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乱走,这个境界是高的,刘若英这样勇敢地唱着,她以爱情为由出走。 那么出走的理由是多样的不是吗? 2天——苏州和同里,匆匆溜达。 7月16日早上5:45分,我穿得“花枝招展”地出门,临出门和我妈妈说再见。她看了我一眼,说到:唉,我养了25年的女儿,怎么还像个小孩啊。 小鸟说早早早,我换了两部公交车,一班地铁,在8点20分的时候达到上海火车站,9点15分,火车出发。10点40下的火车。 下火车买地图啊。一阿姨说:5块。我瞅着火车上有人卖的是说4元的。然后我就摇头说。阿姨说:那4元。我轻轻地说:3元。 好了成交。 到火车站广场,我那“出走宝典”告诉我要投靠拙政园就要坐游5。天气那个热啊,一看到游5,我们那个激动啊,呼啦啦地就上去了。上去后才知道方向反了,我知道游5是环线,我却没有去多想。 不过嘛,嘿嘿。 看到马上的第3站就是山塘街。哇,有点熟悉的。那就上那吧。 撞上的东西还是不赖的。在一座桥下,我们看到了“山塘街”这个路牌。老街新街热闹地挤在一起。杨柳,小河,石桥,老房子,为数不多的新开的店铺。因为是新开发,山塘街上行人稀少。45元一张的门票也是少有人问津。在山塘街,用8块钱,解决了我们3人的中饭,尚且好吃,是无锡的灌汤小笼。出了老街,遇上一个老城门,不知道啥名,好象是ji 门。 拙政园还是要去的,不过去了后,还真是只有失望的感觉。怎么就那点荷花还有点看头,那亭台的什么的,唉,说什么呢。 罢了罢了,乘车去同里吧。当年的“富土”,如今? 傍晚5点的同里——余辉中找江南的影子。 我发现我有点伤感了,其实我是很兴奋的哇。 我坐在小河边的石阶上,把我的脚洗了洗,呵呵; 我记下走过的每座小桥; 我在小河边杨柳下留下很多的照片; 眼看着日暮西下,被蚊子咬了几口。 三桥要走走的,因为我相信它们会给人们带来长庆、吉利和太平。(顺便说,三桥一绝臭豆腐就在长庆桥边,够香不够臭) 7月17日 清晨的退思园。有点意思的退思园。厅连着房,房接着廊,廊碰着台,台对着庭。幽静中迎来别有洞天,特别是后花园里。小池塘中,大金鱼摇摆尾巴,那边睡莲静放。哇,要是就在这古老的湘妃塌上睡午觉,那? 退而思则进,当年的主人留下点寄托给自己。当今留下什么给世人呢。 崇本堂、嘉荫堂、耕乐,感觉就是一家比一家有钱。 崇本堂太小,楼梯很窄,感觉是小家子气,他家的家训是商贤传家; 嘉荫堂,虽然比耕乐堂小了点,也少了那流水西西的后花园,不过这个人家似乎更让我喜欢,他家的家训是厚德传家。质朴中自有那么点超然。 以“耕读传家”的耕乐堂,这个家经历了400多年的修缮,建筑上自然是没有的说。明代的朴素的雕刻反映在它的窗几上,还有……但是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它的里面陈列了150件的现代根雕,号称是某个世界名人的作品。 好了撤了吧,再喝一碗同里的芡实粥,吃一个袜低酥。将同里装进我的心里,让我们时刻相遇。 忆江南。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