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生活的日子久了,对很多事情都习以为常。到了利比亚,工作太忙,根本就没工夫认真思考我们在那里的生活质量如何。将近四个月过后,再次回到德国,感觉突然一下清晰起来。于是知道了,再回到利比亚,我将会怀念如下的德国东西:
1. 厕所。
厚重的大门,杜绝了卫生间里的一切声音和气味窜出来;
干净的马桶,超级好用的水喉,轻轻一抬,温润的水轻缓地流出;永远不空的洗手液容器,擦手的纸,还有装废物的垃圾桶。
一应俱全!
念叨着一些国产名句: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裙(横批:天地正气);脚踏黄河两岸手拿机密文件,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火连天(横批:爽);大开方便之门,解决后股之忧(横批:众屎之地);有小便,宜;得大解,脱(横批:鞠躬尽瘁);畅通上下,雅集东西(横批:新陈代谢);来前百步紧,出后一身松(横批:愉悦身心);静坐觅诗句,放松听清泉(横批:清静世界);最适低吟浅唱,不宜滥炸狂轰(横批:讲究卫生);小坐片刻,便会放松意念,清闲一会,即成造化神仙,真实感慨万千!!
2. 出租车。
大奔!斯图加特是大奔的故乡,所以这里的出租车绝大部分都是大奔。车体宽敞,车内整洁清爽,司机安全可靠。就是贵,我也认了!
3. 餐厅。
干净,安静。不好吃的概率并不比的黎波里的餐厅高,服务员动作是慢,但是利比亚的服务员也快不到哪里去。德国的餐厅贵,但很老实地说,在的黎波里,吃一顿好的很多时候比在德国还要贵。比如我们前两天吃的年夜饭,48第纳尔一个人,不含饮料。七七八八最后一算,平均每个人消费了将近60第纳尔,也就是差不多360块人民币,差不多40欧元。在德国,40欧元一个人能吃的非常不错,其中还包含了品质非常高的葡萄酒。
4. 早餐。
一顿丰盛的早餐起码应该有各式德国面包,奶酪,火腿,果酱,酸奶和水果等等。好吃的奶酪在利比亚很难找到,火腿那更是奢望,因为猪肉制品属于严禁的范围。
5. 语言。
不知不觉间,德语居然成了我使用最频繁的语言。所以现在听到德语会产生亲切感。尤其是在听了几个月听不懂的阿拉伯语之后。
6. 雪。
这在非洲绝对是一样奢侈品。听说冬天利比亚也冷,湿冷,和江南的冬天一样。但气温绝对没有到能下雪的程度。坐在温暖的房间里看着窗外大雪纷飞是我最喜爱的场景之一。
搬一些雪的诗句,我们共同怀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就好像现在,坐在意大利南特里尔(Sued Tirol)深山的一间小巧舒适温暖的酒店里,看着窗外纷飞的鹅毛大雪,回忆着在德国和利比亚生活的种种。觉得,时间要是能在这一霎那永恒的话,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