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 星期六 柏林
清早的天便是瓦蓝瓦蓝的,这种蓝只有在西藏能看到,但德国却抬头便是。在酒店边遇见母女三人,小女儿可能是没睡醒,皱着眉,坐在婴儿车里很迷惑的样子。大女儿很漂亮,有些象新疆小女孩。我们问母亲大女儿几岁,她犹豫了半天没说出话来,小姑娘忙用英语说:“SIX”。想是母亲不知道英语的6如何说,愣住了。我给她们照了相,并留下地址,等回国冲印后寄给她们。
从汉堡去柏林有300多公里的车程。天上的云很低,很厚,云下有大片的草地和玉米地,还有一些油菜,没有收割,金黄金黄的。德国种植玉米多为饲米,在德国我几乎没有看到煮食的玉米或是烤玉米之类的,连色拉什么的都没有玉米粒。德国的森林覆盖率达30%,可利用面积非常大,有些森林是私人的,但国家不允许乱砍乱伐,砍伐必须经过批准,而且砍去多少必须在原地种上同等数量的树。即便是私人的,也必须认真养护,所以许多人就委托政府来养护,省了许多麻烦。“绿色德国”确实名不虚传。
位于市中心的欧洲中心商场里有一个大水钟,这座水钟是1983年建成的,高13米的,右侧的玻璃柱叫分钟柱,由30个扁圆体串成,像一串糖葫芦,翠绿色的水向里边滴着,每滴满一个圆体就是过了两分钟,全滴满了刚好1小时,这时它里边的水便突然下降、流光,同时左侧的时钟柱里便有一个大圆球灌满了翠绿色的水。到中午12时或半夜零点时,所有的水柱和管道都变成空空的,没有颜色了,重新开始!这座水钟与巴黎的那座大水钟是一样的,都是采用古希腊时代漏壶的原理,钟座下面安装一个水泵,有规律地把水抽到顶部的蓄水池中,蓄水池有一个出水口,水以稳定的速度向下面的玻璃球中流动。人们可以从左排的12个大玻璃球中,看到有几个球充满了水,那就是几点钟。人们还可以从右边的30个小玻璃球中,看到有几个球充满了水,那就是多少分钟了。
市中心有一座被炸掉一半的教堂,周围是现代建筑林立,它时时在提醒着人们莫忘历史,不要战争。我看过那座教堂原先的模样,非常精美,如今去满目苍荑。当年苏军攻克柏林打得非常惨,整个城市几乎夷为平地,德军后退一条街,苏军就占领一条街,街上站满了苏联大兵。如今的柏林已重建成一个现代化大都市,但是历史是不会忘记,这半座教堂也成为一个观光景点让人回忆。
在百货商场门口遇见一群穿着巴伐利亚地区民族服装的少男少女,就跟《希茜公主》里一样,漂亮极了。看到我在照相,一个胖乎乎的小伙子立即搂着女伴拗造型,让我又一次感受到德国人的热情。
柏林正在进行市长竞选,参选者的大幅照片在路边竖着,或是绑在电线杆上。现任市长KlausWowereit是一个同性恋,他也参加这一届的竞选,听说已经连任了。从相片上看长得挺不错。他从不避讳自己同性恋的取向,而且还在演说中提到这一点,希望大家都到柏林投资和旅游,因为柏林不歧视同性恋。其实KlausWowereit的口碑不错,政绩突出,深得民心,他的梦想便是“让柏林变成欧洲最吸引人们居住的地方之一”。其实什么样的性取向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好市长。同性恋在德国已经公开化、合法化,同性恋可以结婚,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但在道德范畴可能要完全接受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柏林有许多土耳其人,二战后德国极缺劳动力,他们向土耳其招募劳力,1961年10月31日,当时的西德与土耳其政府签署“德国劳务市场向土耳其招聘劳动力协议”,被招土籍工人在德国工作年满2年必须返回家乡土耳其。土耳其人勤劳,肯吃苦,那些劳动强度大、又脏又累的活几乎都是土耳其人承担着,他们为德国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不过,当初两国政府签署的协议也如同一纸空文,40多年过去了,返回土耳尔的人寥寥无几,第一批来德打工的土耳其人已经在德国繁衍生息了第四代传人。
晚上入住的酒店是QuaiityHotel,房间很小却有厨房设施,有微波炉、电磁灶、冰箱、水池,做成一个橱柜,把门一关就跟普通大衣橱一样,但内部却是别有洞天。
9月10日 星期日 柏林
今天换了个司机,由司机的父亲来开车。那是一个胖胖的老头儿,叫Galatik,留着白胡子,肚子大得不得了,走起路来一抖一拌的。他是一个非常风趣的人,英语也比他儿子好得多,70年代的时候曾组建过一个乐队,当时红透半边天,唱片发行量达到20万张,不过结婚后便放弃了自己爱好的音乐,开了个车行,有2个车,接的大多是中国团,和儿子两人轮流开。他只生了一个儿子,他儿子比他历害得多,才25岁就已经结婚10年,生了5个孩子,4男1女,家里热闹极了。Galatik非常健谈,空闲时便与我们聊天,还兼做导游,一路开车,一路吹口哨,带给我们很多欢笑,真是一个有趣的老头。
第一站要去参观国会大厦。国会大厦名扬天下应该与国会纵火案相关,当年希特勒为了巩固其法西斯统治,在1933年2月27日晚上,焚烧了国会大厦,并说是共产党发动起义的信号,逮捕了当时在德国进行革命工作的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荷兰共产党员马瑞纳斯和当时德国议会党团主席那拉。同年9月20日至12月23日,季米特洛夫在莱比锡审判法庭上,慷慨陈词,把法庭变成揭露法西斯罪行、阐述共产主义纲领的讲坛。此事在国际共运史中成为千古佳话。后来,在国际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希特勒当局不得不将季米特洛夫等人释放,而荷兰共产党员马瑞纳斯却被无辜处死。
这是一座雄伟的建筑,大厦正面6根古希腊式的大理石柱子支撑起方方正正的大厦,四面各有一个门,门上有德国的象征――帝国鹰徽。最引人注目的是国会大厦顶上那个硕大无比的玻璃圆顶。当初这个设计遭到许多人反对,如此古老的建筑上怎么可以装这么一个大玻璃圆顶,不伦不类。最后联邦议院建筑委员会以微弱的多数票通过了。其它,这个玻璃圆顶告诉我们:德国,一切都是透明的,是清澈见底而坦诚相待的,是一个和所有国家都能和平相处的温和国度。
顺着螺旋形的坡道盘旋而上,这大圆顶的造型真是很奇特,内部有一个倒圆锥体,好像钟乳石一样垂挂在大圆顶正下方,全安上了镜子,这些镜子把日光折射到大厦的会议厅内,一面走一面可以欣赏到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甚是有趣。
格合德·施罗德在国会大厦落成典礼上曾说:“迁都柏林,也是重返德国历史,回到给德国和欧洲人民带来过巨大苦难的德国两次独裁政权的地方。”德国人不回避历史,不掩饰先辈曾经犯下的罪行。在国会大厦外的广场上,有一排黑色的薄片,47块,整齐地竖着。这是一个纪念碑,是纪念被希特勒杀害的47名议员。而在市中心还辟出一块地方作为屠杀犹太人纪念碑,这些纪念碑由2700多根长短不一的碑柱组成,碑柱最高的4.5米,最矮的0.5米,远远看去如同一片墓地。施罗德曾说:“过去的历史我们已无法挽回,但我们能够从历史中,从我们国家刻骨铭心的那段耻辱中吸取教训。”德国人正视历史、反省战争责任、不忘过去是众所周知的,令人尊敬。
参观完在广场上休息,看见三个朋克,留着鸡冠头。也许他们发现我在拍照,互相商量了一下,派了个小姑娘来与我交涉,她说的英语我听不懂,只知道有“Money”,我只是对她摇头,她想了想便走了。事后问导游,说可能是在向我要钱,这些孩子对社会不满,因此做朋克,也不工作,满18岁以后父母也不管他们,有时就通过这种方式要些钱。其实那个小姑娘不留鸡冠头也是蛮好看的。
柏林电视塔有点象东方明珠,但只有一个球,里面也有旋转餐厅。奇妙的是每当阳光照射在由许多菱形玻璃构成的球体上,在球中央便会呈现一个金光闪闪的“十字架”。以前西柏林的人看见了,总要嘲笑说“共产党不信神,怎么弄了个十字架在城内最高建筑上”。
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er Tor)位于柏林市中心菩提树大街和6月17日大街的交汇处,是德国统一的象征。1753年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定都柏林,下令修筑有14座城门的柏林城,同时以家族发祥地――勃兰登命名。到1788年弗里德利希·威廉二世统一了德意志帝国,为表示庆祝便建了这一座凯旋门式的城门,共有5条通道,还在门的顶端设计了一套青铜的雕像:四匹骏马拉着一辆双轮战车,战车上站着一位双翅女神,一手执杖一手提辔,一只展翅欲飞的普鲁士飞鹰鹫立在女神手执的饰有月桂花环的权杖上。此门建成之后曾被命名为“和平之门”,战车上的女神被称为“和平女神”。1961年8月13日原东德围绕西柏林修筑了一道围墙,封锁了勃兰登堡门,并在东、西柏林分界处建起“柏林墙”,作为德意志统一象征的勃兰登堡门成了军事禁区,也成了德国分裂的标志。1989年12月31日两德统一前夕,勃兰登堡门又重新开放。
在亚历山大广场瞻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雕像,广场上正在举办反对种族主义、反对新纳粹音乐会。有个女的正在台上唱歌,也许音乐会还没有完全开始,台下也没有什么观众,我们驻足观看了一会儿,有个老者竟邀我合影,欣然应允。
提到新纳粹,在德国看了份中文报纸,说是德国下萨克森州的一个小镇代尔门霍斯特的居民正在竭尽全国筹集300多万欧元,希望赶在右翼极端分子(新纳粹)之前把一间空置的酒店买下来。据传,右翼分子正计划把那间酒店买下来作为新纳粹集合地点。酒店的老板濒临破产,欠债300多万欧元,当地居民、社团都试图阻止老板出卖给新纳粹,但老板说谁能帮他还债就卖给谁,管他是新纳粹还是什么。这次购买酒店计划的领头人是来自汉堡的律师于尔根·里格尔,他是出了名的纳粹支持分子,担任了犹太大屠杀否认者们的辩护律师,每年都在巴伐利亚组织纳粹纪念集会。当地居民在找不到任何合法途径阻里格尔的购买计划的状况下,自发筹集资金,希望赶在他之前把酒店买下来,但筹款还不到1.5万欧元。而地方的公共财政预算也只能帮上一小部分的忙。8月初约3000居民还上街示威游行,反对出售酒店计划,但要阻止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也有研究专家说,新纳粹倾向于购买引人注目的场所作为集合地,目换是为了招揽年青一代的追随者,以及加强与其他极端组织的联系。
德国人这种爱憎分明的态度很令人敬佩,而且如此团结。当年曾有人说过“日尔曼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也许此话有点过了,但德国人确实值得尊敬。他们非常认真、执着,按原则办事,一丝不苟。如果有什么事要他们办,能力就立即答应,并会想出很多方法以求能把事情做得最好;如果不能办立即拒绝,不象中国人那样“我试试看”。德国人也非常热情,世界杯期间,有些外国记者为了验证总理说的:“保证让所有人都有住的地方”,他们有些装扮成普通游客去敲居民家的门,说自己是来看世界杯的,但没有地方住,想在他们家里住几天。德国人都热情欢迎,不收钱,免费吃住。德国人说:你们都是来看世界杯的,都是朋友。从这一点确实可以反映出德国人的真诚与热情。
到柏林,肯定要去看柏林墙。历史的东西不想太多了解,我只是很想看看柏林墙上的那些画。涂鸦的题材也是各式各样,主要以追求自由和光明为主。有一幅是汽车破墙而出,还有一幅是人如潮般涌往西柏林,都是蛮出名的。边上有一些卖柏林墙石头的小摊,可惜我们没有停留,令我惋惜了好一阵子,幸好下午在另一个小镇上觅到一块,挺贵的,就一小块石头,用有机玻璃做了个架子,要卖39.5欧,但这是历史的见证,比一般的旅游纪念品更有意义。
驱车前往间谍桥。当年电影《蛇》中东、西德交换间谍的那座桥便在此。那只是一座很普通的铁桥,横跨在波茨坦湖上,因为这一段历史使它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如今,铁桥依旧,我们在桥上悠闲地漫步,往来的车辆、鳞鳞的湖光,游艇在湖中荡漾,历史的旧梦已模糊。
波茨坦宫又名采齐琳霍夫宫,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这座田园式的别墅里举行了著名的波茨坦会议,美国总统杜鲁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英国首相参加了会议。英国国内政局变化,前一个星期会议由丘吉尔首相参加,会议进程中,丘吉尔因大选落败再未返回波茨坦,而由新当选的首相艾德利参加。就在这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命运,划分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势力范围,也拉开了东西方冷战的序幕。
采齐琳霍夫宫属19世纪相当典型的英国乡间别墅的风格,最初是普鲁士王太子威廉和他的夫人采齐琳一家居住的,二战结束前太子全家逃亡德国西部。1945年夏,这座完好无损的宫殿即成为大战胜利国领导人聚首的场所。采齐琳宫被绿草和鲜花围绕着,不远处还有一个湖,非常宁静,如果不是因为三巨头的聚首,这一座宫殿也只是一座乡间别墅而矣。
三巨头聚首的会议厅是宫中最大的房间,曾是太子一家的起居厅。会议桌为圆形,桌上的3面小国旗标明了当时座位的安排。每国有5个代表出席,3把扶手椅是3国首脑的指定坐席,在右首入座的是他们的外交部长或代表,左首是翻译和大使。右边靠墙的两排椅子是专为军事及政治顾问安排的。首脑们在这里举行了13次会议,1945年7月26日通过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在波茨坦还有一处著名的观光地――无忧宫。公元18世纪,弗里德里希二世定都波茨坦,并花了2年时间建造了这一座夏季行宫,占地290公顷,有12个大厅。在这里,他度过了从35岁到74岁的大半个人生。这座洛可可风格宫殿,处在一片田园诗般的森林和湖泊之中。无忧宫(Schloss Sanssouci)的取自法文,在法语中是“无忧无愁”的意思,译成中文便是“莫愁宫”,所以也称为“无忧宫”。
在无忧宫的入口处有一个穿成古代宫庭摸样的吹笛子卖艺人,见我们一行中国人,竟然吹了一首“茉莉花”,我朝他面前的纸盒里投了些零钱。入口处有一个金绿色相间的金属镂空建筑,好像凉亭,在阳光的照耀下亭子闪闪发光。
宫殿一角有国王和他的爱犬们长眠的墓地。这位不信人只信狗的国王在生前表示:死后要与自己的11只爱犬葬在一起,可惜,最终遗愿没有实现,他死后遗体被葬在了波茨坦的伽尔尼索教堂。二战结束时,人们又将其遗体藏到车林根的岩盐矿内,战后,原本在苏军控制的地区内的遗体被美军夺取,此后46年间一直安放在霍恩索雷伦城堡内,直到两德统一,国王的遗体也结束了长期的流浪生涯,1991年8月,终于如愿以偿,与爱犬们安然共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