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埃及全程游(下)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离开埃德福后,船要经过伊斯那水闸。大约在12:00,游船停靠在伊斯纳码头上,排队等候过伊斯纳水闸。两个多小时后,游轮继续向北前进,傍晚,游轮穿过一座横跨尼罗河的大桥,古埃及中王朝和新王朝的首都卢克索,开始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原本估计第二天才能到达卢克索的游轮,提早一天就到了,使我们在卢克索的游览时间由原计划的一天变成两天,这确实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在卢克索游览一天实在是太仓促了。

游轮渐渐靠岸,从甲板上望去,太阳西沉,河的西岸是一层如剪纸般的山丘;河面上是一张张白色的双桅三角帆,在那里飘逸游动着;河的东岸是一排排带有阿拉伯建筑风貌的楼房和清真寺庙,岸边热带树木下是整齐的长堤,沿岸边停靠着一排排豪华的游轮……,好一幅繁华美丽的都市。

公元前2040年,法老把首都迁移到卢克索,开创了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这里也就成为埃及古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鼎峰期,一代又一代的法老不断建造自己的王陵和神庙,使各种建筑工艺、雕刻绘画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法老们在尼罗河的东岸建造神庙,而在它的西岸建造陵墓,这完全是与太阳有关。因为古埃及人崇拜太阳,认为河东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生命的开始;河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象征亡灵的归宿。

一清早,我们乘车去尼罗河西岸的帝王陵墓,它位于尼罗河西岸7公里,可以从底比斯卫城北端陡峭的环山公路到达。从埃及中王朝开始,法老们不再修建金字塔,而将遗体安放在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山谷中,在那里为自己建造豪华的地下陵墓。在前后将近500年中,62位法老和不计其数的王后贵族埋葬在这里,形成了著名的王陵谷。王陵谷分两个部分,西北面是埋葬法老的地方,称作“帝王谷”;西南面是埋葬王后和贵族的地方,称作“王后谷”。

然而,那些新王朝时期的法老们的陵墓,并没有逃脱盗墓者的魔爪,许多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寻找墓穴的入口,掳掠墓中的财宝。以至于大部分陵墓被彻底毁坏,当年豪华的洞穴已被洗劫一空,许多洞穴的入口敞开着,成为野兽的巢穴。经过几千年来的洗礼,整个王陵谷已显得千疮百孔,荒芜凄凉。

尽管如此,人们对帝王之谷仍然充满着好奇,期待着能进一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陵墓里的彩绘也吸引着前来的世界各地观摩者。

我们首先来到位于帝王谷山脉东南侧的一片旷野中的门农像。那是两尊矗立在尼罗河西岸的岩石巨像,全部是用整块石料雕凿而成的。由新王国时代鼎盛期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建造,每尊都高达18米。由于年代久远,风化严重,面部已不可辨识。看着巍峨的石像使我感叹,历史如浮云,就在弹挥一指间。

导游带我们来到王后谷,这里主要埋葬王后、妃子、王子与公主的坟墓,里面的规模比帝王谷要小很多。从停车场到墓穴要走一段路,周围寸草不生,除了嶙峋的砾石就是无边的荒漠,显露着一片凄凉的黄色。

在骄阳暴晒下,高温把我们都热坏了.我们参观了拉美西斯三世之子之墓。墓室不大,被盗墓贼洗劫一空的坟墓里只留下了一些壁画,还有一口空空的石棺,石棺右边有一个小小的玻璃柜,里面放了一个胎儿的骨骼。随后又看了一个墓,连墓室主人的名字都忘掉了,说实在话,不是对考古有专门研究和兴趣的人,没有必要来这里参观。

法老在修建石窟墓时,还会建造一座祭庙,其中以哈特舍普苏特女法老的祭庙最为壮观。原来我们的行程是参观“帝王谷”,但阿里建议我们放弃观摩“帝王谷”,改为去哈特舍普苏特祭庙(因它是一个独立的景区,不包括在帝王谷内,如果都要去的话,需要再增加景点门票费、车费和导游费)。阿里认为“帝王谷”内法老墓穴里除了规模较大及一些壁画外,与“王后谷”差别不大。我们接受了他的提议,来到了建于埃及十八王朝的哈特舍普苏特祭庙。

女王祭庙是一个依山而建的三层建筑。它由三座神庙组成的,最大的是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神庙,右侧是女王丈夫图特摩斯二世的神庙,再往右是已经荒废的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神庙。整个神庙规模宏大,采用上下三层叠进的结构。每一层都耸立着女法老巨大的雕像。在每一层柱廊的墙面上都雕刻有华丽的彩绘壁画和浮雕,上面描述女王的诞生和她统治期间的大事。

在进殿之前,阿里先用形象的方法让我们分别扮演女法老哈特舍普苏特以及她的父亲图特摩斯一世、她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她的丈夫图特摩斯二世、被她软禁和打发到远疆从军的图特摩斯三世等人物,生动地讲述了那段时期发生在王室里的历史故事和各种传奇。

哈特舍普苏特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一世与王后唯一的孩子。她从小聪明伶俐,性格坚强,梦想有朝一日能够统治强盛的埃及。公元前1512年,图特摩斯一世去世,他与王妃所生的长子与哈特舍普苏特结婚,继承了王位,即图特摩斯二世。图特摩斯二世体弱多病,继位不久后,大权就落到哈特谢普苏特的身上。几年后丈夫去世,他们没有子女,哈特舍普苏特就安排二世与妃子所生的一个12岁小男孩继位,这就是图特摩斯三世。因为他年龄还小,就由哈特舍普苏特作为他的监护人,并将国事政务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图特摩斯三世长大后,心怀雄心的哈特舍普苏特把他流放到偏远地方,宣布自己为法老。为了使她的王位名正言顺,她借助僧侣编造身世,称自己是太阳神阿蒙之女,可以成为统治埃及的法老。为了维护自己的王权,她喜欢戴假胡须、身着男装、束胸宽衣、手执权杖以示威严(祭庙里有很多这样的雕像)。在哈特舍普苏特统治的22年中,埃及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公元前1458年她因病去世(阿里告诉我们,女王的木乃伊在6月份刚刚被发现,埃及考古学家通过对木乃伊牙齿和身体某些部位特征的研究,并对这具木乃伊及女法老家族的木乃伊进行了DNA检测证实了她的身世,并证实她是因病而死,并非人们猜想是死于暴力)。于是,图特摩斯三世突然重返王位,出于报复心理,他毁掉了所有与她有关的东西。从此,她的痕迹在埃及历史中几乎被全部抹去,神庙和雕像壁画损坏残缺,纪念碑被砸,木乃伊失踪。

这位女法老的身世还与《圣经》有关,因为她是犹太人先知摩西的养母。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犹太民族因遭旱灾去埃及避难,在埃及定居了将近400多年,由于人口逐渐增多,让法老担心自身的权力和地位受到威胁。为了减少犹太人口,公元前1525年阿蒙霍特普一世下令杀害所有的犹太男婴。先知摩西出生后被母亲放在篮中,丢弃在尼罗河中漂流,恰巧此时被在河中洗澡的哈特舍普苏特公主发现而收养。从此,摩西在宫中长大,他英俊能干,满腹学问,深得哈特舍普苏特的宠爱。

女王去世后,摩西失去了靠山,他杀死一位欺负犹太人的埃及人而逃亡西奈。后来,他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在旷野漂泊40年,最终使犹太人返回了迦南地。

我们在哈特舍普苏特祭庙待了将近2个小时,来来回回,我在那里忙着拍照,生怕遗漏了什么。我觉得,在埃及所有的庙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座哈特舍普苏特女法老的祭庙。

中午回到游轮用午餐,休息片刻,导游阿里提议骑马车去逛卢克索街道,还可以带我们去阿拉伯咖啡店喝一杯具有阿拉伯风味的咖啡。全程每人收取12美元,时间定为2个小时。这个建议被我婉言拒绝了。我想,在这段时间里,为什么自己不能找一辆马车去市里逛逛呢?既自由,费用也不一定那么贵。等他们前脚一走,我们一家四口随即出了游轮,很快在码头上租了一匹马车,在市区老街上笃悠悠地玩了三个多小时。事实证明,租马车逛街、喝咖啡,总共费用平均每人才3.5美元,省了钱又玩得尽兴。

马车夫是一个典型的努比亚年轻人,身穿传统的阿拉伯长袍,脸庞显得又黑又瘦,一聊天很快就和我们熟悉起来。他从上衣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照片,里面是一位很漂亮的西方姑娘。小伙子声称那是他的老婆。我们都向他表示祝贺。其实,我心里明白,这八成是假的,在年轻时我搞外事就碰到过。在中国,年轻人有了对象,别人问起来总是躲躲闪闪不承认,恐怕太多的人知道。而外国人不是这样,他们最怕别人以为他没有对象,一见面就要介绍自己的另一半,如果没有对象,就会搞一张根本不相干的女人照片,就怕别人瞧不起他。

我们坐上马车,请车夫打开车上的小音响放一曲阿拉伯音乐,马车慢悠悠地在卢克索的街市集上奔跑,能如此近距离的贴近当地埃及人的生活,亲眼看一看他们的起居饮食、风土人情,不能不由衷地感到旅途中的满足。你看,沿街上的各种小店,看上去和我们国家差不多,不过店门大多是关着的。原来店主都把商品摆在门口的街道上,难怪马路上显得十分拥挤和杂乱。摆着各种服装、水果、地毯、工艺品、杂货以及小吃摊应有尽有。只是那些路上行人的服饰与我们大不相同,男士喜欢头带盘巾,衣着亚麻布缝制的黑、白、绿色长袍;女士喜欢头裹纱巾,衣着色彩鲜艳的褶裙和围裙。街上的埃及人和我们很友好,频频地与我们招手致意,尤其是一些孩子,笑着、闹着,在我们车前车后打转。从他们的装饰和周围的环境来看,这里的生活还比较贫穷,一路上,乞讨的人也不少。沿街的房屋与我们一路看到的神庙比起来也好不到那里去,砖瓦脱落、破旧不堪,有的几乎已经是危房,还有很多人居住。街上出租车很少,马、驴都成为运输工具,很多中年妇女的把很重很大的行李、包裹顶在头上……。

车夫根据我们的要求,领我们来到一家阿拉伯咖啡店喝咖啡。这是一家完全用阿拉伯式样装饰的小店,墙上挂着织有阿拉伯图案的巨大挂毯,室内的摆设比较陈旧,看上去经营已经有些年头了。

在我们喝咖啡时,马夫却在店里抽起了水烟,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埃及人是如何吸烟的。他们手里拿着铜制的水烟筒(埃及人抽烟用的器具),烟筒顶部放着烟锅,中部有一个盛水的玻璃圆球,下部安装一根长软管,外面包吃绣有金银丝图案的绸布,末段是烟嘴。抽的时候,把烟丝、香料等放在烟锅上,通过玻璃圆球的过滤吸入嘴内。我看到一些十岁左右的孩子也在那里起劲地吸着,真有点为他们国家的后一代感到悲哀,想起古埃及创造如此辉煌的成就,如今呢?

在卢克索的第二天清早,用完早餐后,我们办好退房手续离开了游轮。今天的日程安排还是比较宽松的。早上,我们去埃及最大的卢克索神庙和卡尔纳克神庙,下午两点在规定的旅游集合地集中,前往红海度假区—赫尔格达。

我们先来到卢克索神庙。它是由古埃及第十八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修建的。到了第十九王朝又经拉美西斯二世扩建而成。因此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前面一个部分是拉美西斯二世庭院,后面部分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庭院,中间是由四排纸莎草捆柱组成的柱廊连接,最后是太阳船祠堂和圣所。神庙全长262米,宽56米,由塔门、庭院、柱厅和诸神殿构成。

在卢克索神庙的塔门前,矗立着高达14米的拉美西斯二世的两尊坐像、四尊立像和两根高达25米的方尖碑。如今这些像中只剩下了两尊坐像、一尊立像和一根方尖塔。其中一根方尖碑已经在1836年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

厚厚的塔门有30米高度,上面四个方孔是插国旗的地方。阿里告诉我们,在塔门的右边墙上原来有精美的彩色浮雕,上面描述拉美西斯二世与叙利亚时代一个敌国赫梯长达12年的战事以及最后两国缔结合约的条款。可惜由于河水的泛滥侵蚀而风化了;在塔门的左边墙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匹高大强壮的战马浮雕,那匹马有好多条腿,表明在战争中速度很快,步步飞腾,无所畏惧,所向披靡的状况。

进入大门不远是一座清真寺,阿里说,在十一世纪阿拉伯人来到了这个地方,那时卢克索神庙已经被风沙所淹没,仅露出一些较高的建筑物。阿拉伯人就在废墟上建造了一座清真寺,后来,尘沙被请除干净,寺庙位置就显得很高,就像建造在神庙的屋顶上。现在,这座已有1000年历史的清真寺还在使用。

再朝前走过去便到了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厅院。它的三面都是采用纸莎草形状建造的巨大廊柱,庭院左边有一座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的小圣堂,右边几个小房间是供奉太阳神和它的儿子的地方。

经过一道由七对莲花状组成的高大柱廊,我们来到阿蒙霍特普三世建造的庭院,也就是卢克索神庙的后半部分。它的三面也是用双重的纸莎草捆柱围绕而成,庭院南边是一座廊柱殿,由32根廊柱支撑。里面的浮雕显示阿蒙霍特普三世正在接受诸神的加冕。左右两边还有一座小神殿,也搞不清楚是派什么用处的。

说起阿蒙霍特普三世和他的儿孙,在古埃及历史上也是很出名的人物。阿蒙霍特普三世非常有才干,第十八王朝在他统治时达到了埃及全盛时期,他修建了包括西底比斯神庙和卢克索的门农巨像等许多宏伟建筑。阿蒙霍特普三世还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追求浪漫爱情的国王,他与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女儿的爱情故事,一直被后人所传诵。而他惟一的儿子阿蒙霍特普四世继位后,竟然大胆颠覆传延已有2000年历史之久的埃及宗教。他将原来信奉的阿蒙神改为信奉阿吞神,把自己的名字改叫阿肯纳顿,意思是“阿吞的光辉”,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宗教改革浪潮,成为古埃及几千年历史中一个风云人物。到了阿蒙霍特普三世第三代,由他的孙子图坦卡蒙继位,他推翻父亲信奉的阿吞神,把父亲在改革中的所有努力全部推翻,所有新建的庙宇被拆毁。不过,他出名的原因是在于他的墓葬,他那座惟一完整的出土陵墓,为后人提供了最光彩夺目的古埃及历史文献。

离开庭院。再朝前走,通过中间的一扇门就来到在罗马时代皇帝祭奉的神坛。神坛后有一条通道通到一个有2x2根柱的廊柱厅,最后是中央圣所。值得一提的是在廊柱厅的墙上画着反映基督教生活的壁画。那是在罗马帝国时期,许多埃及人开始信仰基督教,后来受到罗马皇帝的迫害,纷纷逃离家园来到这里,与我们在菲莱神庙见到的情况一样,他们在卢克索神庙里开始了群居生活。从公元后的几个世纪里,这里设立了几个基督教堂。他们在神庙四周的石墙上画了很多彩画,据说还有一幅“最后的晚餐”很有名。不过,由于洪水的腐蚀、年代的久远,大部分壁画已经剥落。最近,有两个意大利艺术家前来帮助埃及文物管理部将这些壁画进行修复,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实施之中。

在卢克索神庙的太阳船祠堂边,墙上有许多浮雕,阿里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众多的浮雕人物里,有一个名字叫阿蒙.门的普通老百姓。有一天,拉美西斯三世要出征打仗,卢克索城里的所有男子都必须参加。只有阿蒙.门留了下来。因为他只有一只手,是个残疾人,无法与敌人交战。几个月后,当那些从战场上归来的战士发现许多女人都怀孕了。这件事被控告到拉美西斯三世,法老闻讯大怒,就严厉地惩罚了他,剁掉了他一只脚和下体。阿蒙.门死后,人们发现,大多数妇女都生下一个男孩。这就使许多埃及人开始崇拜他,把他推崇为“繁殖”之神,并把他的画像刻在神庙里。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有一只手一只脚的阿蒙.门浮雕。以后,很多不生孩子的妇女都要到这里来摸一摸阿蒙.门的身体,以致于墙上的这个浮雕像已经被摸得发黑了。

出了卢克索神庙大门,门前开阔地的左右是两排对称的人面狮身兽雕像群,这就是由奈科坦尼布一世建造的狮身人面兽大道。古代这条大道可直通2.5公里外的卡尔纳克神庙。可惜大部分石雕已颓废毁坏,那条大道也早被废弃。我们只能坐车绕道去卡尔纳克神庙。

我们来到卡纳克神庙的第一塔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罗列在路两旁的羊神雕像群,据说这也是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在每座公羊前,在两个前爪之间有一尊法老的小雕像, 象征法老受到太阳神的庇护,许多游客在这里驻足留影。

卡尔纳克神庙是由一系列神庙组合在一起的,从埃及中王国时期到希腊托勒密王朝,历经16个法老,先后修建了一千多年才完工。卡尔纳克神庙里面总共有10座塔门,从北到南有6个,从东到西有4个。其中最大的一个塔门,也是最后出现的塔门是埃及28王朝奈科坦尼布一世修建的。它有35米高度,我们就是从这座塔门进来的。

走过塔门,迎面是10根高低不一的巨大石柱,其中只有一根是完整的,有25米高。这是埃及25王朝法老塔哈卡留下的杰作;由于尼罗河洪水的泛滥,大多数石柱已经毁坏了。在旁边一堵石墙是,阿里给我们看了一下1887年洪水留下的痕迹。在大石柱的一侧,是一座高大的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像,他是由一整块花岗岩雕刻而成的,工艺极其精细。法老膝下雕刻的肖像便是他最宠爱的妻子尼斐尔泰丽。

穿越第二座塔门,便进入与胡夫金字塔齐名,规模为世界同类建筑之最的多柱式大厅。在卡尔纳克庙宇里最值得观摩的就是这座举世瞩目的多柱厅,它也是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的重要拍摄地点。电影中那些巨大的石柱厅以及大石块被从石柱的顶端推下来的镜头都是在卡尔纳克神庙拍摄的。厅堂占地面积有5000平方米,建造了多达134根的石柱,排列成16行。最高的石柱有23米,柱顶雕刻着盛开的纸沙草花和莲花的形状,石柱上面绘有各式图案和象形文字。据介绍,整个大殿从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一世经塞提一世与拉美西斯二世后才全部完成。

这些巨大的廊柱是怎样开采搬运的?又是怎样竖立起来的? 也许我并不需要答案,此时此刻只觉得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眼前所看见的一切,如此地不可思议,我想,就是采用现代先进的机械设备来建造这般宏伟的建筑都是很困难的。你看,这么高大的柱子,至今已有3000多年,却仍然巍然屹立,上面那些通顶的象形文字和图案仍然清晰可见,那些栩栩如生、神色端庄的法老雕像,那些刻在墙垣上精美的浮雕和鲜艳的彩绘……我不得不为古埃及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所折服。这是埃及人的财富,埃及人的骄傲……

记得在网上有位驴友说,这里的石柱周长达十多米,要6个人手拉手才能够把它合围起来,于是,我召集全家4口人也爬上一根石柱的台阶,手拉手围着石柱,请别人照了一张像 ,挺有意思。

走出多柱大厅,穿过第三座塔门,便是一片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的神庙遗址。只有两座花岗岩方尖碑矗立在那里。一根是图特摩斯一世所立的方尖碑;高25米,另一根是哈特霍普苏特女王所建,高29.6公尺。这两座方尖碑都是用尼罗河上游阿斯旺地区的整块粉红色花岗岩雕刻而成。哈特霍普苏特女王在这里原来建造了两个方尖碑,树立在那里的一根方尖碑上面因刻有她父亲图特摩斯一世的名字而被保留,另一根因刻有她自己的名字而被图特摩斯三世所拆毁,毁坏后的上半部分因歌颂太阳神还保留在原处,可供观摩。

穿梭在卡尔纳克神庙的每个殿堂之间,无疑来到了几千年丰富的历史宝藏之中。从这些破损的石雕上,你依然能看到那个时代有过的繁华。雕刻在石柱、墙垣上的圣船,舞者,生命树,生命钥匙,智慧的眼睛等等到处可见,虽然大部分建筑已经成为废墟,但它们的价值却是无可估量的。也许是几天来的审美疲劳吧,我仅仅拍摄了几处比较完整的殿宇以及法老与后妃们的石像,也就没有去很好地了解其它神殿的来历和现状。

下午2点多,去红海赫尔格达的车队在埃及军警的护驾下,浩浩荡荡地经撤哈拉大沙漠前往红海的度假圣地。

红海度假区的东边频临大海,西边紧贴沙漠,从南到北在沙漠里形成一条几十公里长的绿色走廊。其特殊的地域位置,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绝,世界上一切纷纭琐事、应承争执似乎都与它无关,在这里,人们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享受着人生最美妙的时刻。在这里,人与人之间都十分和睦,礼仪、举止、坦诚和热情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随着几十年来西方人的大力开发,红海度假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滨度假区。许多欧洲人在这里植树造林,盖别墅,建宾馆;游泳池、休闲娱乐室、健身房、餐馆、美容室、商场、游艇等等是应有尽有。度假村一个挨着一个,每个度假村都有一片向海边延伸的私属沙滩,沙滩上有太阳伞、沙滩椅、更衣冲洗房、摩托艇等,每个度假村都独自开展冲浪、游泳、潜水等海上游乐活动。

我们要去的地方在埃及赫尔格达,一般来说,从中国来的游客旅行社都安排在这里休假旅行。由中旅为我们安排的度假村在一个名叫莫芬匹克(MOVENPICK)的大酒店里。

莫芬匹克(MOVENPICK)度假区里的建筑非常漂亮,尤其是它的会所,是一栋呈环状的建筑物。由各种商店、餐厅和娱乐场所围绕起来的中心地带是一座小庭园,有舞台、观众席和喷水池,晚上,许多人在那里自娱自乐,周围布满了各色工艺品专卖店。摆放着具有埃及特色的铜盘、小雕像、水烟、金字塔等等,质量看上去还是很高的。

在一个几乎可以容纳几百人的自助餐厅里,我们用了晚餐。晚餐非常丰富,有一百多种,可惜大多数点心和菜肴都不适应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不过,热带水果倒是很多,果汁也不错。餐后,还有特制的咖啡免费请我们去海边的一家茶室品尝。

酒店服务生开车把我们送到各自的住宿点。我们夫妻俩住宿的房间并不是单间,也不是套间,而是一栋独立别墅!除了主卧室外,有大客厅、餐厅、休闲室、厨房、会客室等,最绝的是走到客厅尽头,推开两扇落地门窗,是一个沿河的私家平台,靠着平台边,是一艘双人脚踩小游船。这是专门给游客准备的,坐上游船,可以一直到达大海边。

第二天早晨,原本打算去看红海日出的,不料起来时天已经亮了。也许是一整夜睡得太舒服了吧。到了海边,太阳早已高高挂起。日出没有看成,我们就在沙滩上逛逛。

红海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海,也是最美的海。海水一点也没有受到污染。走在上面,没有一点点泥沙会泛起。海滩非常平缓,走了很长时间海水还不到膝盖,在我们国内的沿海沙滩上,我可是从来没有遇见过。这里的海水清澈见底,呈显出翡翠般的深绿色,半米深的地方就有珊瑚和各种海洋生物。沙滩上撑着一把把遮阳伞,伞下排列着许多只沙滩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尽情地享受着人间天堂的乐趣。酒店在沙滩上还修建了几个露天游泳池,孩子们喜欢在那里嬉戏游泳。

徜徉在游泳池边,许多人穿着比基尼、短裤躺在休闲椅上晒太阳。据说,许多欧洲人都在这里买了房、安了家,每每休假期,他们都会带着家眷坐专机直飞赫尔格达来度假(这里有专用机场)。

回到住宿的地方,我们决定乘坐双人小游船去大海。这是一段赏心悦目的游程,在将近4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头顶蓝天白云,飘浮在兰色的水面,两边不断变换的世界各种风格的建筑物,在树影花丛的簇拥下呈现着优美的姿态。惬意的海风阵阵吹来,夹带着略有的鱼腥味和浓郁的花香……。一路上是看不尽的风光,道不尽的赞美。偶尔迎面驶过来一艘小游艇,上面那些老外热情地向我们致意。让你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

小船从我们居住的莫芬匹克度假区行驶到另一个不知名的度假区,不相同的建筑风貌让人感到仿佛来到了另一个国度。我们决定弃船去里面看一看(你可以把小船放心地放在河边。决不会被别人弄走)。过了两座桥,穿越漂亮的别墅群,就来到度假区的红海边。同样的沙滩,同样的设施,不同肤色的人群在那里舒展着身躯,享受着大自然的赏赐。热情的服务生似乎知道我们来自另一个国度,殷勤地问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奇怪的是,转了一大圈,没有看到一个黄皮肤的亚洲人。

匆匆赶回宾馆,因为下午2点就要离开这里返回开罗。要说这次来埃及留下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在红海待的时间太少了,而且没有乘上玻璃船,那是一艘漂亮的游船,船体的水下部分是用玻璃制成的。船行到大海深处时,游客们可以分批下到船舱里,隔着玻璃般透明的船体,观赏海底千奇百怪的珊瑚礁和色彩斑斓的鱼群。无可奈何,只能是期待下一次机会吧,然而,人生能有几次机会和机遇呢?

第二天,10月27日早晨,根据游程安排,我们去埃及最北面的亚历山大城参观游览。主要景点有亚历山大大帝时期最后一位国王的宫殿—夏宫,古海防堡—卡特巴(Qaytbay)城堡和庞贝神柱等。从开罗出发坐中巴大约是三个多小时。

亚历山大城位于地中海一个海湾里,海湾的一头是著名的风景区夏宫,另一头就是古海防堡。城市沿着海岸线延伸而去,从东到西有26公里长。这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顺着海滨大道,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各种车辆穿梭在马路上,显得拥挤而繁忙。由于亚历山大因靠近地中海,气候舒适宜人,因此,一直是许多人向往的度假圣地。

亚历山大是埃及古文明最后的首都。公元前3世纪,希腊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非洲,并在埃及最北面建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的亚历山大城作为首都。他死后,当时亚历山大的总督托勒密自行加冕为法老,建立了最后的埃及王朝—托勒密王朝。托勒密延续了古埃及文明的精粹,并注入了许多希腊文明,为瑰丽的古埃及文化增添了更多的辉煌。

托勒密王朝的末代法老就是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许多小说里都详细描绘了她与罗马国王凯撒之间的爱情故事,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所撰写、传颂,并且改编为种种剧本和电影。到了公元前30年,埃及沦为罗马的一个行省。从此进入罗马时代。

我们首先来到夏宫,夏宫又叫蒙塔扎宫(Manakh),是一座消夏避暑的皇家园林,它是由埃及阿拉伯共和国成立前最后一个君主制国王赫迪夫·阿拔斯二世在1922年所建的国王行宫。

夏宫不对外开放,但它周围的美丽景色一定会被你深深地吸引。它坐落在亚历山大一处最美的海湾上,紧紧靠在一望无际的地中海。在夏宫诺大的庭院里种植着各种名花异草以及大量的椰枣树,簇拥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在这炎炎的夏日,来到这里,会顿觉凉爽舒适,赏心悦目。

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便可见到在湛蓝清澈的地中海海水映衬下,一条白色的栈桥向海面上伸展开来,连接着一座米黄色的灯塔。一座美丽的行人桥直通海滨,如同彩虹一般……,眼前勾勒出一幅美得无比的图画,让你为之陶醉,为之痴迷。

离开夏宫后,我们驱车来到著名的卡特巴(Qaytbay)古城堡,城堡位于东港圆形海湾的尽头,是1480年以国王卡特巴的名字命名修筑的。1966年改为埃及航海博物馆,为埃及最大的中世纪古城堡之一。

被公认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就曾经耸立在这里。当时,亚历山大已成为地中海的重要港口,为了给进港的船只导航,公元前305年,亚历山大大帝下令建造一座灯塔。灯塔花了20年时间建成。据记载,整座灯塔都是用花岗石和铜等材料建筑而成,夜间可以照亮方圆40公里的区域。塔高达13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可惜这个灯塔由于地震而被摧毁。

古城堡是一所典型的阿拉伯建筑,它的总体成长方形,每个角上都有一个圆柱形的炮楼。在灿烂的阳光下,在湛蓝的大海陪衬下,显得如此和谐而迷人。城堡外面的堤坝上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海边的一些礁石上有不少人在那里垂钓。

地中海的风浪,拍打在乱石上,高高的浪花飞溅在堤坝上,引得游人们纷纷前来拍照。这里的海滩与红海海岸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在红海沙滩上,是安宁、温柔,没有一丝喧嚣的涛声,海面如镜子般地平滑。而在亚历山大海港,情况完全不同,海浪夹带着一股腥味迎面扑来,发出阵阵巨大的响声。很奇怪,这里怎么还能钓得着鱼?

上车后,阿里告诉我们,今天中午为我们准备了一顿海鲜大餐。阿里说,亚历山大的海鲜最有名,我们去的餐馆,在靠近灯塔遗迹的海边,海鲜店面对地中海。临窗而坐,既可眺望海景,又能拍摄沿海的街景,感觉不错。不过,端上来的所谓海鲜却令人大失所望,每人一份,仅仅是二条像青占鱼的小烤鱼而已,吃在嘴里淡淡地没有什么鲜味。还不及我们国内最普通的海鲜菜肴。

下午,我们进入了老城区,由于这里车辆拥挤,道路也不好走,汽车只能在石砌马路上慢慢蠕动。当我们经过一辆坐满埃及小朋友的大巴时,孩子们频频地向我们招手,嘴上不停地喊叫着,热情的气氛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大伙一下子兴奋起来。

之后我们参观了庞贝神柱。在一片显得十分荒芜的高地上,竖立着一根巨大的擎天柱,那就是著名的萨瓦里石柱,两座狮身人面像守护在神柱旁。庞贝柱建于297年,是两千多年前罗马统治时期的建筑。据传说,当时的埃及人因不满罗马帝国的严酷剥削而揭竿起义,起义失败后,罗马皇帝没有惩罚造反的埃及人,反而将埃及每年产的粮食分给他们,于是,亚历山大的百姓为了感恩,专门为他在神庙中修建了这根神柱。不过,去了金字塔和卢克索等神庙,就觉得这里的遗迹非常一般,我们待了几分钟就离开了。

在亚历山大最后一个景点是观摩古罗马地下陵墓,进口是一个巨大的旋转楼梯,沿旋转楼梯而下,转了一圈又一圈,终于下到地下一层。这是一个阴森森的地方,如果你想象地狱是怎样的,那就来这里看看吧。我们一下去就逃了出来,浑浊又带着腐败气味的空气让人感到窒息。以后如果谁打算来埃及,建议这个所谓景点千万别来。

回开罗的途中,阿里在公路旁买了一大串红沙枣。大大的枣子看上去鲜红鲜红的,吃在嘴里味道也很甜。这种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生命力极强,在其他树种都无法生长的盐碱地上都可以成活,无论多么干旱的土地,它都能繁殖。

10月28日,是我们游程中的最后一天。今天,主要是参观开罗的三大宗教教堂:圣玛丽教堂、犹太教会堂和一座清真寺。随后,前去埃及最大的集市—哈恩.哈利利市场购物。

开罗的三大宗教教堂位于科普特区,也称老开罗区。这里被认为是开罗最早开发的地区。在伊斯兰教进入埃及之前,开罗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埃及基督教教徒被人们称为科普特人,是最古老的基督教教派之一,迄今在埃及仍然有五百万以上的科普特教徒。我们参观的教堂是科普特宗教中心—圣玛丽教堂,它建于公元九世纪,因建筑在古罗马门的顶上而又称谓“悬空教堂”。教堂的门厅内,能看到历届众多大主教以及各国宗教或政界领袖来访的照片。我们进去的时候大堂里正在做礼拜,男女信徒分开坐,男的在左边,女的在右边。

我们还参观了本.以斯拉犹太会馆,这座犹太教堂可追溯到九世纪,是一座很经典的犹太教堂,为了防范极端分子的破坏,大门口有武装军警对每一个观光者进行检查,态度严肃而又专一。我和太太出来的时候,两位军警笑嘻嘻地请我们坐一会。嘴里对着我说:“China……,Qing Liang You”,哦,原来是要清凉油,我连忙从包里取出两盒清凉油,看把他们高兴地连连翘大拇指。

埃及的伊斯兰信徒和基督徒相处得很好,我们见到的三个教堂也都几乎靠在一起。在我们的车上,导游阿里是伊斯兰信徒,而驾驶员却是一位基督徒。他们是好朋友。

傍晚时分,我们在哈利利市场逛了三个多小时,。这里几乎出售埃及所有著名的手工艺品,除了模仿出土文物的小件石雕作品和纸莎草纸画,其余多数属于阿拉伯传统工艺,如手工制造作的铜盘、银锡器、地毯、头巾、香水、珠宝和饰品等等。

这条街还挂满了廉价的服装和鞋类,店里的人说,所有衣服几乎全部是从中国进来的,质量不是很好,不过,一分价钱一分货嘛,在这里市场的销售还是很好的。

所有店铺的店伙计都相当热情,看见我们,都大声用中文说:你好!看来,近几年中国人来埃及的人还真不少。我给妻子买了一根项链,哈利利市场里的金银饰品是按重量计算的。我还买了一个漂亮的铜盘和银制烛台,感觉不错。

晚上22:40,我们从埃及国际机场乘机返回北京。结束了这次永远难忘的旅程。

这里我还想特别说明的是,在国内,旅行社安排导游购物一向是旅游者最头疼的事。但是,在埃及,阿里带我们去的几处购物点却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古埃及的艺术和文化。很受大家欢迎。

在开罗,阿里带我们去了一家香水店。香水店橱窗里摆满着琳琅满目用阿拉伯花玻璃制成的香水瓶,香料的品种繁多,功能各异,象麝香、玫瑰、荷花、凤仙、蓝莲、百合都可以用来制作香水。店老板滔滔不绝地讲述关于埃及香水的典故和产品介绍。在这里,我们才了解到香水的发源地原来在埃及,早在公元前4000年,从各种花草中提炼出来的香水已经被普遍使用,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香料贸易中心。尤其是用芦荟精制的香水有神奇的美容功效;用熏衣草精制的香水有舒缓经络的果效;用凤仙精制的香水可以用来治疗疾病;用香料裹尸可以永存……。

在开罗,他又带我们去一家百分之百用长绒棉花织成的服装店。埃及的长绒棉花是埃及最重要的出口农作物,被广泛用作高级的纺织品原料,其超长绒棉几十年来一直享誉世界,出口美国、欧洲、印度、日本,包括中国等许多多国家。其质地上乘、品质优良,手感也很好。在这里你可以购买一些有特色的棉制品作为纪念。

在开罗,阿里还把我们带到一家专门经营纸莎草画的商店。对埃及几千年来所留存的的纸草文书在国内我就早有所闻,古埃及人正是借助这种 纸莎草来传播他们伟大的文明, 利用这种植物的茎部可以制作可供书写绘画的纸张,它的发明时代要比中国的蔡伦造纸要好几千年。在埃及博物馆到处都可以看到那些从地下挖出来的纸莎草,内容多为相关的神话故事或法老传奇,制作精美。尽管年代悠久,依然是那么清晰可辨。

我们被带到一个专柜前,由一名会说一口娴熟中文的伙计讲述和演示纸草画的整个制作过程。生产莎草纸的原料是纸莎草的茎。先将硬质绿色外皮削去,把中间的白色部份切成一片片薄片。切下的薄片要在水中浸泡至少6天,以除去所含的糖分。之后,将这些长条并排放成一层,然后在上面覆上另一层,两层薄片要经纬排列。将这些薄片平摊在两层亚麻布中间趁湿用木槌捶打排挤干水分,使两层薄片压成一片,再用用机器压置几天待干燥后磨光就可制成古埃及人最常使用的莎草纸。

店里的四周墙上挂满了各种纸草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上面都有标价。早在网上有驴游介绍说埃及开罗的纸莎草画可讨价还价到3-4折,不过我们好象拿不到这个价,也许是这几天来的人太多了吧。我女儿性子急,又不善于砍价,也就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当然,买一些在国内根本看不到的工艺品作为一种久后的记念还是很有意义的。

在卢克索帝王谷,阿里带我们去一家自制的手工业作坊。在这里,我们看到古埃及人如何用最原始的方法制造出各种精美的艺术品来。由于帝王谷的地质结构主要以一种称作“雪花石”的原料组成,故雪花石雕刻就成为当地的特产,这种石材有一定的透光性。雕刻出来的作品经过光线照射会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因此不仅可以用来制作花瓶和器皿,还常常被作成灯罩或台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