着枝干,直到顶开压住自己的头顶巨石。
这里,到处都是这样的参天巨木。有的根全裸露在外,成龙爪型,有的像一道门帘,从门廊悬下,把门遮成隐蔽的洞口,有的正费力的从石缝中挤出身躯,头上还顶着岌岌可危的巨石。生命,蕴含着无限的力量,无限的可能。
这里是热带雨林的天下。肆意滋长的树木,把原本整齐划一的庙宇,变成了一座巨大的迷宫。
接下来我们顺着大圈,一座座寺庙转下来。后面几座寺庙的规模都不很大,也没做什么修复,大多数就那样残垣断壁的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但第一次见到须臾山式建筑,给我带来的那份震撼,还是相当强烈。
我扎着红头巾,斜坐在摩托车后坐,风扬起我的长裙。我朝后面的队伍招着手,叫着,“快追啊。快追啊。”
摩托车驶过victory gate。桥两边镇守着这里的守护神——九头蛇。许多壁画里都有一位极为艳丽的女神,擎着一条令人恐惧的蛇,这位女神就是九头蛇的化身。九头蛇,其实也就是中国所谓的龙。不管怎样,都充满了神秘气息。
桥边石雕的设计也很有趣。九头蛇身后,是一群卫队,大家手里一齐抬着一根石柱——这就是桥的护栏。士兵们都身材高大,相当于实际人身高的2倍左右,可惜好多人的头也都被窃走了,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还可以分辨出手的指甲。
过了victory gate,就进入了大吴哥。我们来到了今天的重头戏——bayong,即著名的四面佛所在。已近中午,天气酷热,我们不停的喝水。想想,在这里吃饭,肯定又要挨宰,索性取消了午饭,只以秀色果腹。
Bayong是大吴哥里东南西北四条道路的交汇点。四面佛的笑脸,从很远处就可以望见。据说佛的脸是依照吴哥某位著名国王雕刻的,以纪念他的政绩。巨大的石块,垒成一座座小山,佛的脸分别雕刻在山的四面。神情安详,嘴角上翘着,像在向世人微笑,又像若有所思,又像充满悲悯,这就是神秘的bayong的微笑,高棉的微笑。或许,有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解释。
整座须臾山上,从四角到中心,从底层到塔尖,都是这样的四面佛。没有细数,恐怕也数不清,至少也要有几十座。
我们沿着一层又一层的回廊,爬过一层又一层的石阶,穿过一道又一道的小门。须臾山风格的建筑与众不同,房屋四面都有回廊连接,石门就像一幅镜框,连接着幽深的甬道与房屋。须臾山的中心,也是建筑的最高点。四面都有阶梯通向中心。石阶也都极为陡峭,坡度超过60度,甚至更甚。向上爬时要手脚并用,自不用说;下来时,胆战心惊,更是不易。
镜框里,一个老外,若有所思的抬头望着天空。他没有发现我们在拍他,神情极为自然。
一层的回廊四壁,有精美的壁画,细致描绘了战争等当时的生活场景。
烈日当空,我们在一处拐角的阴凉下,坐着休息。没穿袜子,脚趾被磨破,走路一瘸一拐。终于脱下鞋,轻松一下。
大吴哥里,除此之外,可供参观的还有很多。
一处巴方寺(The Baphoun)像罗马的供水道,桥下,一排排石柱,整齐的排列着,伸向远方,构成一道纵深的风景;还有大象坛,有隐秘的入口;旁边的 ,从狭窄的入口进去,是曲曲折折的小道,小道一侧的墙壁上,雕满了精美的浮雕,天女,大象,虽然没有别的建筑的雄伟,但建筑的精巧独特,却无出其右者。就像儿童乐园的迷宫,到处充满了神奇,充满了惊讶,充满了发现的喜悦。
还有一处,说明书上叫做“王宫”的。以为真的是国王居住过的地方,一个老外也信誓旦旦的解释,说国王睡在上面。呼呼喘着气,爬到须臾山顶,这里同其他地方一样,也只有一个空间不大的平台,大小只能放一张大床,国王如果真的住在这里,每天的上下也都是麻烦。(不过,或许也是个很好的身体锻炼)后来听说,这里是过去的图书馆。所有的遗迹,大都是用来祭祀的,人们的居住地,都已不存在了。大概是因为那时的房屋都是用木材搭建的,无法保留至今的缘故吧。而当时的庙宇,应为是用石料见的,所以我们才能够有幸一睹当年的盛景。
大吴哥匆匆转完,我们又直奔小吴哥,看日落。时间已近黄昏。我还可以坚持,不过其他几个人都面色疲惫,像蔫了的茄子,体力严重透支。
我一鼓作气,爬上“玉米须”。吴哥给人的感觉很复杂,很难用一句话形容。向上爬的感觉,就像爬天梯一样。这里的坡度,是几处神山建筑中最陡的,怕是有将近80度了。从底层抬头仰望塔尖,要摘下帽子,不然会掉的。塔上突出的大石上,有人坐在那里,我想,那里的风景一定很美,会生出“天地任遨游”的豪情。
不但陡,每层石阶都很高,真是需要手脚并用。不过这还并不可怕,与下时相比。四面的通道,只有一面,为了游人安全,加设了栏杆。而其他三面,单是朝下张望,都会忍不住腿脚发软,头昏眼花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当地人,如履平地。而吴哥的游人总是络绎不绝,甚至用拥挤不堪形容也不为过。于是在唯一安装了护栏的那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20分钟后,看着一个一个小心翼翼的望下去的脑袋,想象着多米诺骨牌,如果在此发生,结局将不知会多么悲惨。忍不住想回头嘱咐一下后来者,别挤,当心点。
虽然排队等待,让人无聊,但这还算是一次很刺激的小冒险。
吴哥的雄伟,是毋庸置疑的,不过,我并不太喜欢这里。还是到处是光秃秃的大石,沉闷而又压抑。
最喜欢的是广场上的那片大草坪。特别是夕阳中,斜晖的笼罩下,一切都散发出柔和圣洁的光芒。不知什么缘故,湖边的草坪,有一线呈可爱的翡翠绿色,三两个人斜坐在湖边,欣赏着落日。那边,有人支起三角架,凝神拍着照,旁边的神庙的石阶上,一个老外和几个小喇嘛在热烈的讨论着什么,远处的几株矮树下,一匹马,几头牛,在悠闲的吃着草。一切都那么从容,悠闲自得。
太阳暖暖的照在身上,像在轻轻的抚摸着你。我静静的坐在草地上,望着天边那一片彩霞,变浓又逐渐消退。
1月22日
今天我们合租了一辆taxi,他们几个体力不支,不肯早起,决定悠闲的度过第二天。
我们先去了较远的女王宫。
女王宫还是很有游览价值。与其他各处不同,显得小巧玲珑。它并不高大,但墙体的色彩是不同于其他处灰蒙蒙的土灰色,而是呈现出像经过调染的暗红。庙宇不高,不需要人格外仰视,而也因此能显人性化,更秀气。真是如其名,这是一座女性的宫殿。据说这里的确是为祭祀某位历史上著名的女王而建,门楣上的天女形象,也是以她为摹本。
去女王宫的路,没有修缮,凹凸不平,车不停的颠簸,扬起一阵阵灰尘。幸亏我们坐的是出租车,不然一定会像出土文物。在入口,又见到了昨晚一起聚会的其中一个,是坐在摩托后坐来的,向我们叫苦,说是冻得半边身体都麻木了。柬埔寨的早晨还是很冷的,虽不说寒风刺骨,但寒气还是逼人。虽然中午是难以忍受的酷热。现在毕竟是北半球的冬天。
(冬天,在这里是干季。一直没遇到过雨,而雨季是每天都会有阵雨发生的。不过,雨季才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有我喜欢的榴莲,山竹,芒果,许多叫不出名的东西。而现在,最多的是味道怪怪的波罗蜜。在old market里,还吃到了一种皮会渗出牛奶般乳汁的水果,软软的,也很甜。还有,在pai 买的一种大脆枣,味道也不错。)
当车停稳,从车中走出的时候,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池开满睡莲的池水,环绕着半壁宫墙。睡莲高扬着娇小的花苞,透着灵性,水面上是清晰投影下的宫墙一角。
佛的居所,一定就是这样,不,这么诗意的地方,还是留给妙曼的女神吧。
里面殿宇的四壁,都保存着完好的壁画。其中有印度神话“罗摩衍那”的故事。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惊恐的表情,大地的震颤,晃动的水波,感觉不是千年前建成的,完工应是昨天。一旁的导游讲得也绘声绘色。
女王宫回来的路上,我们又顺便参观?
他们三个中午要回市区休息。把我在市区河边放下,去享受他们的美餐了。我也得以自由自在的闲逛我的集市。市民的生活原来简朴得很,物价也很低。昨天在餐馆2美元1个的法国长棍面包,街边的才200里尔,只相当于半块人民币。还有一种类似于三明治的,估计也应是从法国传来的,(柬埔寨曾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来这里的欧洲人当中,法国人居多。)把长棍面包从中间切开一道缝,把准备好的肉末,黄瓜,还有其他青菜塞进面包,最后再浇上汤汁,色拉酱等调料,味道好极了。而且也很便宜,1块人民币。自从发现之后,它就成了我每天必备的一餐。街边,还有一个可爱的老太太,总是包着头巾,又不像伊斯兰教,不知她的打扮是不是当地的传统服饰。摊上摆的是各种各样的粥,有加芒果的,有黏米的,我不知该挑选什么才好。她也不主动招揽生意,我站了半天,她才走过来。问她价钱,她似乎不懂英语,笑着从抽屉里找出一张500里尔的纸币,给我看。我点点头,于是她就盛好一小碗粥,然后碗上架起小叉子,拿出一大块冰块,嘟嘟的刨出些冰屑,一碗凉飕飕,甜丝丝的芒果粥就做好了。
可惜,路边摊都是在尘土飞扬的大街上,摊主也都不讲究,手肯定没有洗过。不过,比我后来去的old market里的小吃摊要好多了。那里,就像农村的大集一样,满地污水横溢,烂菜叶,鱼虾等各种难闻的气味混杂在一起,不用说,苍蝇也是围着你乱飞。就在这里,也经营着各种小吃。食物都黑乎乎的,面目可憎。而当地人,都毫不介意的坐在旁边低低的水泥台上,大口大口吃着。实在让人没有胃口。想十年,二十年前的中国,也是这样子的吧。
吃过饭,坐在河边,等到两点,他们开车来接我。一起去小吴哥。
昨天已经去过,所以今天得以闲庭信步,混在一拨拨游人里,听导游讲解壁画中的故事。
傍晚,巴肯山看日落。太阳小小的,并没于我期待的壮观。倒是山顶人头攒动,挤满了等待日落的人。上山的一条唯一小道,人流如织,还有当地人坐在路边,敲着鼓,演奏着民乐,就像是一场庙会。石阶也非常陡,前面人的脚几乎碰到后面人的头。下山的时候,更是需百般小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由于这里是看日落的绝佳地,人们从四面八方不断涌来,直到天黑我下山的时候,还有源源不断的登山者。
山顶有最早的建筑——巴肯庙,破败不堪,但气势尤存。
巴肯山下来,天已黑透。吴哥里没有照明,对面不见人影。只有川流不息的车灯。今天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