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最美在于峻险、雄伟,而黄山的美我认为还多了兼容,因此其闻冠天下右出五岳。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在黄山被包容的如此和谐和恰到好处,好像缺了谁,黄山就不再是黄山了。
游览黄山前一天我住在汤口小镇,一早起来闻之昨晚下了一场大雪,兴奋之情油然而跃,第六感告诉我这将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
上山还是选择索道,缆车里俯瞰片片莹白的雪盖和底下斑驳可见的绿搭配的如此默契,哪怕一点点的改动都让人觉得多余。由于内外温度相差很大,不多久眼前的玻璃窗就已朦胧一片,抹出个小洞窥视窗外感觉眼前的现实的不真实,太美了!
索道下来所有人难以掩饰的激动早已洞穿了周遭素冷的环境,乃至于路边一排经营土产的当地人都被感染了似的,兜售商品时也多了好多人情味,大家买了必备的拐杖和手套,有些在上山时已经备好,准备出发。伴着彻底放松的心情踏在台阶的石板上,嬉笑声回荡在山谷和山谷之间,两旁松树上的可爱的雪像是一群山里的孩子聆听着我们对黄山的赞美,而他们好像在暗笑“哪里美了”。但他们如何能体会到从城市的喧嚣和繁杂中投入到如此自然宁静而又宽广伟岸的怀抱中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我们已无心聆听导游也许原本精彩的讲解,只顾抓紧采撷难得一见的雪景,深怕错过。只要是谁惊呼一声哪里漂亮都会吸引到所有人的一致的紧张:“哪里?哪里?噢!美的美的,真美!”到最后我只知道有黄山十大名松,具体是哪几棵早已没有印象了,只赞叹独一无二的黄山松选择这里生长确实聪明,黄山因松而闻名,松因黄山而遐迩。
整个景色的基调是灰黑、绿和白,就像是某位简约派大师的一次信手写生,不经意却成了一副传世之作。台阶总是忽上忽下,一段松林夹道之后,多是一片开阔。由于能见度非常好,乃至于山脚下古老的村庄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而对望相邻的山峰高傲挺拔,山壁森严肃穆,给人不容侵犯的感觉,那些怪石外似突兀却又内显灵气。千万年的鬼斧神工已超出人的思维想象能力。太阳这时与山齐高,平射的光线被群峰打散之后散落在每一处山体之间,又被松树上的积雪四处折射开来,让人感觉春天来了,只是呼出的白气告诉我们这是黄山的冬天。踏上鲫鱼背又登上莲花峰,偶尔淡淡的薄云潇洒的环绕在不远处的半山腰,但刮骨的寒风让每一个上来的人领教了近2000米高空的威力,我想再坚持一会,无奈有些神智不清了只能走下去。
中午时间气温回升许多,山上游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但远没有春夏来的热闹,不过恰恰是人少才不觉得拥挤和嘈杂。我们尽量把带上来的食物消灭掉以减轻负担,休息相对较长时间后我们继续行程。有些雪背融化了,潺潺的顺着路两旁的沟壑向下流。不知谁先起了个头,捧了一窝涂在了脸上,于是我们纷纷效仿,真个清澈冰凉,这水应该很干净,并且由于是地处山顶周围,不会有生活污水混于其中,只是没人尝试去喝罢了。
路途中总是会看到一些挑山工,个个头顶蒸汽,步履沉重的蹒跚着。他们总是穿着经年的绿色解放鞋,洗得发白的裤子,家里织的毛衣,其他的衣服早已系在粗粗的挑杠上,再看看自已也已是不顾形象,哪怕平时最注重外表的女士们也表现的难得的粗放和不拘小节,外套不论男女都在男士的腰间挂着,吆喝的声音往往是女士盖过男士,一个上午的攀登让每人人都汉津津的,一旦停下来或稍有懈怠阴冷的内衣就极难忍受的贴在背脊或胸膛,让人前后不知所措,这也是冬天的黄山 留给我们的一大印象吧。
雪仍旧覆盖各处一时难以全部化开,只是阳光少了很多。因为我们朝东下山的缘故,渐渐的阴冷了许多,再加上体力不支脚步的放缓,团队士气似乎有些颓靡。忽然我想到温泉,这不是黄山的另一绝美?感谢老天为我们想的如此周到,我稍一提议,便犹如一注强心剂注入每个人的血管中,脚步随之加快就仿佛生活又出现了曙光,这时的我们犹如看见梅林的士兵兴奋雀跃,一下子眼前的路又好走了许多。
我看了看表,下午3点40分坐上了下山的索道。原本大家在出发前都豪言壮语信誓旦旦的要走下山,现在却无人提及这有损所有人自尊的事情了。司机是当地的人,我闭目感受到他高超的驾驶艺术,同时好像也感觉车子穿梭进了半山腰那潇洒的薄雾中,还有山间树顶上皑皑的积雪,沟壑里溪水流淌的声音,山和山之间若有似无的回声以及那永远的绿和白。温泉我来了!
http://www.51766la.com/info/info_view.asp?id=42 ,更多精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