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哥自助游主题词索引之二(必备背景知识)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吴哥王朝

吴哥王朝从802年到1432年,也就是中国从唐末,经宋,至元朝的时间。其中802年-1201年400年间的25位国王都进行过吴哥城的建设。9-15世纪,吴哥一直是高棉王朝的首都。吴哥在阇因跋摩七世期间达到鼎盛,但建设工程耗尽国力,吴哥王朝逐渐衰落。1431年吴哥被暹罗(泰国)攻占,遭到掠夺和严重破坏,时任国王放弃吴哥,移都金边。整座吴哥城湮没于丛林深处,直到1861年被一个寻找珍稀蝴蝶的法国探险家穆奥重新发现,吴哥一直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和记忆中,甚至不为当地土著所知。

还是不解于吴哥怎会消失得如此彻底,作为书写了一个民族六百年辉煌历史的地方,即便消失于人们的记忆,也应当记载于史料,而如果其见于史料,至少应该是以“消失的王城”的神秘光环,吸引着前赴后继的探寻者,怎会如此悄然湮灭,连一个背影或一声叹息也没有留下?

几个有名的国王:

阇因跋摩二世(802-850),统一全国,定印度教为国教,确立“王神合一”的理念

因陀罗跋摩一世(877-889),最早在吴哥城附近修建宫殿和寺庙,即现存的罗洛士群

耶苏跋摩一世(889-900),将王宫迁到今天的遗址处

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太阳王”,开始修建吴哥寺

阇因跋摩七世(1181-1220),吴哥最有成就的国王,在位期间吴哥疆土最广,达到鼎盛。他放弃印度教,引入小乘佛教。建造了巴杨寺,留下了“高棉的微笑”。

因陀罗跋摩二世(1220-1243),继续建设,吴哥建筑接近尾声。

阇因跋摩八世(1243-1295),曾下令恢复印度教

宗教

从上述历史可以看出,印度教和佛教在吴哥有过几次更迭。印度教是1世纪传入柬埔寨的,但阇因跋摩七世时,被小乘佛教取代,而阇因跋摩八世又恢复了印度教,并下令毁掉佛教的雕像,这一过程在圣剑寺体现得尤为真切,那里可见到大量佛教雕像被印度教徒毁掉的残迹(还好佛教徒没有这么干,我们才能看到这么多佛教与印度教共存的文物)。印度教直到1431年才完全消失。今天的柬埔寨以小乘佛教为国教,据说他们的僧人只需遵守“过午不食”,而不拘荤素。

寺庙

吴哥古迹以“大吴哥”(吴哥城,Great Angkor)和“小吴哥”(吴哥寺,Angkor Wat)为中心,涵盖45平方公里的范围,在其中分布了600余座寺庙、宫殿、佛塔等,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吴哥国王信奉“人神合一”的思想,生前选定一个神,建造寺庙供奉,希望死后能与神合为一体,所以每个国王都修建寺庙。给神住的地方用石头修,人住的宫殿则是木制的,因此至今寺庙得以保留,而皇宫已荡然无存。

建筑

吴哥寺院中心是供奉神灵的“中心殿堂”,除此之外,一般会有“藏经阁”、楼门和塔门,以及仓库、平台、回廊、围墙等附属建筑。寺院有的是在在一个平面上展开的“平地”式,有的是建在山顶的“山丘式”。中央殿堂有的是建在数层台基(平台)基础上,高于附属建筑的“金字塔”式,有的是与附属建筑在同一平面上的“平面式”。金字塔型的寺院各层台基之间的台阶往往是极窄极陡的,70度以上的角度,宽不过十几厘米,需要侧身用上双手才能攀登。吴哥人认为通往天国的路应该是艰难的,人要上去必须五体投地。回廊有的是两圈,有的是三圈,围绕着中心殿堂。吴哥人将中心殿堂视为象征宇宙中心和众神居住之所的须弥山,回廊象征喜马拉雅山脉,护城河则象征大海。(注:下文中的回廊和围墙以最外层为第一,依次向内为第二、第三)

吴哥的寺庙多以东西为轴,大多数的寺庙中心殿堂以东为正面,只有吴哥寺是以西为正面。

修建较早的寺庙使用砖砌,如罗洛士群、比粒寺、东梅奔寺等,9世纪开始使用砂岩。在早期,人们精心搭配颜色相近的砂岩,而12世纪以后,因为材料逐渐缺乏,不同颜色的砂岩也被堆在一起了。

建筑方法基本上都是将石材根据其表面的形状堆叠垒砌而成,石块之间没有黏合剂,用这样的方法建造屋顶,只能将石块一层层一点点向中间突出,终至合拢,因此建不成大的殿堂,室内空间都很阴暗狭小。

吴哥的建筑被建筑学家们分为早、中、晚期的十几种风格,外行人看不出那么多门道,不过也能看得出以浮雕故事装饰回廊的吴哥寺(吴哥风格)、伫立着众多四面塔的巴杨寺(巴杨风格)、注重顶部装饰的女王宫(女王宫风格)之间的不同之处。

雕刻

吴哥寺庙的最大特征,便是在柱子、墙壁、门楣乃至天花板等等所有看得到的地方遍布的精美雕刻了。像吴哥寺这么大规模的建筑从台基、回廊到塔顶随处可见浮雕,如同“覆盖着一层精心编织的幕布一般”,古代吴哥人的执着不能不让人惊叹。

唯一没有雕刻浮雕的是茶胶寺,寺庙主体完成后因为建造者的突然去世而停工(也有说法是寺庙遭遇过一次雷击,国王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遂放弃了继续修建)。这座没有雕刻的寺庙证明了吴哥人的建筑顺序是先垒砌,再雕刻,而不是将雕刻好的石块进行垒砌的。

细心观察,在一些不为人注意的地方,能够发现一些未完工的雕刻。据说是因为寺庙的落成日期都是早就选定的“黄道吉日”,并不是根据工程量科学测算的,而一旦竣工仪式完成,就不能再继续工作,所以工匠们只能从“看得见的地方”先着手,像雕刻这种最后的工序,就难免有遗漏之处了。(吴哥寺第二回廊东面背面的墙壁上,有一个只勾画了廓形的女神像;吴哥寺东北浴池北面墙壁上有尚是草稿的天女浮雕)。

阿卜娑罗(Apsara)

吴哥的雕塑中,本人最喜欢的还是那些形形色色的仙女们了,不管是有名的还是没名的,女神的神情、发型、纱裙乃至装饰品都每每不同。也许是灵光乍现,也许是想在工作中添加点乐趣,吴哥的工匠们留下了一些造型与众不同的仙女,寻找她们是很好玩的一件事。比如所有的仙女都是双唇合拢的,而吴哥寺西塔门背后则有一尊露齿微笑的女神;所有的仙女都是裸露上身,下穿纱裙的,而吴哥寺第一回廊东外侧墙壁的一尊女神只有卷在腰间的装饰品,未着纱裙;比粒寺甚至有一尊长着野猪脸的女神(据说是拉克希米幻化成了比湿努的化身之一—野猪)和长着四张脸的婆罗摩神的老婆的雕像。肚子上刻了两道妊娠纹的是生过孩子的女神,偶然听到一个导游说还可以分辨女神是单身的还是有男朋友的,可惜没听到该怎么分辨。(吴哥寺西塔门内侧南面和第二回廊东侧堪称“女神画廊”,塔逊寺的女神像也值得细看)

维修与保护

吴哥是柬埔寨的宝库,但是柬埔寨无财力,也无人才承担维护和修缮。于是联合国和很多其他国家施以援手,“认领”了一些古迹负责维护。法国人的维护工程已经进行了约100年了,跨过护城河通往吴哥寺的桥,一半是法国人重修的,较为平整,另一半则是破败的原样。

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一些修复工程:

日本人修复了巴杨寺、斑黛喀蒂寺、十二塔庙、吴哥寺的西参道和北藏经阁;意大利修复了比粒寺;德国修复了神牛寺和吴哥寺的雕刻;美国人修复了圣剑寺和塔逊寺;瑞士人修复女王宫;法国人修复了癞王台、豆蔻寺和巴公寺。

值得鼓励的是柬埔寨1995年设立了Apasara(吴哥地域古迹保护机构),负责吴哥地区的所有古迹并管理参与维修的外国机构,而且内战中停办的大学也已开始输出一些本国的考古和建筑人才。

本次因为维修或保护而不能近观的几个景点,虽然理解,但还是很遗憾:

吴哥寺只能走到第二层平台,通向第三回廊的陡峭台阶,以及上面的中央殿堂从2007年6月开始维修,不得攀登和入内。

吴哥寺第一回廊的东面南侧搅拌乳海浮雕的一部分联合国的一个什么组织正在维修,不能近观。

女王宫第三围墙以内,包括中央殿堂、南塔、北塔以及两座藏经阁,均禁止进入。众多精美雕刻,包括有“东方蒙娜丽莎”之称的女神像,都只能远眺。

巴方寺,法国人的工地。从1954年就在修了!!!

像邻居一样的托玛侬神庙和周萨神庙,导游手册上写的还是“托玛侬神庙还可以看到当初建成时的样子,而同时期的周萨神庙则损毁严重,因为法国远东学院对托玛侬神庙进行了10年以上修复工程”。其实现在周萨神庙的修复程度已不亚于托玛侬神庙了,因为这是中国政府认领滴,2000年开工修复,2006年已经完工,咱们效率就是高嘛!旁边的展板上还可以看到修复工程的解说图,中文的,很亲切。而且看了才知道多不容易,已经根本就是废墟一片了,修复时要尽量使用原来的石材,这可比拼图难多了,实在找不到的用新的填补,再补刻上浮雕。

最让人担心的是印度,他们认领了塔布茏寺!现场没看到多少人在工作,只有一个地方,红色的钢管架成三角形,撑住了要塌的屋顶。就为了塔布茏寺,大家也要赶快去看看吴哥,想想布满红色钢管的寺庙,该有多可怕,而且就算钢管可以撑住石块,他们又打算怎么对付那些大树呢?根本就是Mission Impossible嘛!而且印度人有过好心办坏事的记录,据说上世纪末,印度的专家维修吴哥寺的时候,用化学粉剂擦拭了第一回廊的浮雕,结果腐蚀了石头,破坏了浮雕。真是既替印度人担心,又替塔布茏寺担心啊!

主要的神灵

印度教神灵众多,还有各种合身和化身,而且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主要的几个神:

湿婆神(Shiva):破坏之神,兼具破坏与创造、生殖与毁灭的双重性格。是很受敬仰的神。居住在Kalashi山(即西藏的冈仁波齐山,从来没有人成功登顶,因为湿婆神会发怒),座骑是神牛难底(神牛寺有难底的雕像)。有多种不同的表象,其中最常见的是林迦。湿婆神额头上长着第三只眼睛,可以喷出神火烧毁一切。传说湿婆神和妻子乌玛一同静修,乌玛先醒来,请求爱神卡玛叫醒湿婆神,卡玛搭弓准备射箭时,湿婆神的第三只眼睛喷出神火烧得卡玛行销骨灭,乌玛非常内疚,请求湿婆神让卡玛复活,但复活后的卡玛没了形体,只有灵魂,所以说爱是无形的(在女王宫可以找到爱神欲向湿婆神射箭的浮雕)。

比湿努(Vishnu):保护之神,座骑是圣鸟伽鲁达。比湿努神躺在大蛇盘踞如床的身上沉睡,当一“劫”(宇宙循环的周期)开始的时候,比湿努就会醒来,从他的肚脐长出一朵莲花,婆罗门神从莲花里出来创造世界,一“劫”结束时,湿婆神出来毁灭世界,如此往复循环(高布斯滨的水下有关于此场景的雕刻)。比湿努神性格温和,会在人类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以化身降临人间,比如“搅拌乳海”时化身神龟支撑曼陀罗山;化身侏儒向魔王要求三步之地,结果三步即跨越了天、空、地(豆蔻寺的浮雕);化身罗摩,即史诗罗摩衍那的主人公,在神猴将军哈奴曼协助下战胜魔王,夺回妻子悉多。比湿努的妻子拉克希米是完美女性的象征(豆蔻寺的拉克希米浮雕比较有名)。吴哥寺西塔门有一尊4米高的比湿努神像。

婆罗摩(

Brahma):原本是婆罗门教至尊的主神,创造宇宙的神,众神之首,座骑是灵鸟汉萨或灵鸟拉的车。但是在印度教盛行的时候,常被降为比湿努或湿婆的附属,地位较前两位低。在民间也不如前两位受欢迎,雕塑也比较少。(高布斯滨的水流下有一尊完整的婆罗摩浮雕。吴哥寺第一回廊东面南侧出现了5个头的婆罗摩神,据说婆罗摩神本有5头,有一次被爱神的箭射中后性情大变,行为失常,被湿婆神砍掉了一个头,变成了4个头。)

林迦:湿婆神的表象之一。造型分三部分,上为圆柱,中为八角形立方体,下部为四面立方体。林迦(男性)放在叫“尤尼”(女性)的基座之上,代表生殖崇拜。尤尼上刻有水道,祭祀时注入林迦的圣水沿着水道流出。林迦的造型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但是常常是林迦被毁了,只剩下尤尼。(罗莱寺的林迦比较有名;高布斯滨的水底有珍贵的大型尤尼和林迦,因为是在水下,林迦的形状被改造了。)

修罗与阿修罗:修罗是天神,阿修罗是和天神对抗的魔神。关于两大阵营斗争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搅拌乳海”。在很多寺庙门口,和吴哥城的城门口,都有27尊修罗和阿修罗各列一侧,怀抱那迦搅拌乳海的造型。

因陀罗:雷神,骑阿拉瓦塔神象。

阎摩:即阎罗王,掌管生死,骑水牛

神奇动物

几个在雕塑中常见的形象:

伽鲁达:人身、鹰头鹰爪鹰翅,比湿努神的坐骑。传说伽鲁达与那迦是天敌,伽鲁达的母亲一直被那迦蛇族所统治,伽鲁达要求自己和母亲的自由,蛇族的条件是要用长生不老药交换,于是伽鲁达上天庭,打败了群神和蛇族,夺得了长生不老药,最后被比湿努神拦下,并被收为坐骑。有此渊源,伽鲁达和那迦总是以互相打斗的形象搭配在一起出现,伽鲁达常是站在那迦背上,有时手里还抓着那迦的尾巴。(圣剑寺第一围墙东塔门入口处有巨型伽鲁达雕像;在斗象台外墙,众多的伽鲁达和迦家辛玛交替出现,支撑着斗象台。)

那迦:蛇神,有五、七或九个头。在柬埔寨传说中,那迦与水,特别是雨水的关系密切,而且被视为连接人类世界和天上世界的桥梁。(随处可见,寺庙的栏杆常做成那迦的形象;崩密列东门的五头那迦雕像保存完好,与严重破损的遗迹其他部分形成强烈对比;癞王台的九头那迦保存完好)

马卡拉:长着大象鼻子,张着大嘴,是天界水神婆罗纳和地界水神恒河女神的座骑。(女王宫可以看到从卡拉口中出现马卡拉的雕刻很精美)

卡拉:象征“时间”的神。大多数的卡拉雕像只有面孔,少数出现了胳膊。在印度神话中,卡拉是一个贪吃的怪物,最后连自己的身体也吃了。在“搅拌乳海”的神话中,卡拉混进修罗队伍抢吃了长生药,被月亮和太阳发现,告诉了比湿努神,比湿努神砍下了卡拉的头,因为长生药刚到喉咙,卡拉的头得以保留。生气的卡拉吞下了太阳和月亮,但是因为没有身体,太阳和月亮又漏了出来,而这就是日食和月食的来历。卡拉在许多古迹的塔门和门楣的浮雕中都可以看到,而且经常与其他动物一起组合出现。

哈努曼:神猴,能够飞行,见“罗摩衍那”的故事。有说法哈努曼是孙悟空的原型。在吴哥寺第一回廊和女王宫关于“罗摩衍那”的浮雕中可以看到。

传说故事

印度教和佛教故事数不胜数,以下几个因为在吴哥的雕塑中反复出现,值得事先了解。

搅拌乳海:印度教的创世神话。修罗和阿修罗都想获得长生不老药,长期争斗没有结果,遂达成协议,联手合作,请比湿努做指挥,以蛇王那迦做绳索,以须弥山做搅拌棒,阿修罗在左,修罗在右,魔王Ravana抓住蛇头,猴王哈努曼抓住蛇尾,齐心搅拌大海。搅拌持续了千年,直到海水变成了奶。比湿努担心搅拌会使须弥山沉没,遂化身神龟顶住须弥山。搅拌让大量的海中生物死亡,也产生出大量宝物,如月神、神象(因陀罗的座骑)、女神Apasara、长了五个头的战马(斗象台有保存完好的雕塑)、以及拉克希米(后来成为比湿努妻子)。长生不老药也终于出现,引来新一番争斗,卡拉偷吃了神药,被比湿努把头砍下,把药取出给了修罗,天神从此得以永生。一种说法是卡拉药刚吞到脖子就被杀死,因此只剩下了一个头。(吴哥寺第二回廊东侧有搅拌乳海的巨型浮雕,在许多寺庙的门口,都有修罗和阿修罗分列两侧,抱着蛇神的身体,搅拌乳海的雕塑)

罗摩衍那:一个国王打算让其长子罗摩继位,但是他曾许诺一个有恩于他的妃子答应她的2个愿望,妃子要求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并放逐罗摩14年。罗摩和他的妻子悉多以及他的一个兄弟一起隐居山林,尽管新继任的国王要求他回去执政,罗摩还是表示要履行父亲的诺言。新国王同意代政14年。魔王Ravana的妹妹看上了罗摩,但罗摩不受引诱,还割下了魔妹妹的鼻子,魔王遂绑架了悉多。寻找悉多的路上,罗摩遇到了猴王,猴王被其兄长夺取了王位和妻子,同病相怜的罗摩帮猴王夺回王位。猴王派神猴将军哈努曼协助罗摩寻找悉多。哈努曼在一个岛上发现了被魔王囚禁的悉多,要求魔王释放她,魔王大怒,点燃了哈努曼的尾巴,拖着燃烧的尾巴的哈努曼在岛上引起大火。在哈努曼和伽鲁达的协助下,罗摩讨伐魔王,最终杀死了魔王拯救了悉多。为了证明自己的贞操,悉多投身大火,火神证明了她的清白。此时14年已过,罗摩返回他的王国接收了王位。(吴哥第一回廊西面北侧有哈努曼协助罗摩对抗魔王的浮雕,第二回廊南面东侧有罗摩王子帮助猴王作战的浮雕,第一回廊西北拐角处有悉多投身火神的浮雕和罗摩取胜后庆功的浮雕;女王宫有罗摩协助猴王大军对抗猴王兄长的浮雕,以及魔王引诱悉多的浮雕)。

摩诃婆罗多:20多万行的史诗,被称为印度教神话的源头。婆罗多族有持国和班度两王子,持国眼瞎,班度继承王位。持国的长子叫难敌,班度的长子叫坚战,二者各率领的婆罗多族的后裔即俱卢族和班度族。班度死去后,持国摄政,在坚战成年后拒绝交还王位,史诗讲述了这两族围绕王位进行的争斗故事。班度一度被难敌害得很惨,被住的宫殿被烧毁,还在难敌设的赌局中输掉了妻子、四个兄弟和持国赐给的国土,但是最后班度族在终极决战中获胜,坚战登基为王。(吴哥寺第一回廊西面南侧和北面东侧有关于这一题材的浮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