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
去之前有听说旅行社宰人很狠,所以有意不带太多现金,(也是防偷,欧洲很多小偷专偷中国人,因为中国人“有钱”)没想到,刚在机场集合,导游便换了一张行程表给我们,大致内容差不多,独独自费项目比原来多了1倍。才第二天,在导游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之下我口袋里的现金就全进了导游的钱包,还欠下145欧外债。即使如此,我仍有幸成为了导游嘴里的“死硬分子”,属于自费项目最少的之一。行程刚开始,便只剩下几枚小硬币(留着遇到收费洗手间应急用)。
其实这种团团费比较低,旅行社靠的就是自费项目。本来也是无可非议,只是导游为了得到其利益的最大化不惜以团队精神再加上“贫富论”以及必要时把你丢在荒郊野外之类等等来挤榨便让人觉得过分和不快。这种“商业化”的略带欺诈性的运作似乎已经成为了旅行社的“常规动作” 。不过除此之外,行程安排基本上是愉快和满意的,导游的讲解和服务都不错,也更为这种混乱的竞争之“文化”叹息。
在这样的博弈中消费者中也有胜利者。团里的一对夫妇很强悍的居然一个自费项目都没有报,实在是让人瞪目加佩服阿~。所以,如果你有自己的消费计划,或者仅仅只是与这种不正当销售对抗,完全能守紧自己的钱袋,按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这一趟下来,那对夫妇玩得也不错,省下了大笔银子购物。
即使团费也千差万别,大家都不一样,高低之间差价能有五六千——完全一样的行程安排。所以,报名时眼睛要擦亮点!
购物
不过,咱们中国还是有钱人多,大半的人报了全部自费项目,并且购物的时候基本上算“抢”。
像我这种挑来拣去没拿几样的又是少数。直到最后热情的人们才发现,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买贵了——在瑞士买的手表,在法国买的香水化妆品,在奥地利买的施华洛。到底是为什么?我在法国买的化妆品在回程的飞机上看到了,便宜好几十块,还不用申报退税什么的那么繁琐的手续。所以,我的结论是:买东西不用太着急。像瑞士名表几乎个个国家及机场都有卖,价格比旅行社带去在Swiss line 的便宜,有些还便宜很多,只是品种可能稍少一点。法国的化妆品就更不用着急了。基本上机场的DUTYFREE就是最便宜的了。不过不同的机场价格也不一样,匈牙利的机场东西不是很便宜,据说法国的也不便宜,德国是最便宜的。海航飞机上东东价格是比较心仪的,当然品种少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威尼斯的购物。大多团队都会带去看玻璃工厂,东西确实是非常漂亮,也很特别,不过价格不菲。而且价格比较混乱,工厂内的东西比工厂外的要贵一半,到底是品牌,品质不一样,还是旅行社的回扣?买的时候得掂量掂量。
无论如何,比在国内还是便宜的。
生活 在我们的梦想之中
欧洲的大多数国家生活在我们的梦想之中。虽然美国也许更有活力,经济更发达,环境也很好,可是美国毕竟是个多事之国,社会矛盾和问题都比较多一些,工作压力也大,不像欧洲这般和平。环境、福利、文化、设施都是一流,只有你到了那里,真切的体会到这种自由与闲适,才能感受到其优越。这里的小镇、农村似乎比大城市更有魅力,荷兰的渔村,是喜悦的;卢森堡这个小国,是静谧的;瑞士就是世外桃源;奥地利的小镇便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国的小镇也充满文化气息。。。。。每一样东西存在就是有尊严的,既不是粉饰也不是凑合。人与环境协调美好的发展着。什么时候咱们中国也能建设成这样,不仅仅只是面子,里子也能倒腾好,才算是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例外的就是意大利。意大利和中国挺像的。意大利的洗手间全程最脏,酒店全程最次。大街上卖盗版名牌的比比皆是,不过换了黑人,和咱国家的小贩一样,随时警惕着看到城管拎起袋子就跑,小偷到处都是,技术含量欧洲第一,狡猾的商人给你布个价格陷阱,街头的流浪艺人强买强卖的问你要钱。。。。。。。在一路的文明之中,忽然回到这种混乱中间,倒也生出亲切感来,因为这一切都这么熟悉呵!
还有布达佩斯也是比较特别的城市。匈牙利因为曾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与西欧国家不大一样,整体上落后一些,黑人,吉普赛人比较多,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从这个城市可以大致看到东欧国家的风情来。
其他
比如带些干粮之类,因为旅行社会有3-4餐不提供用餐,会退5欧一餐自己解决。还有欧洲不少洗手间要收费,准备点零钱备用。出来带够电池,准备欧洲专用的转换接头等,我相机的内存不够,流失了很多美丽的照片,真是遗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