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歌手罗大佑在歌曲《鹿港小镇》中唱道:“在梦里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镇,庙里膜拜的人们依然虔诚,岁月掩不住爹娘淳朴的笑容……”歌曲表达了对鹿港淳朴自然的深深眷恋。
其实,鹿港人以及他们的习俗,均来自于闽南。6月19日端午节,闽南石狮蚶江举办首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活动,来自闽台两地的学者、专家在两岸对渡文化论坛上一致认为,鹿港今天的繁荣,起始于220多年前的蚶江对渡;蚶江海上泼水节这一独特的习俗,也兴盛于两地对渡。
对渡带动两岸通商
石狮蚶江与彰化鹿港,是闽台两地海上直线距离最近的两个港口。蚶江位于泉州湾南岸,海岸线长17公里,拥有国家一类口岸———石湖港。据地方志记载,早在宋代,蚶江就已是民居稠密、番船过往频繁的港口,元代的时候尤盛。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清廷在蚶江设立泉州分府———蚶江海防官署,统辖泉州一府五县(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的对台贸易,成为祖国大陆对台通商的中心码头。1978年,蚶江发现《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简称《对渡碑》)残碑,碑上就记载: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大小商渔,往来利涉。
蚶江至鹿港开通对渡航线以后,海峡两岸航行时间仅需一昼夜,泉州等附近各县的对台贸易,都经蚶江出入。当年,“行郊”(即今商会组织)有100多个,运输船有300多艘。从蚶江运往鹿港的货物,以陶瓷、家具、药材、茶叶、布匹、烟叶为主。返程的货物多为大米和木材,有时也运水果、鲍鱼、江贝、白糖等等。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蚶江又辟航线至台湾淡水八里坌;道光四年(1824年),再辟航线到台湾海丰。至此,两岸对渡的5条航线中,蚶江占了3条。
据石狮市政协文史委员林祖武考证,当年蚶江海防官署分设的机构,还有海关、护航军队驻扎的“夜盘”、“澧金”(即税务)这三个遗迹。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开放厦门为通商口岸,蚶江的地位逐渐被厦门所取代。1895年,因甲午战争爆发,蚶江与鹿港的对渡通商基本停止。
鹿港繁荣源于对渡
台湾各地的经济发展排名,历史上有“一府二鹿三艋舟甲”的说法。鹿,指的就是鹿港,排位仅次于台南府而在台北艋舟甲之前。
参加此次两岸对渡论坛的台湾梅川传统文化学会理事尤锡辉认为,鹿港与蚶江正式设口对渡后,以泉州为主的闽南士绅、文人、富商、农民、工人、艺者,快速且大量移垦鹿港。在很短的二三十年内,鹿港就孕育出丰富人文,如庙宇、民宅、美食、行郊、工艺、南管、书院等。
当时,鹿港计有糖、油、布、 、染、南、泉、厦等八个郊(即今商会),营运范围北至上海,南至南洋。台湾中部贸易均以鹿港为集散地,“泉郊”之名称,首见于1816年《重修鹿港西圣母宫碑记》,其组织商家达200余家,为各郊之冠。早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朱景英《海东札记》云:“鹿仔港烟火数千家,帆樯糜集,牙侩居奇,竟成通津”;道光十六年(1836年)周玺《重修彰化县志》云:“鹿港大街……泉厦郊商居多,舟车辐辏,百货充盈,台自郡城而外,各处货市当以鹿港为最……”可见当时鹿港已相当繁荣。
尤锡辉认为,鹿港由蛮荒而文明,由文明而极盛,由极盛而趋于平淡,实因闽人移垦、河港淤塞、割让台湾等因素。尽管繁荣已成历史,但是在今天,从鹿港崛起的工商业,仍然有宝成、“中国信托”、宏 、华硕、帝宝等名企,“显现出传统鹿港以其优越民智,当无远弗届”。
两地对渡遗俗独特
鹿港有90%的居民祖籍是包括蚶江在内的泉州。蚶江与鹿港因对渡而衍生的民俗文化有一些很独特,流传至今。
蚶江有一条形成于宋代的古街,因街道很窄,故称“一线天”街,清朝迁界被毁,两岸对渡繁荣起来后复建。鹿港也有一条由几条街组成的“不见天”街,街道上空覆盖屋顶,成为“无天厝”。蚶江等闽南一带的飞檐翘脊的皇宫式民宅,从外墙到屋内的地砖、炉灶都是用红砖砌成的,鹿港老街也是遍铺红砖。
尤锡辉认为,鹿港与蚶江正式设口对渡后,泉州一带居民大量移垦,鹿港文化不论文学、语言、艺术还是宗教、风俗、习惯,均直接受泉南文化之深远影响,“闽南泉州为鹿港之原乡,应毋庸置疑”。
在蚶江,至今保存着全国乃至世界仅此一绝的民俗———海上泼水节。据林祖武考证,这一习俗最早见于明,盛于清,是两岸对渡的产物。他说,端午节时值春夏之交,天气炎热,停泊在港湾里的蚶江和鹿港的船只,相互追逐泼水,驱热消暑,此后逐步演变为通过泼水活动,寓意祈求吉祥、人与船大洗礼。
在端午节,蚶江还举行当年对渡所用船只“金再兴号”的海上巡游仪式。这艘船被奉为“保护神船”,受到两地的船主、渔民的敬仰。
鹿港文教基金会董事洪春生在论坛上展示了他在蚶江拍摄到的一些民俗照片,有夫人妈的纸糊神像、小巷里的长石凳、清水砖、菱形古井等等。他说,这是他第一次离开鹿港回到原乡闽南,这些民俗让他遥想当年先民操舟渡海的情景。
鹿港参访团团长蔡雨亭也说,鹿港每年也举办民俗才艺活动,和今天在蚶江看到的节目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