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来由地喜欢江南水乡, 现在想起来,也许是年少时武侠小说看多了的缘故,书中的描写大多对江南极具好感(而且其中有很多是对江南女子的好感,如金老先生笔下的阿朱,简直是集女性所有美德于一体的化身)。每当我的家乡内蒙古草原飘起难得的绵绵细雨时,我就坐在窗前,看那顺着屋檐溜下的雨滴,听着它们一滴滴打在地上,清脆而动听,于是想:江南是否和我的梦中一样呢?在我的梦里,那里是一幅重墨的黑白山水画,和风细雨下,河边一排白砖黑瓦的旧房子,绿水上荡着轻舟,船头上说着吴侬软语的红颜……
也曾去过同里寻我的江南梦,不过买票进镇后,绕着小路走一圈就一头扎在旅游车上,再也不想多看一眼,因为我觉得它的吵闹,它的商业,缺失了我想象中的韵味,正如一位剑客,他可以落魄,可以穷困,可以潦倒,但眉宇间那摄魂的一缕英气却绝不会缺失。
周六清晨,踏上了去西塘的列车,绿皮车厢仿佛千百年的古物一样积满灰尘,车上人很少,每个人都可以坐四个人的位子,伴着”咣铛咣铛”的车轮声,仿佛要带我离开喧嚣的尘世。很快就到了西塘,西塘新区和普通小镇没什么区别,刚下车,迎面就是一个大超市,咦,什么东西这么香啊,让人食指大动,我忍不住沿着香气一路追寻过去,原是在网上被赞不绝口的“农工商超市”特产茶叶蛋!试探性买了两个,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吃完后,提醒自己,走的时候一定要买些带回去。
沿着河边的烟雨长廊漫步,小小的店面一字排开,卖小吃的最多:粉蒸肉,一口棕,芡实糕…… 间或有些米上刻字,壶内作画的“绝学”, 家常饭馆的酒旗随风飘展,河面上的船橹摇曳,我不由得横生一丝豪情:有此江南美景,当一醉方休。跨进一家小店,名字很有诗意——醉芙蓉,吩咐老板娘,上了几碟小菜一壶黄酒,自斟自饮起来。吃饭间,醉芙蓉的老板娘招呼得特别勤快,生意不忙时就过来聊天,还特地送上一瓶本地的三年黄酒,和我干了一杯,真是豪爽不让须眉。,隔壁桌上的一位老者, 架了付黑眶眼镜,长发飘飘,喝酒时悠闲自的,不时谈一些奇闻轶事,他走后老板娘说,此人是同济大学一位教授,研究古典文学,经常来这里度周末,真是“偷的浮生半日闲,人生得意需尽欢”啊!于是以同样的理由,狠狠地浮了几大白。
酒足饭饱后,随意散步,河面有几艘船在游荡,送子来凤桥上有几位戏曲爱好者和着二胡的旋律在唱戏,咿咿呀呀虽然我这个北方人听不懂,但是那种恬淡的随意写在脸上,唱在戏中,我坐在桥上,不由地感叹:这是个适合慢慢变老的地方。
入夜,河边的灯笼亮起来了,艄公也在每个船头都挂了一盏,映着水光,伴着桨声,游完了船,看完对面大舞台的戏,我买了些小吃和啤酒,回到了白天定好的“杨家客栈”,关了灯,靠着客栈的雕花大床上,静静的,耳边只有雨拍打窗户的声音,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用想,让宁静抚平我喧嚣的心灵,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奔走的我们,最缺少的就是这份恬淡吧。
深夜,窗外的灯一盏盏地暗了下去,我却不曾感到黑暗孤独,因为,在西塘,我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