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16日,上海发动抗日示威大游行。
我到达人民广场是8点25分。在博物馆停车场,停着一辆小塞欧,引起人民的驻足观望,因为它的背后和右侧窗玻璃上有醒目的贴字标语:“教科书瞎讲,拿窝里小畜生,还想吃边原子弹?”、“娘系批,令不清,钓鱼岛,倭人侬罚想活了?!”,令人振奋!向这位76831的车主致敬!醒目的是,该车的边上就停着一辆警车。呵呵。
人民广场已经聚集了大量人群,而大群衣着鲜亮的警察也已经在人民广场巡弋。此时可能是预定时间未到,人虽然多,但是并未出现醒目、大幅的标语,警察在广场的中央,喷水池附近劝慰着零星的、因等不及而将手中小型标语拿出的人们,并试图取走他们手中的宣传物。我看到一名笑嘻嘻的学生,因为脾气太好,他手里的写着“钓鱼岛”三个字的牌子被警察温和地拿走、送上一辆电瓶警车开走了。但是这样的学生显然是少数,这样的方式也显然无法阻止这场势在必行的游行活动。时间到了8:35,原定9点才开始的游行活动提前启动了!起因是警察在试图拿走另外一个人手中的标语时遭到了拒绝!有人在人群中喊了一句,“他们日本人为什么可以游行?而我们不可以?!”,这句话引起了很多的人误解,包括我,以为现场有日本人在捣乱,顿时引起很多人的群情激奋,有些人就对警察说,小日本都敢来捣乱,你们还要自己人卡自己人?!不过事实上现场并没有日本人,那个被认为可能是日本人的白衣人其实是一个抗日的斗士,在他的口号声带领下,群众的热情提前被点燃了。很快,就有大幅的标语出现了。有人在现场发小国旗、抵制日货的贴纸以及T-shirt。我也拿到了一个小国旗和一个写有“使用和购买日货是中国人的耻辱”的贴纸。不过我没有贴上我的衣服,一来当时气氛热烈忙不过来,二来我想留着这个东西贴到我的车上去。
大量聚集的人群在一些人的招呼和引导下,在博物馆的后门石阶前聚集起来,旗幡招展,口号嘹亮,群情激动。接着,人群开始在警察的引导下,从博物馆前出发,转道人民大道上,再转到黄陂北路,然后转到延安路上,一路向西挺进。从现场看,上海警方显然是有备而来的。不仅在人民广场各处安排、劝抚、引导学生,而且在延安路上警车开道,为游行队伍的前进路线开辟道路(从游行队伍行进线路的顺畅程度看,显然是事先有所安排的)。游行的线路基本就是延安路一直向西,到达内环延安西路立交桥的时候,有警察引导学生转到仙霞路,日本领事馆所在的万山路就在眼前了。
游行的队伍从延安路黄陂路出发之后,各式各样的标语开始增多,口号声嘹亮有力。游行的主力显然是学生,一张张青春昂扬的脸让我看着觉得感动。游行队伍所经之处,基本都得到了路旁群众的支持,有的在天桥上鼓掌,有的在公共汽车内作出胜利的v字手势,有的则大声的鸣响汽车喇叭,也有的直接加入到了队伍中。在人群中我看到了年纪有五六十岁的老伯伯、年纪只有5、6岁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当然,也有相当多的漂亮mm,她们张扬着美丽,也张扬着自己的爱国热情。
在数万人的脚下,延安路没有平时那么长。很快,9:50,队伍就到了延西立交,在警察的引导下,转到了仙霞路上。队伍中的许多学生,对着停在路中央的日本产汽车大声的喊着“抵制日货”的口号,并在这些汽车上贴上标语。不过基本没有过激的行动发生,有一辆光本的车屁股被拍了几下,有一辆凌摔的车主坐在里面笑眯眯的看着学生在他的车窗上贴上标语。
队伍很快过了遵义路。一对警察手挽手站在娄山关路上,把学生的前进队伍拦住了。但是很快,在学生的冲击下,警察让开了。万山路就在眼前!远远看去,一块道路封闭的施工牌横在路中央,前面密密麻麻站着4到5层头戴钢盔手持盾牌的武警战士,草绿色的钢盔在阳光下闪着光芒。我走得比较快,正好在学生队伍的前面,大概有五、六十名学生一鼓作气冲到了武警战士的面前,学生试图讲些好话让战士们松气放行,但显然,这些战士在上头的命令之前,遵守着他们铁的纪律!坚决挡住所有试图往前冲的学生。后面的学生还没有过来,中间的学生在犹豫(包括我),前面的学生力量并不足以冲破重围,在跟战士的冲撞中,有学生跌倒了。不过好在场面并没有失控,学生的领袖站出来,把学生劝回了。这里应该是日本领事馆的正门,而武警战士保卫这条封锁线的决心是巨大的。我当时的感觉是,要是一定要冲的话,肯定是可以冲过去的,因为学生的人数实在太多了。不过so what? 冲过了怎么样?冲动的行为本身不值得支持,过激的行为除了将让我国政府在对日的抗争中面临被动局面外,打砸抢本身也会让游行丢失正义的形象。所以我觉得这次学生的行动是理智的。当然,正门冲不过,那就迂回!于是队伍转而向兴义路,从虹桥迎宾馆的边上钻了过去!我感觉队伍就象是水银泻地一样,只要有空隙,那就义无反顾地前进。最终,队伍包围了日本领事馆。在娄山关路、万山路,抗议示威的人群越聚越多。设在外围的警察显然无法阻止一批又一批的游行队伍的加入,每一次新生力量的加入都引起欢呼,就象是革命大会师一样。日本领事馆就象是裸露在人们愤怒的目光中的孤岛,如果目光可以聚焦,相信他早已被烧焦!
日本领事馆的围墙外面,还有我们可爱的武警战士挡着。不过既然正门冲不过去,外围的围墙也就没有什么可冲的了,于是,人们就在外面向领事馆的屋子扔东西。矿泉水、鸡蛋、西红柿,还有从角落里挖出来的石块和泥土。领事馆的房子外面居然包着铁皮,砸上去东东的响。很快,玻璃被砸碎了,墙上被砸出无数的坑坑洼洼,墙面成了画布,红、黑、黄,色彩鲜艳。估计黑的是墨汁吧。学生爬上了周围的树木,将横幅展开,面向日本领事馆。有人开始焚烧日本国旗,估计是塑料的,随风飘散着臭味。人群还在不断地涌入。有几辆助动车,鸣着喇叭,挥着国旗,一路威风凛凛地进来,得到了游行队伍的夹道欢迎。还有一个老外,一路小跑着,举着抗日的标语,在人群的拥护下进来,得到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14点的时候,人群还在源源不断地进来。不过我要撤了。警方在娄山关路上安排了大巴士,说是学生可以乘车离开。但是据我观察也没有人去乘车,估计这些巴士要到晚上才用得到。我是徒步离开的。因为没有出租车可叫。走到新华路上的时候,看到我胸前贴着小国旗,有一辆出租车停下来,里面的一个身上披着国旗的漂亮mm摇下车窗问我怎么去领事馆,我告诉她并向她做了胜利的姿势,还有一辆车里的几个小伙子问我情况如何,我说现在人正多,还把我的小国旗送给了他们。
我的游行活动结束了。总结一下我的感想。
一、基本上这是一次理智有序的游行活动。至少我参与的那部分过程是这样的。没有打砸抢发生。队伍基本是在警方的控制(也许说是引导更准确)下前进的。延安路高架下基本没有什么店铺,因此一直到仙霞路这一段,客观上并没有什么可能激发学生冲动的日本店铺或文化。这也可算是上海警方的成功之处。而到了仙霞路之后,很快就到领事馆了,学生有力气留着去砸领事馆,因此附近的日本店铺也减轻了受灾可能。不管怎么样,就我所目击的过程,没有看到过激行为。
二、这应该是一次上海政府和学生双赢的游行活动。说双赢,一方面,学生以及广大的爱国群众成功地举行了这次游行,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在上海市内形成较大的正面影响,达到了宣传目的,宣泄了对日本右翼反动势力的怒火。另一方面,上海政府(警方)成功地引导、控制了游行的局面,安排合理的路线,布置充足的警力,没有让事态失控,做到了把游行活动控制在有理、有利、有序。事实上,如果上海政府严格控制,不让上海的学生发动这次游行,这是最两败俱伤的做法。不仅上海学生的爱国热情无法宣泄,可能引起矛盾激化、转化,而且上海将在全中国人民面前丢脸:专制!懦弱!卖国!等等,上海可丢不了这么大脸。所以这次游行活动从过程到结果都可以说是皆大欢喜的。
三、我感谢小犬政府。是他带着恬不知耻的日本政府做出的一系列行动,让我们中国人开始觉悟。所以,我们痛骂小泉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感谢他。曾几何时,日本产的货物充斥中国市场,我们现在每一个家庭几乎都有日本货。事实上们的不团结、一盘散沙等都是很明显的,也不用我多说,而对于日本,这个狼子野心的国家我们多少人都已经淡忘了它曾经对我们的伤害,对它正在对我们做出的伤害缺乏必要的警惕,对它对我们的觊觎我们总是怀着侥幸。容易忘却民族耻辱的民族是可耻的,可是我们的确在渐渐地淡忘。为了我们的经济建设,为了求得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我们唯唯诺诺,我们甚至低声下气!在我们自认为韬光养晦的同时,我们也正在丧失我们的斗争精神、我们的民族志气!感谢小泉,它的吠声让我们重新意识到,这条狗又要乱咬人了!我们怎么样?给它咬嘛?还是给它一脚?!
四、这次游行可能是一次政府与民间的妥协。现在外电报道说上海游行人数可能有10万,我估计应该有4、5万人吧。政府很早就说,没有收到游行的申请,但是从现场情况看,不仅游行人数众多,而警方的准备更是充分异常。因此可以认为,游行是势在必行的,警方与游行的组织者应该是有共识的,那就是维护游行秩序,不搞过激行动。政府不希望出乱子,扰乱的上海的社会秩序,而游行组织者则希望能够顺利进行、不被压制。找到平衡点,大家相安无事。
五、游行只是一种形式。从一早知道有游行示威活动,我就是比较积极的,倒不是狂热,只是面对日本的挑衅我做不到无动于衷。开始的时候,老婆出于担心我的安全,要我做“记者”,见证这个历史时刻就可以了,结果我除了见证还参与了摇旗呐喊。我半天唱的国歌,比我这辈子唱的还多。我看到了我可爱的城市,我可爱的同胞们的爱国热情。不过我也觉得,游行的确可以唤起很多人的爱国热情,但爱国热情并不是一时的。游行结束了,与日本右翼反动势力的战斗还远没有结束。珍惜和面对现实,从我做起,自强不息,才是我们民族胜利的长远之道。喊口号是必要的,应该喊,但是从效果上看,喊口号10句,不如不买日货1件。日本它怕什么?怕我们的行动。打狗要拿棒头,不要对它叫。它听不懂。
几则小道消息,未经证实:
1、在钓鱼岛附近,我东海、南海舰队已经全体出动,与日本海军对峙;
2、4月16日当天,有人自愿捐献一辆光本汽车供游行群众焚烧;
3、本市已发生攻击挂日语标牌商店的零星事件数起;
相关照片见: shanghaibean.phot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