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最新版信息全攻略
这次的西安之行非常成功,得益于之前功课做的充足,游玩下来对西安的印象也非常好,把用心归纳的信息share出来,很高兴与大家分享,也让自己再一次醉心古城带给我的美好回忆:)
有机会我一定再要来,再看一看那怎么也看不够的宏伟城墙,再逛一逛那每天都忍不住要走到的回民街!每一个地方都能带给我无限惊喜,古旧却又充满无限生机,这就是西安,真正的魅力都城!
1.西安概述
西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们常说:二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则看西安,五千年山西。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13个朝代或政权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历时1100余年,所以西安的有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198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名称演变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唐时,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朝,朝廷改奉元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由此定名至今。
建都王朝
在中国历史上,有20个政权被认为在西安建都。但是其中哪些应该称为王朝,其中哪些王朝的首都应该算是西安,目前仍然众说纷纭。现在被官方采用的说法是13个王朝,依照时间次序为(括号内为历时年数): 西周(281年)、秦(177年)、西汉(214年)、王莽建立的新朝(15年)、东汉(6年)、西晋(4年)、前赵(11年)、前秦(35年)、后秦(32年)、西魏(24年)、北周(23年)、隋(37年)、唐(272年)。
史前:百万年前,蓝田猿人留下了古人类活动的足迹。新石器时代,半坡的母系氏族聚落是原始社会的缩影。
西周: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营建丰京,将臣民从岐山周原迁于此。又命子姬发(周武王)在沣水东岸营建镐京。后者为政治中心,前者为宗教、文化中心,合称“宗周”,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后,以丰镐为都,为西安作为都城之始。
秦: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将都城自雍城(今宝鸡市凤翔)迁至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在此开始。公元前349年,秦孝公将都城由此迁咸阳。
【秦建阿房宫】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于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开始营建阿房宫。由于工程过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部分。秦始皇又收天下兵器,熔铸成十二金人立于殿前。始皇死后,二世胡亥又继续了这项劳民伤财的巨大工程,直至秦亡,尚未竣工。项羽进关中后,将其付之一炬。
【鸿门宴】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函谷关攻破秦军,进驻鸿门(今临潼区东北)。此前,刘邦已由武关(在今蓝田县)入关中,驻军霸上(在今西安城东灞桥区)。按当初约定,当以先入者刘邦为关中王。但项羽自恃强大势力,邀请刘邦赴鸿门宴,意图伺机除掉刘邦。刘邦在张良和樊哙的帮助下脱险,逃回霸上。这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
汉: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在击败项羽之后,定都洛阳。张良等谋士认为关中是形胜之地,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应该建都。刘邦采纳此建议,迁都于栎阳(今阎良区武屯乡)。翌年又将都城迁至长安。
【西汉建长安城】公元前202年,西汉开始营造长安城。高祖命丞相萧何主持营建工程,在秦宫基础上兴建了长乐宫(皇宫)和未央宫。汉城为不规则的方形。南像南斗星,北像北斗星,故称“斗城”。汉武帝时期,在城西开辟了上林苑,开凿了昆明池。当时长安面积36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一大都市。
【张骞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汉武帝时,张骞两次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开通了从长安通往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公里的“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对中西文化交流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隋: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掌握朝政大权的相国外戚杨坚胁迫北周静帝宇文阐禅位,改国号隋,以长安为都。
【隋建大兴城】隋开国之初,都城仍在长安旧城,因久经战乱,残破不堪。因此,隋文帝放弃龙首原以北的故长安城,于龙首原以南汉长安城东南选择新址,建造新城大兴城。
【创立科举制】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文帝命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炀帝诏以十科举士,标志着科举制度的确定。
唐: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二月,唐公李渊起兵反隋。其子李世民占领关中渭北,弟李神通、女平阳公主在今户县起兵,占领今周至等县。十一月克大兴城,翌年在大兴城太极殿称帝,建立唐朝。
【唐建长安城】唐定都长安后,改隋大兴城为长安城,并进行了增修和扩建。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在原外郭城东北龙首原上营建大明宫。之后年间又不断修建城墙、城楼、兴庆宫等建筑。
【日本遣唐使】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十一月,日本舒明天皇派遣以犬上御田锹为大使、药师惠日为副使的第一批遣唐使团到达长安城。此后,到唐昭宗乾宁元年(公元894年)的264年中,日本共派出13次遣唐使团。
【文成公主入藏】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相国禄东赞来长安,以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作聘礼,请求和亲。太宗以宗室女为文成公主,许配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入藏使汉族高度发展的文化与生产技术得以输入吐蕃。
【玄奘天竺取经著《大唐西域记》】玄奘精通佛家经典,被誉为“三藏法师”。他决心赴印度取经,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毅然私自离开长安,从凉州出玉门关沿丝绸之路冒死出国。途中历尽艰险,最终抵达天竺(今印度)那烂陀寺。玄奘在此苦读5年,成为第一流学者。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他携带大量经书返抵长安。此后玄奘在大慈恩寺等皇家寺院译经传教,并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笔录,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代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中亚及中国西北的重要文献。
【西安碑林的创始】唐开成年间,朝廷将12部儒家经典校订刻石,作为士子应试进士的标准版本,称《开成石经》。唐亡废弃。北宋哲宗元二年(1087年),漕运大使吕大忠把《开成石经》由故唐尚书省西南隅(今钟鼓楼广场)移置长安府学北面,以利保存。即今西安碑林所在。
明:明王朝建立后,洪武二年(1369年)改奉元为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朱元璋又封次子朱木爽为秦王,驻西安,在城东北部(今省政府一带)建秦王府。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增修西安城,建城墙。明中期以后,西安城墙又经历几次修葺。
近现代:
【创立易俗社】1912年8月13日,陕西省修史局总纂李桐轩与修纂孙仁玉等创立易俗伶学社(后称易俗社),招生排演新编秦腔剧目,进行戏剧改革,倡导社会新风尚。鲁迅于1924年暑期在西北大学讲学期间,曾5次观看易俗社的演出,并亲笔题赠“古调独弹”匾额。讲学结束后,将自己的部分讲学酬金捐赠易俗社,支持其秦腔改革。1949年后,易俗社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至今仍是西北地区最有影响的戏曲团体。
【西安事变】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但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首的部分军队,与红军实现了停战。12月上旬,蒋介石到西安督战,迫张、杨进攻红军。12日凌晨,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临潼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随即,张、杨发表了对时局的通电,提出了八项抗日救国主张。中共中央派周恩来为全权代表来西安调停,争取蒋抗日。经过谈判,蒋介石被迫答应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景点介绍
A陕西历史博物馆
B西安古城墙
C大雁塔·大慈恩寺
D大雁塔广场
E大唐芙蓉园
F小雁塔西安博物院
G鼓楼
H钟楼
I书院门
J化觉巷清真大寺
K广仁寺
L碑林博物馆
M临潼博物馆
N汉阳陵
O兵马俑
P华清池
Q半坡遗址
A陕西历史博物馆
“给我一天,还你万年”: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西安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精华,藏品丰富精美,是展示中国古代文明和陕西历史文化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市小寨东路91号,小寨东路与翠华路的交叉路口西北侧,占地约7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陕西省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曾是13个王朝的都城,历时达1100多年之久,被认为是中国历史的中心舞台,因此地面、地下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仅帝王陵墓就有70多座。早在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来西安参观设在碑林的陕西省博物馆时就指出:陕西文物很多,展室狭小,在适当时候新建一个博物馆,地点可选在大雁塔附近。
1991年6月20日,按照周总理的遗愿建成并正式开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无论在博物馆的建筑、内部设施或陈列的展品面都是高水平的,堪称我国博物馆之最。这座由我国著名女建筑师张锦秋设计的建筑,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反映一个博大、辉煌的时代风貌,既体现了13朝古都的帝王气势,又兼收并蓄传统园林和民居的设计手法。主题建筑整体采用黑、白、灰等淡雅的色调,创造了一个庄严、质朴、宏伟,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氛的现代空间环境。
这里馆藏文物多达37万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除了常规陈列外,馆内还经常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
更多介绍——
展览厅是全馆的主体部分,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整个陈列展线总长1500米。展出的2000多件文物,是从馆藏的30多万件文物中精选出的,大部分属于国家一、二、级文物,其中不少是从全省各地征调来的精华。基本陈列包括序言大厅、地方史陈列及中央厅,面积6000平文米。参观者来到高大明亮的展览厅门前,犹如置身历史的入口中。大厅中央放置一站立雄狮的巨型雕塑,也有深的含意:过去狮子的雕塑一般是卧狮或坐狮,很少有四足站立的。这具站狮雕塑,寓意中国这头雄狮站起来了。
在各展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唐墓壁画真品展”。这些壁画分别出土于50、70、80年代,来自武则天的次子章怀太子李贤和她的孙女李仙蕙等人的墓中。展出的壁画计39件,内容题材包括四神、星象、宗教、建筑、仪卫、狩猎、生活、友好往来等方面,真实再现了李唐王朝的社会生活。壁画色彩分明,场景十分壮观。中国历代墓葬壁画,不论是出土数量带是艺术价值,均首推唐墓,主要集中在唐都长安周围,陕西历史埔物馆收藏了1000平方米左右,居全国各文博考古单位之首。这次公开展出,为了保护好稀世珍品,全部采用紫外线、红外线灯光照明,并对温度、湿度进行监控。
乘坐5、19、24、26、27、30、34、401、521、527、610、701、710、游6、游8路公交在“翠华路(陕西历史博物馆)”站下车。
免费开放,每天限量限时发放免费参观券4000张。每日14:00前限2500张,下午限1500张,发完为止。博物馆服务性项目,如通过市场运作举办的临时展览、陈列讲解、语音导览租用、车辆停放、纪念品及图书销售、餐饮等,需按标准收费。
免费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周一全天闭馆整修(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参观时间:冬季(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为9:00-17:30(16:00停止发票);夏季(3月16日至11月14日)8:30-18:00(16:30停止发票)。
散客(凭身份证或有效证件)参观一人限领一票,当日有效。团体参观须提前24小时预约(9:00—17:00),预约方式为电话预约和网络预约(电话:029—85269547,网址: http://www.sxhm.com),确认后凭单位介绍信或旅行社任务派遣书领票。
导游讲解费60元。到讲解员联系处去买一本《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词》(参考价:10元)馆内游客服务中心免费发放参观指南、简介;提供残疾人轮椅、老年人拐棍,免费寄存行包。
B西安古城墙
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稳固如山,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风貌完全的城墙与护城河及环城公园组成了西安市一大旅游景观。
西安城墙环绕城市的中心区,呈合围的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虽然多数已在历史中消失。但现在这座城墙的历史仍可以追溯到隋代。现存城墙主要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城墙是明朝出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自建成后历经三次大的整修,明、清时各有一次,建国后1983年政府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现在的城墙不仅恢复了完整风貌,更与护城河及独具特色的环城公园一起焕发出了新的风采,成为西安市一大旅游景观。现在西安城墙已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关于主要城门的介绍——
西安城墙从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城门发生种种变化。细数这些城门的名称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丧衰。从南门开始顺时针方向介绍(附城墙导游图):
南门:这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582年)。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门中偏东的一座,叫安上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名永宁门。它现在也是各城门中复原最完整的一座。现在因为南门本身即是珍贵文物,所以进出南门的车辆行人均只从辅门东西两侧另辟的券洞内穿行。
朱雀门:朱雀门是唐长安皇城的正南门,门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公元589年,隋王朝统一中国,隋文帝曾在朱雀门城楼检阅凯旋大军。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这座城门被封闭。1985年修复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包裹在明城墙内的朱雀门遗址,就如隋唐文人描写的那样宏伟华丽。城门柱础用大理石制成,青石制作的门坎上刻有线条优美神采飞扬的蔓草花纹,磨砖对缝的门洞隔墙厚实端正,残垣断壁处处流露出当年的华贵风采。现在通行所用的朱雀门位于遗址西侧,于1986年开通。
勿幕门:勿幕门俗称小南门,开通于1939年,以此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井勿幕先生是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最早一批会员之一,陕西民主革命时期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家,在1917年的护法运动中壮烈牺牲。
含光门:含光门是唐长安皇城南面的偏酉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封闭了它的中门洞和西门洞,保留了东门洞,北宋以后全部封闭。1984年整修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含光门遗址,发现花岗石制作的柱础、刻花的门槛门道。现新建的券洞城门位于遗址东侧,而遗址则作框架结构保护,外包城砖,使外观与城墙一致,内部日后可供游客参观。
西门:西门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留下来。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
玉祥门:1926年,军阀刘镇华包围西安城达8个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冻饿战死4万多人,直到冯玉祥将军率国民联军击败刘镇华后,西安才得以解围。1928年开通的这座城门,为纪念冯将军的功绩,取名玉祥门。
北门:明代构筑城墙时建造的北门,正式名称为安远门。辛亥革命时,起义军进攻满城,这一带战争激烈,交战中北门城楼被焚毁。1983年整修城墙时,恢复了原来的箭楼。
中山门:1927年初,在冯玉祥将军倡议下开辟中山门,以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1927年5月1日,冯玉祥将军率军东征,就从中山门出城。中山门并列两个门洞,冯分别为它们取名“东征门”和“凯旋门”。出师之日,冯将军在城头向各界欢送群众讲话,说等北伐胜利,再打开凯旋门欢迎他。但后来时局变化,冯将军再未率师回西安。
东门:东门在建造明城墙时构筑,正式名称叫长乐门。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由东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将士们一听此言,群情激愤,点火烧毁了这座城楼,清代方重建。“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将军曾在东门城楼上组建教导队和学兵队。这一旧址已被修复作为西安事变纪念地。
和平门:与西安火车站、大雁塔处于同一南北轴线上的和平门开通于1953年。为了表达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门。
文昌门:文昌门位于碑林博物馆南侧,这里的城墙上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上唯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魁星又名“奎星”、“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传说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被人们尊称“文曲星”、“文昌星”,所以古代孔庙和学府里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楼。明清时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城墙旁边(今碑林博物馆),魁星楼也顺势建在城墙之上。现在魁星楼下新辟的城门也就被命名为文昌门。
从火车站可就近从尚德门游览城墙。游客一般多从南门登城游览。
乘坐五龙专线、6、11、12、16、23、26、29、31、35、36、40、46、203、204、208、213、213区间、215、216、221、222、229、232、239、302、311、321、323、402、405、501、502、512、600、K600、603、K605、608、609、K618、701、704、706、707、713、800、910、游7路公交在“南门”站下车即到。
40元。持2008年陕西旅游年票不限次数免费参观(截止2009年3月30日)。以下特别活动期间,年票暂停使用(如遇其他政府重大活动暂时停用年票,则以城墙景区公告为准):
1、新春灯会(08年2月2日至3月5日,09年1月21日至2月22日)。 2、9月14日中秋节。 3、10月1日至7日“黄金周”。 4、12月24日至25日圣诞节活动。 5、12月31日至1月1日新年活动。
开放时间:春夏季08:00-21:30,秋冬季08:00-19:00。
电话:029-87289791 87283602
登城墙游览指南
登城门点:西安城墙有19个登城门点开放,游客可就近登城。门点位置:东线3个——东门、中山门、城墙东北角;西线4个——玉祥门、西门(2个)、北马道西南角;南线7个——小南门、南门(城内正门、月城吊桥)、文昌门(2个)、和平门、建国门;北线5个——小北门、北门(2个)、尚德门(位于火车站西南侧,城内环城路1个、城外有云梯可登)。
城墙上的交通工具及参考费用:城墙上配备了游览观光车及可租赁的自行车。自行车:单人自行车10元/小时;双人自行车20元/小时;租赁自行车须交押金200元。游览观光车:绕城墙一周65元/人;另有分段游览,按站收费。城墙上的卫生间为游客提供免费服务。
注意:城墙景区在南门共有北侧、南侧2个登城口,年票用户需自南门北侧登城口参观游览。
C大雁塔·大慈恩寺
大雁塔·大慈恩寺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游客必到之地。登上塔顶,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身呈方形锥体,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风格。塔高64米,共七层,塔身用砖砌成,内有楼梯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楣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相传出自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底层南门两边立有碑石,左边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大书法家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右边的是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这两块碑石是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十月由玄奘亲手竖立于此的,至今保存完好。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可惜早已湮没在历史中。但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还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
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内供奉有三身佛、菩萨和罗汉泥塑像,是礼佛诵经之所。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多是清代建筑。
大慈恩寺的历史
大慈恩寺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为报答生母文德皇后的慈恩,奏请太宗敕建佛寺,赐名“慈恩寺”。寺建成之初,迎请高僧玄奘担任上座法师,玄奘于此创立了大乘佛教慈恩宗,此寺就成了中国大乘佛教的圣地。显庆元年(656年),唐高宗御书《大慈恩寺碑记》,从此寺名称为“大慈恩寺”。由于高僧玄奘主持该寺,故此寺地位、名声大大提高。加之寺内多植名贵花草,如牡丹、芍药等,因而常有不少王公贵族到寺院进香赏花,甚是热闹。唐末战乱时,寺院损毁。今天的大慈恩寺是当时寺院的西园,为明末清初所重建。
大雁塔的历史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春,玄奘奏请建造雁塔,到十月建成。初时塔为五层,砖表土心。公元701-704年,武则天长安年间重修时改建为七层楼阁式砖塔,一直保存至今。该塔是为保存从印度取回的贝多罗树叶梵文经而建的,并葬有舍利子万余颗。据说塔名的来历是这样的:大雁塔是玄奘仿照印度的雁塔而建,故沿袭印度塔之原名。塔名前加一“大”字是代表大乘佛教的意思。
“雁塔题名”的典故
“雁塔题名”始于唐代。当时每次科举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除了戴花骑马遍游长安之外,还要雁塔登高,留诗题名,象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云。这在当时是很高的荣誉。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登上雁塔,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表达他少年得志的喜悦。到了明代,长安虽已不是国都,但当地的文人学士追慕唐代雁塔题名的韵事,在每次乡试(相当于省级考试)结束后,考中的举人都要相携登塔,题诗留名。直到现在,大雁塔有的门楣和石框上还有前人的部分题诗留存。
乘5、19、21、22、23、24、27、30、34、41、44、224、237、242、400、401、408、500、501、521、526、527、601、606、609、701、715、游4、游6、游8(610)、游9(320)路公交在“大雁塔”站下车即到。出租车从火车站出发,一般15元左右即可到达。
大慈恩寺25元,大雁塔登塔20元。开放时间:8:00-17:00
D大雁塔广场
大雁塔广场位于著名的大雁塔教授游览后欣然脚下,建成后得到专家与广大市民的一致赞誉,成为西安百姓宜赏宜聚,观光休闲的一处文化旅游胜景。国学大师霍松林题诗:“水木清华楼殿新,繁花似锦草如茵。广场兼具园林美,览胜休闲乐万民。”
整个广场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北广场:规模宏大,主题景观为水景喷泉,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南端设置有观景平台,周围有旅游商贸设施。音乐喷泉位于广场中轴线上,南北最长约350米,东西最宽处110米,分为百米瀑布水池、八级叠水池及前端音乐水池三个区域,表演时喷泉样式多变,夜晚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多姿。围绕喷泉有还不少细致的小景观,如北广场入口处的大唐盛世书卷铜雕,其后的万佛灯塔和大唐文化柱,旁边的大唐精英人物雕塑群,还有地面铺装的地景浮雕,具有中国美术特色的“诗书画印”雕塑等,甚至灯箱、石栏等建筑上都题有著名诗篇。
雁塔西苑:位于北广场西侧,突出园林特色,修整森林树木,铺设石板布道,置放民俗风情浓郁的雕塑小品,整体景观与大雁塔北广场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整个西苑突出了公益性和地域文化色彩,以陕西民俗文化为主题,用活灵活现的雕塑艺术形象集中展示陕西关中、渭北高原、陕南、陕北等地具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如:皮影、剪纸、泥塑、陕西八大怪、农村嫁娶、吹糖人、踩高跷、老城趣事及白鹿原系列等,颇有韵味。
雁塔东苑:位于北广场东侧,是突出陕西地域特色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场所“戏曲大观园”。通过戏曲彩绘雕塑、地方戏曲铸铜浮雕、陕西大戏剧家人物群雕、陕西著名戏曲演员人物群雕等四大类雕塑群,体现出陕西地域文化的特点,展现“大秦腔”的独有魅力。漫步于戏曲大观园内,读脸谱容颜、观名剧雕塑,耳边仿佛传来阵阵鼓乐之声,《五典坡》、《三滴血》、《柜中缘》、《斩李广》等多个秦腔传统剧目组成的雕塑群形象生动逼真,正所谓“忠孝信义雄举,美丑善恶昭彰,世间百态尽在其中”。
雁塔南苑:为园林式的休闲公园,目前仍在建设中。
南广场:建于大慈恩寺前,是对佛文化的阐释,标志性建筑为玄奘立式雕像。周围辅以园林绿地、水面过桥等设施,是市民休闲放松的常去之处。
广场内以及两旁有不少各种风格的餐厅,包括肯德基等快餐店。也有提供小吃的店面及定点摊贩,价位比外面稍贵。广场北面的街区沿路有不少饭馆。
乘坐5、19、21、22、23、24、27、30、34、41、44、224、237、242、400、401、408、500、501、521、526、527、601、606、609、701、715、游4、游6、游8(610)、游9(320)路公交在“大雁塔”站下车即到。乘出租车从火车站出发,一般15元左右即可到达。
音乐喷泉表演时间:周一至周五每天12:00、21:00(周二喷泉水舞设备例行检修,白天停开)。周六周日每天12:00、14:00、16:00、18:00、21:00。冬季(11月到次年1月)一般没有表演,春节时例外。
提示:1、晚间看喷泉表演时人通常都会非常多,特别是夏季的夜晚,最佳观景地点要提前占位;同时要小心人多拥挤。2、出于安全,请勿进入喷泉广场的喷水区,尤其是在喷水时切莫走入其中。观看喷泉时,因为水量大、喷水高,注意保护相机等电子产品,以免被水雾打湿。
E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所在地,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
大唐芙蓉园位于西安市区南部的曲江新区芙蓉路99号。芙蓉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占地1000亩,其中水面300亩,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也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公园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承担,园林设计则由日本世界级大师秋田宽承担。
芙蓉园包括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杏园、陆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饮等众多景点。园内有全球最大户外香化工程,有全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每晚有全球最大的水幕电影表演。这里不仅集中国园林及建筑艺术之大成,还是首个“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主题公园。每当夜幕降临,芙蓉园内华灯齐放,流光溢彩,亭台楼阁美轮美奂,仿佛梦回盛唐之绚烂光华。
园内部分景点介绍——
唐诗峡:唐诗峡是一组总长度为120米、以表现唐诗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景观。将精选的唐诗,由著名书法大家书写,镌刻于诗峡摩崖之上,相关的大唐榜书、中国印、瓦当图案等多种文化形式也和诗峡山势完美结合在一起,是一处充满文化底蕴的相当独特的景观。雕塑人物共有19个,他们围绕唐代诗歌内容及著名诗人活动典故,组成了12组故事情景。游客在这里沿路走过,每次抬头看向崖壁都能读到耳熟能详又脍炙人口的古诗,还能观赏精湛的书法艺术,自己也仿佛成为了盛唐时期的高雅文人。
凤鸣九天剧院:位于紫云楼南的凤鸣九天剧院,正对南门,是一个蕴涵盛唐风韵的现代化皇家剧院。剧院的保留主打节目,是以中国最佳编导阵容编排的歌舞剧《梦回大唐》。以现代艺术手法,配以全新视听效果,表现了壮丽恢弘,大气磅礴的盛唐风貌。
历史背景:唐代演出非常盛行。唐玄宗酷爱戏剧,亲自于宫中梨园进行教习,兴之所至,还亲自装扮上台。当时长安城戏场规模都很大,可以同时有多种节目演出,容纳众多观众,据在当时的小型戏场就可以“座客千官盛,场开百戏容。”
诗魂:诗魂群雕位于大唐芙蓉园东南的茱萸台上,共有人物25个,最高立像高达九米。其中的人物有代表浪漫主义高峰的李白,现实主义的杜甫,田园山水派诗人王维,和贴近民间大众生活的白居易等。通过诗人活动、诗人形象和诗人诗作内容的情景展示,让游客在观赏雕塑艺术的同时,感受到这些诗人的旷世风采和唐诗的内在精髓。
紫云楼:是大唐芙蓉园的标志性建筑,高达39米,再现了皇家的威严奢华与大气恢弘。历史上的紫云楼,据载建于唐开元十四年,每逢曲江大会,唐明皇必登临此楼,在欣赏歌舞、赐宴群臣之际,常凭栏观望园外万民游曲江之盛况,与民同乐;而园外民众则雀跃争相一睹龙颜为快。依据史料重建的紫云楼位于现园区中心位置,也是全园最主要的仿唐建筑组群之一。
陆羽茶社:以唐代“茶圣”陆羽命名的茶社是园林庭院式的仿唐建筑群。其中的建筑均安排于开放式水体庭院中,并把水引入庭院,通过曲廊画桥连接,运用园林艺术的借景、置景手段,营造出浓绿深荫、轻风微波、水色宜人的意境。陆羽茶社是以彰显唐茶文化主题,由帝王茶艺、文人茶艺、世俗茶艺等表演组成的综合欣赏经营性场所。
茱萸台:设于大唐芙蓉园东南的丘陵上,是园中的一个高点,登上茱萸台即可俯瞰全园景色。茱萸台的立意取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遍插茱萸少一人”,激起人们对故乡的怀念,寄情于景。
丽人行群雕:位于大唐芙蓉园芙蓉池北岸,共21个人物。取杜甫名篇《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之诗意,以唐代仕女上巳节游春踏青的民俗风情为素材,塑造出不同阶层的仕女形象。这21个人物自由的设置在水边、草坪、花丛、林间,分为“欣喜踏青图”、“骑马游春图”、“轻歌曼舞图”、“湔衣戏水图”四部分,充分表现出唐代妇女美好、自信、从容、开放的景象。
芙蓉园的历史渊源——
曲江文化源远流长,兴起于秦汉,繁盛于隋唐。
秦时,利用曲江地区山水景致优美的自然特点,秦王朝在此开辟了著名的皇家禁苑宜春苑、乐游原,使曲江成为上林苑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曲江进入了繁荣兴盛的时期。曲江从秦到隋唐,历时一千三百年之久,是中国古代园林及建筑的集大成者。其被辟为皇家园林,建有芙蓉园、紫云楼、杏园、汉武泉、青龙寺、大雁塔和大慈恩寺等诸多景观。
当时的芙蓉园被辟为皇家园林禁苑芙蓉苑(也称芙蓉园),并修建了紫云楼、彩霞亭等重要建筑。唐玄宗为潜行曲江芙蓉园临幸作乐,沿城墙专门修筑了由皇宫至芙蓉园的夹城。每逢曲江大会,唐明皇则携宠妃百僚登临芙蓉园紫云楼与民同乐,唐长安城万人空巷,皆欢聚游宴于曲江,大唐盛况可见一斑。
园内有不少经营食品、饮料和小吃的小店,价格统一,但是普遍比园外贵一半左右。此外,御宴宫、芳林苑等高档酒店也提供餐饮和住宿。
乘坐公交5、19、21、22、24、27、30、34、41、44、212、224、237、320、400、408、500、501、521、527、601、606、609、610、701、715、721、720、游4、游6、游8、游9路可到。
提示:游客可从大唐芙蓉园站和大唐芙蓉园西门站下车入园;大唐芙蓉园南门只供员工出入。
68元/人;大唐芙蓉园年卡150元,可全年不限次数入园游览。
开放时间:9:00-21:00
《梦回大唐》主题演出时间:每晚17:00。水幕电影演出时间:每晚19:45。
F小雁塔
小雁塔即“荐福寺塔”,位于西安城南荐福寺内,与大雁塔相距三公里。因低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
建筑特色
玲珑秀丽的小雁塔与雄伟庄严的大雁塔风格迥异。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高43.38米,建造时共15级,现存13级。塔的底层最高,以上逐层递减,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每层皆有迭涩出檐,檐下砌有两层菱角牙子,形成重檐密阁、飒爽秀丽的美感效果。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
小雁塔的历史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合一,成为了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
关中八景之“雁塔晨钟”
荐福寺的钟楼悬有一口金明昌三年(1192年)铸造的大铁钟,高3.5米,口径2.5米,重10吨。它原是武功崇教禅院故物,后来流失沉落河底。清康熙年间,有农妇在河畔捣衣,忽然听见石中发出金属声响。人们掘开石头,重新发现这口巨钟,于是移入西安荐福寺。清代每天清晨敲钟,声闻数十里,钟声洪亮,塔影秀丽,“雁塔晨钟”遂成 “关中八景”之一。
小雁塔与义净法师
大慈恩寺与玄奘关系密切,而荐福寺则与唐代另一位高僧义净有关。公元671年,义净只身搭乘波斯商船由海路自广州离开中国,转抵印度,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留学11年。之后又游学印度各地,经历30余国,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回到祖国,带回梵文经典400余部。义净回到长安后,在荐福寺主持怫经译场,翻译经文,是玄奘之后在佛经翻译上取得成就最大者。他还将途经海道诸国和所闻赴印度求法高僧的情况,撰成《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奇闻轶事
小雁塔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1200多年风雨的侵袭和70余次地震的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第一次裂开。过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有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象发生。一个砖塔经过6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复合起来,确是一件奇事。
乘坐五龙专线、18、21、29、32、40、46、203、204、218、224、407、410、508、521、700、707、713、720、游7、游8(610)路公交在“小雁塔”站下车即到。
50元;学生票、儿童票25元;包含项目:西安博物院,小雁塔景点,登小雁塔。持2008年陕西旅游年票不限次数免费参观(不含“五一”、“十一”假期,截止2009年3月30日)。
开放时间:9:00-17:00 电话:029-87811081
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位于西安城墙以南二公里处,以著名的唐代建筑小雁塔为中心,占地约254亩。博物院于2007年5月18日建成开馆,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博物院由我国知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女士设计,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为中心,整体按文物鉴赏、旅游观光、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区设计。整体外观以天圆地方为创作理念,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被评为西安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西安博物院收藏了西安地区各时代的文物13万件,其中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4400件,并有相当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朝代。博物馆首次展出了各类精品文物2000余件。陈列除了采用传统的展柜式外,还使用了多种反映当今高科电子技术及影像、声像技术的展示手法。
博物馆的展示内容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基本陈列以“古都西安”为主题,以西安13朝古都、一千多年建筑都史为主线,突出反映了西安的都城发展史。专题陈列设有以“宝相庄严”为题的佛教造像艺术、以“三真六草、镂月裁云”为题的古代书画、以“天地之灵”为题的古代玉器、以“颗栗大千”为题的印章等陈列;临时陈列则以“京畿遗珍”为题,首次将市属相关区县的珍贵文物集中展出。
乘坐公交18、203、204、218、407、410、713、720、五龙专线、游7在夏家庄站下车即到;小雁塔站下车亦可。
50元;学生票、儿童票25元;包含项目:西安博物院,小雁塔景点,登小雁塔。持2008年陕西旅游年票不限次数免费参观(不含“五一”、“十一”假期,截止2009年3月30日)。电话:029-87811081
G鼓楼
在西安城内,与钟楼相媲美的姊妹建筑就是鼓楼,两楼遥相辉映,故有“姊妹楼”和“文武楼”之称,唐代诗人李咸用诗云“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即是对两楼的精恰写照。
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东与钟楼相望,面积约1924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建筑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南北正中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券洞门,楼的外檐和平座都装饰有青绿彩绘斗拱。登楼的青砖阶楼设在砖台基两侧。鼓楼南檐下正中,悬挂有“文武盛地”蓝底金字匾额,是陕西巡抚张楷重修此楼竣工后,摹仿乾隆皇帝的“御笔”。北檐正中悬挂有“声闻于天”匾额,笔力挺拔,相传系咸宁李允宽所书。
西安鼓楼是我国现存明代建筑中仅次于故宫太和殿、长陵棱恩殿的一座大体量的古代建筑,也是目前所存在全国最大的鼓楼,且在我国同类建筑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更多的介绍内容见下:
展览与表演
馆藏文物展:展出的50余件藏品,是钟鼓楼保管所馆藏文物中的珍品。展览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清代瓷器为主,主要有绣墩、青花缠枝莲纹贯耳瓶、青花山水人物瓶等;第二部分以景泰蓝、漆器及其他杂件为主,如凤凰牡丹雕漆果盒、古琴、雕填博古插屏等。此外,还有明清家具展和鼓文化展。
鼓乐表演:曲目有打击乐《乘风破浪》、《蛟龙腾飞》、《滚核桃》、《大唐六骏》、《鸭子拌嘴》、《黄河激浪》等。每场2-3曲滚动演出,表演时间10-15分钟。每日六场演出,时间分别为9:00、10:00、11:00、14:30、16:30、17:30。钟鼓楼表演除每日固定时间外,团体欣赏可提前预约,加场演出时间为 晚19:00-22:00。
历史
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比钟楼早4年,迄今已有625年历史。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乾隆五年(1740)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击鼓报时,故名“鼓楼”。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楼巍然耸立。从50年代开始,人民政府曾多次修缮鼓楼,90年代又贴金描彩,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1996年西安市重制了鼓楼大鼓,恢复了“晨钟暮鼓”的传统。该鼓声音宏亮、浑厚,重槌之下,十里可闻,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鼓。在钟楼和鼓楼之间,开辟了钟鼓楼广场,绿草红花点缀其间,造型独特的声光喷泉不时变换,是古城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乘坐4、7、15、32、43、45、201、205、206、215、218、221、222、251、300、604、611、612、612区间、K630、游8(610)路公交在“鼓楼”站下车即到。
27元/人;钟楼、鼓楼联票40元/人;敲鼓另收5元。持2008年陕西旅游年票不限次数免费参观(不含“五一”、“十一”假期,截止2009年3月30日)。
开放时间:4月1日-10月31日为8:00-22:0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8:00-17:30。
电话:029-87288397 87274580
H钟楼
处于西安市最中心位置的地标,是一座保存完好的著名古建筑,华丽庄严,气度不凡。钟楼上每天皆有编钟表演,而展出的齐白石亲赠书画也颇为珍贵。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坐落于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每边长35.5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
西安钟楼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所以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来说,它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已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多的介绍内容见下:
展览与表演
钟楼藏画:钟楼展厅内所展出的齐白石大师的十二幅作品,皆系一九五四年初大师九十岁时亲赠,这些幅长152厘米、宽50厘米的作品,是白石老人较大作品中的力作,鉴赏价值尤为珍贵。
编钟表演:欣赏编钟所奏的乐曲以及仿古舞蹈。曲目有民乐《登楼曲》,长安古乐《奉金杯》、《摇门栓》,名曲《春江花月夜》,古曲《飞天》、《大登殿》,编钟独奏《茉莉花》,以及《秦腔曲牌》。每日六场演出,时间分别为上午9:00、10:30、11:30、15:00、16:00、17:00 ,每场四首滚动演出,表演时间10-15分钟。
历史
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初建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的二楼西墙上,嵌有一方《钟楼碑》,记述了这次令人难以置信的迁移。钟楼底部基座全部用青砖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竞均为6米的十字交叉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现在已封闭,而在钟楼周围开辟了圆形环道。
建筑特色
钟楼的设计构造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式不仅增加建筑形制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顺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描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形成均匀负荷。四角攒尖的楼顶按对角线构筑四条垂脊,从檐角到楼顶逐渐收分,使得金顶稳重庄严。楼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间扣以筒瓦,以铜质瓦河固定,更使建筑稳固结实,浑然一体。
巨钟轶闻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造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小得多。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藏于碑林博物馆)。据说,钟楼迁到今址之后,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只有另换。
浮雕故事
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门扇上的一幅幅浮雕,讲述了许多古代的典故轶闻,每幅上方均有典故名称的名牌。其中著名的故事有: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吹箫引凤;长生殿盟誓;嫦娥奔月;李白邀月;伯牙鼓琴;画龙点睛;伯乐相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单刀赴会;岳母刺字;闻鸡起舞……等等。熟悉历史的游客仔细观看会有不少收获。
钟楼位于西安城墙内最中心的位置,经过此地的公交车众多。4、6、7、8、11、12、15、16、26、29、32、35、36、37、43、45、46、118、201、203、205、206、208、214、215、216、218、221、222、229、235、239、251、300、302、502、600、K600、603、604、K605、606、608、609、611、612、612区间、K618、K630、706、游7、游8(610)路公交均可到达,钟楼站下车即到。
提示:不必特意寻找哪路车去钟楼,全市各处几乎都有到此的公交车。火车站、各汽车站、小寨、大雁塔等交通枢纽地段均有不少公交车站,看站牌找有“钟楼”站的车乘坐即可。
27元/人;钟楼、鼓楼联票40元/人;敲钟另收5元。持2008年陕西旅游年票不限次数免费参观(不含“五一”、“十一”假期,截止2009年3月30日)。
开放时间:4月1日-10月31日为8:00-22:0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8:00-17:30。
提示:登钟楼的入口处在钟楼的周围环形地下人行通道内。
电话:029-87288397 87274580
I化觉巷清真大寺
大清真寺的建筑形式为中国风格,寺院内的一切布置又严格按照伊斯兰教制度,殿内的雕刻藻饰、蔓草花纹装饰都由阿拉伯文套雕组成,是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独特结合。
清真大寺位于西安鼓楼西北的化觉巷内,又称化觉巷清真大寺,它与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并称为中国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学习巷寺以东,故又叫东大寺。
清真大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宫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该寺院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保护,成为目前的格局。该寺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晋升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被评为西安市旅游十大景观之一。
全寺总面积1.3万平方米,寺院内有建于17世纪初高达9米的木结构大牌坊,牌坊琉璃瓦顶,异角飞檐,精缕细雕;东西走向成正方形,共分为四进院。殿内有石碑七通,碑文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和汉文。第二进院内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和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真迹。第四进院内有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殿堂,可容纳千余人做礼拜,殿内有壁画400余幅,书以阿拉伯文图案,构图各具千秋。
清真大寺的建筑形式、基调一派中国民族风格,然而,寺院内的一切布置又严格按照伊斯兰教制度,殿内的雕刻藻饰、蔓草花纹装饰都由阿拉伯文套雕组成,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如此和谐地结合,令人赞叹,因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伊斯兰文物之一。
乘坐4、7、15、32、43、45、201、205、206、215、218、221、222、251、300、604、611、612、612区间、K630、游8(610)路公交在“鼓楼”站下车。
25元,学生凭证12元。持2008年陕西旅游年票不限次数免费参观(截止2009年3月30日)。
开放时间:8:00-19:00 电话:029-87272541 87219801
J书院门
从西安钟楼南行,将至南门往东拐,便是书院门古文化街,街口有一座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是“书院门”三个金色颜体大字,两旁是“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街道两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筑,街道为青石铺砌。这里能体会到西安不同于别处的城市风景。书院门向东走到尽头便是碑林。
书院门570多米长的街道,集中了上百家店铺。在二三层雕栏楼阁上,挂着一色的黑底金字牌匾,书写着文萃阁、醉书轩、聚香斋、皓月宫等店名。这里的店铺门面既不像江南商号那样纤巧秀丽,也不同于北京大栅栏那样富丽堂皇,而是古朴敦厚,门面很少有繁琐的装饰,牌匾、楹联,还有深狭的门道,显示了一种儒雅祥瑞、深藏若虚的氛围。商家所售的商品有各种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等。然而墨香的古文化街最能体现特色的商品当属种类繁多的文房四宝、书法字幅、国画卷轴、碑帖拓片、蓝田美玉,以及古老的乐器“埙”。
懂行的人到书院门是看“书”的。这“书”涵盖书、画及相关的一切。这里卖字画的店铺多,里面不仅有许多民间书画爱好者的作品,也有不少名家名作;但是也有赝品。略往书院门的街深处走,卖字画的店铺便越来越多。还有许多临街摆设的摊位,其实就是张书桌,上备文房四宝以及展示有主人写画好的作品。主人就在此或写字,或作画,也出售作品,但是更享受这种陶冶情操和相互切磋技艺的生活。其中不乏功力深厚、作品绝佳的高人。每年都会大批书画名家会聚西安,在这里举办各种展览陈列数十次。
书院门与关中书院
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街内的关中书院。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书院之冠。古时明代工部尚书、经学大师冯从吾得罪皇帝被革职回家,在宝庆寺讲学。后来又与陕西省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汪可受一同进行“联镳会讲”,听讲人数多达数千人,长安府长官便下令在寺中划出一块地修建“关中书院”。之后,向东又陆续修建了长安县学、西安府学和文庙(今碑林所在地),形成了文化一条街。
书院建筑规模宏大,中间讲堂6间曰“允执堂”,左右房间众多。讲堂后有假山,三峰耸翠,宛若小华岳。讲堂前半亩方塘,竖亭于中,砌石为桥。书院有门两重,大门二楹,二门四楹,郡丞刘孟直书“八景诗”以壮其观,学者王大智书隶字为书院题名。
关中书院建成以后不久,魏忠贤灭了东林书院,关中书院也被殃及。熹宗时,关中书院被下旨拆毁。到康熙3年,关中书院重建。光绪时,改建成陕西省师范大学堂,成为当时西北5省的最高学府。民国时改为省立师范学校,直至解放。
现在的关中书院依旧古色古香,遗憾的是作为西安师范学院及附小的所在地,谢绝非校内人员进入参观的,只能从大门外感受一下里面的古韵书香。
埙
埙是中国最原始的一种古乐器,葫芦状,身上有八个小孔,可吹出不同的音阶。音色浑厚悠长、古朴苍凉。卖埙的摊主都会吹上几曲,有时会给购买的游客教一教吹奏的技法。
对于高价的名贵商品,如古玩、高档玉器、名家字画等等,慎重购买。购买商品都可还价。
乘坐五龙专线、6、11、12、16、23、26、29、31、35、36、40、46、203、204、208、213、213区间、215、216、221、222、229、232、239、302、311、321、323、402、405、501、502、512、600、K600、603、K605、608、609、K618、701、704、706、707、713、800、910、游6、游7路公交在“南门”站下车,书院门在南门内路东。
提示:书院门距离钟楼非常近,步行15分钟左右可到。
K广仁寺
广仁寺是陕西现存惟一的藏密黄教寺院,在此寺可欣赏藏传佛教的建筑风格、布局特点和雕塑艺术,并可领略到藏密黄教寺院独特的气氛。必看景点:康熙御碑、大殿、“乾隆兰花缸”、藏经殿。
广仁寺坐落在西安城内西北角,是西北和康藏一带大喇嘛进京路过陕西时的行宫,因此又称“喇嘛寺”。寺院系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康熙来陕西巡视时敕建的。历史上多世达赖喇嘛和多世班禅都在此住过,并设有坐床。该寺现为陕西惟一的藏密黄教寺院,也是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占地16亩,寺前竖有高大的六角攒顶式康熙御碑亭。寺内共有建筑100多间,颇具规模。院中有一尊铁铸的八卦灯楼。灯内一次可添油108斤,昼夜不熄,称为“万年灯”。由40个转经筒环绕的大殿凸现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风格,殿内供奉着2米高的绿度母观音坐像,是国内惟一绿度母观音道场,远在青藏和内蒙古的信徒皆知西安有绿度母佛像。两侧分别是高1.5米的文殊、普贤菩萨坐像,均为唐代鎏金佛像,相传是由唐开元寺移来的。藏经殿在大殿后,殿内供奉着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彩色塑像,并藏有康熙三十九年刻本藏文《甘珠尔大藏经》108卷和康熙四十五年重修明版汉文《大般若波罗密多经》6770卷,极为珍贵。殿前有一口大理石兰花纹水缸,高1米,直径1米,缸口携刻隶书铭文,系清朝乾隆年间雕刻,俗称“乾隆兰花缸”。
更多介绍——
绿度母的传说:唐文成公主出嫁吐蕃松赞干布时,将绿度母旁的释迦牟尼佛像请到了吐蕃。唐太宗沉吟:“这里补放什么佛像呢?”这时绿度母说话了:“就让我代释迦牟尼教化普度长安的众生吧!”从此绿度母的声名传遍了神州。
广仁寺六宝:广仁寺保存着一批有价值的珍贵文物,俗称“广仁寺六宝 ”。
第一宝:《御制广仁寺碑》。碑文由康熙亲书,记载了建寺经过及其有价值的细节。
第二宝:康熙《御制广仁寺碑》的碑文真迹原件,已保存三百余年。宣纸年代久远已经发黄,但字迹清楚、端庄,挺拔刚劲中透出秀丽,是书法中的佳作。
第三宝: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修订的明版《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共6770卷,是中国佛教文化稀有之古籍。
第四宝:汉白玉莲花缸,置于寺中二殿前,原做佛灯用,为一块汉白玉石雕成,缸外雕有花锦,缸内有乾隆年间刻的隶书铭文。缸高1米直径1.4米,系辛亥革命时从崇圣寺移来。
第五宝:经堂前的汉白玉石雕莲花宝座。文成公主进藏带走释迦牟尼佛像,而承坐佛祖像的底座至今仍保留在广仁寺经堂前。
第六宝:慈禧太后西行时赏给广仁寺的楠木龙灯一对。(慈禧赏的楠木龙头曾在“文革”中散失,现存于西安钟楼)。
此外寺里大殿还悬挂着康熙御题的“慈云西荫”匾额、慈禧御题的“法相庄严”匾额、康有为题的“庄严佛土”匾额。藏经殿前高耸的钉眼古柏树干上的排排钉眼传说系慈禧插钗后所留存。
公交107、507、509、712路在“广仁寺”或“习武园”站下车即到。从火车站可乘712路。
10元。持2008年陕西旅游年票不限次数免费参观(2008年内有效)。
2008年全年向公众免费开放。电话:029-87341676
* 青龙寺
每年春季,园内樱花盛放,粉雪飘洒,庭园景致优美,是踏春和赏樱的绝好去处。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这是唐代诗人朱庆余《题青龙寺》诗中的名句佳作。
青龙寺位于西安市城东南铁炉庙村北高地,初创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当时称灵感寺,唐景云二年 (公元711年)改名青龙寺。青龙寺地处地势高峻、风景幽雅的乐游原上,极盛于唐代中期。当时有不少外国僧人在此学习,尤其是日本僧侣。著名的“入唐八大家”中的六家:日本的空海、圆行、圆仁、惠远、圆珍、宗睿就受法于此,其中以空海最为有名。北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青龙寺遭破坏,逐渐湮没于历史中。
1963年起开始对青龙寺进行考古调查发掘,1981年开始在乐游原青龙寺遗址上修建了空海纪念碑、惠果空海纪念堂、青龙寺庭园。三处院落错落有序,古朴典雅,园内遍植松、竹、梅、柳、月季等。另有青龙寺出土文物展室。1986年,青龙寺从日本引进千余株樱花树植于寺院,每年三至五月间,樱花盛开,春色满园,庭园景致颇佳,在这里还可远眺兴庆宫公园的翘角飞檐和西安城内风光。如今,这里已经是市民郊游、踏春、休闲的好去处;尤其在每年春季,不少新人都到此在樱花树下拍摄婚纱外景,别有情趣。
背景资料:
空海,号“弘法大师”,拜密宗大师惠果为师,苦心学习中国佛教密宗文化,又努力钻研汉学。他学识渊博,造诣深厚,在佛经、诗词、梵文、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公元806年他回国时,带去大批佛学经典和其它书籍,在日本奈良东大寺创立了日本的密宗“真言宗”,设立道场,弘扬佛法,成为开创“东密”的一代大师。因此青龙寺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圣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
乘坐19、25、41、45、48、118、221、237、242、400、521、525、526、606、607、游6路公交在“青龙寺”或“铁炉庙”站下车,按路牌指引顺大路西侧村落中一条登高小路走上去即可到达。
10元,学生凭证5元;樱花节期间票价会上浮,一般为14元左右。持2008年陕西旅游年票不限次数免费参观(春季樱花节期间除外,截止2009年3月30日)
开放时间:09:00-17:00
L碑林博物馆
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这里名碑林立,藏品丰富,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同时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驰名中外。爱好书画和历史的游客不可错过。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
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原为陕西省博物馆,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 11000余件,11个展室,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博物馆本身即为孔庙旧址,其建置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
碑林博物馆各陈列室主要展品介绍
第一陈列室陈列的是《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0多万字,用石114方。清代补刻的《孟子》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这些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当时为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以供校对。《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第二陈列室陈列书法名碑,以唐代为主。内容上,《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书法价值上,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张旭《断千字文》、柳公权《玄秘塔碑》,以及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无一不是从古至今书法爱好者学习的范本。其中僧怀仁花费24年心血,从内府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秀劲超逸的书风,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颂扬了卓越的佛学家玄奘,又有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誉为“三绝碑”。
第三陈列室陈列是由汉至宋代的各种书法字体名碑。篆书有唐《美原神泉诗序》等,隶书有汉《曹全碑》等,楷书有唐《臧怀恪碑》、《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行书有唐《慧坚禅师碑》等,草书有隋《智永千字文碑》、唐《怀素千字文》、张旭《肚痛帖》等,都是驰名中外的书法瑰宝。
第四陈列室陈列的是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祝允明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残图》、《唐兴庆宫图》,清刻《太华山全图》、《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
第五陈列室陈列宋、元、明、清各代的地方史料碑石,以清代的居多。其中许多碑石记述了修庙、记功、拨田、赡学、修渠等内容,是研究当时社会和地方历史的资料,并且在书法艺术上也有一定价值。
第六陈列室陈列的石碑,除少数是元、明人士的诗文作品外,大部分是清代的诗词歌赋。其中元赵孟頫的、明董其昌、清康熙帝及林则徐所书的石碑等,都是难得的珍品。
第七陈列室陈列的是清代用《淳化秘阁帖》复刻的碑石,共145方。石刻两面,其内容有历代封建帝王、名臣及书法家的各种字体,更有王羲之和王献之的草书字。是不可多得的名碑帖。
石刻艺术室陈列了西汉至唐代的圆雕、浮雕、线刻等石刻艺术品60余种,是碑林博物馆把散存在陕西各地的大型石刻集中于此而建立的展室。
乘坐五龙专线、14、23、40、118、208、213、213区间、、214、221、222、232、302、309、402、512、704、710、800、游4、游6路公交在“文昌门”站下车。若下车站在城墙外,需进入城内。
从书院门沿街向东即到。
旺季45元,淡季30元。开放时间:夏季8:00-18:45,18:00停止售票;冬季8:00-18:00,17:15停止售票。大年三十闭馆内部调整。
M临潼博物馆
位于临潼县城东侧,以陈列该县出土文物为主的地方性博物馆,紧靠华清池,红柱挺立,回廊曲绕,别具一格。
该馆建于1979年,占地6600平方米,陈列面积约600平方米。沿袭中国北方四合院的形式,馆内设有周秦艺术室、唐代佛教艺术室、汉唐艺术室三个陈列室和一个碑廊,收藏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代文物共1万余件,其中有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唯一记载武王伐纣的遗物,有从唐庆山寺遗址出土的金棺银椁、释迦如来舍利宝帐(属于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等,此已被列为国家级特级文物。
西安火车站乘旅游专线306路、旅游中巴车、西临专线到博物馆下车.
24元,舍利堂参观10元;持2008年陕西旅游年票全年不限次数免费参观(除舍利堂外的展厅,不含十一)
N汉阳陵
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园,位于今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的咸阳塬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三县区。汉阳陵博物苑是依托西汉景帝刘启陵园建设的大型汉文化旅游核心区,占地3000余亩。汉阳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阳陵陵园主要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地以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在近200座从葬坑和近万座陪葬墓内,一列列武士俑披坚执锐,气势威武;一排排仕女俑宽衣博带,美目流盼;猪、马、牛、羊、鸡、狗等动物陶塑更是成群成组。这些精美的文物遗存真实地再现了汉代的宫廷文化和社会生活,被誉为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
汉阳陵现已建成了建筑风格独特、陈列手段先进的考古陈列馆,兼具复原和保护于一体。特别是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文物保护和展示理念建成的全地下遗址博物馆。
背景——西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汉人、汉民族,汉字、汉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前141年)则是这一时期承上启下的核心人物。刘启是西汉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17年。他崇奉“黄老之术”,轻徭薄赋,和亲匈奴,减笞去刑,与民休息,无为而治,与其父亲汉文帝共同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早期治国安邦的黄金时代,被后世赞誉为“文景之治”;同时也为其子汉武帝的开疆拓土积蓄了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基础。
* 大唐芙蓉园-汉阳陵:在大唐芙蓉园南门乘游 4路可直达汉阳陵;发车时间为7:30—17:00;途经雁引路、大雁塔、和平门、文昌门、新城广场、北门、张家堡等;票价为一元起步,全程五元。
* 西安—汉阳陵:自西安新安医院乘游10;发车时间为6:30—18:00; 途经交大商场、兴庆公园东门、东门、西闸口南口、北门、龙首村、张家堡等。
* 咸阳—汉阳陵:自咸阳火车站乘 5路车即可直达汉阳陵;发车时间为:8:0--18:00;途经抗战路、古渡公园、石油助剂厂等,正点对开一个班次;票价为4元/张。
自驾:可从张家堡上西铜高速公路,向北直至渭河大桥处,然后上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线即到
旺季90元;淡季(1、2、12月)65元。景区内有供游客免费乘坐的旅游观光车。开放时间: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