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8:二月一日,正月初七
利用昨晚和今天上午的时间,游览了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是在湘西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的明清时期小城。四面青山叠翠,一江碧水穿城,小城占尽了风水玄机。粉墙黛瓦的明清民居,木板为门窗的临街店铺,青石板铺砌的街道,遗存着小城当年的市井民俗;修复后的风雨桥、城楼和城墙,透露着小城昔日的雄风。千古未变的是小城的母亲河---沱江,依旧是江流舒缓,水平如镜。清彻平静的江湾,如母亲的胸膛与臂弯,将小城紧紧地搂抱在怀里,裸露的红砂驳岸,屹立的条石城墙,威严的北门城楼,活泼的跳蹬和木板桥,红装素裹的吊脚楼,都在静静地享受着母亲的温情与撫爱。
小城是美丽的,她的天生丽质来源于那一弯碧水的沱江。现在的凤凰古城,早已从文学巨匠沈从文笔下的清净与闲适中走出,昔日的村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时尚的盛装模特,将来很难想象还会怎样发展,但是不管如何变化,有一点却亘古不变,----小城的生命来源于沱江,沱江是小城的灵魂。
善待小城,善待沱江。
中午离开凤凰,驶上319国道,准备晚上赶到张家界。途经吉首,午饭后,决定去德夯矮寨,看看319国道上的“公路奇观”。
矮寨地处云贵高原山脉的断层处,周围是险峻的高山,从福建厦门到四川成都的319国道穿寨而过。站在矮寨的街上,感到寨后的大山就压在头顶,往返曲折的公路在陡峭的山坡上从下向上刻划着连续不断的“之”字,山坡被分割成一块块方向相反的锐角,一辆辆的汽车就在这些锐角的边线上缓缓行驶。
按捺不住好奇和冲动,我们驶出寨口,开始向山上爬越。公路斗折蛇行,不断地左右拐弯,开始时弯度还较大,渐渐地越来越小,越来越急,有的地方简直就是原地旋转掉头;路面狭窄,仅容两车相会,如果车身过长,在上下路面的拐弯处,会车都有困难;有的地方由于山势陡峭,上下路面拐弯处无法修筑一个完整的弯道,只能在外侧的绝壁上砌出一个延伸部分,形成一个转盘。
车近山顶,有一段近90度的悬崖,使公路不能再用往返曲折的方法修上去。设计者巧妙地将公路引向悬崖对面的山坡,利用其坡度较缓的地形,将路面升高,然后又修了一座立交桥跨过下方路面,将公路引回到悬崖之上,修上了山顶。这座立交桥,可能当时被认为是设计者的神来之笔,所以称作“天桥”,其名称沿袭至今。
天桥上方的山崖上,“公路奇观”四个大字赫然在目。天桥旁有座山峰,山峰之颠,树立着一尊“开路先锋”的铜像,一手持锤,一手持钻,正在开凿山岩。登上山峰,铜像的基座上刻有“川湘公路简介”的铭文,怀着崇敬的心情抄录下来:
“319国道上的湘川公路,全程1256公里,开工于1936年3月,1937年3月全线竣工通车。八年抗战中,湘川公路是连接粤汉、湘桂通向西南大后方的唯一通道。湘川公路中段横贯湘西全境,在崇山峻岭中盘旋俯仰,其惊险程度超乎想象,被称为公路奇观,成为319国道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矮寨盘山公路,长6公里,修筑在水平距离不足100米,垂直高度440米,坡度为70-90度的单一坡面上。这种特定的空间,迫使公路左右移(动)、迴复转折13道急弯,形成26条几乎平行、上下重叠的天险公路。在当年艰难的工程建设中,共殉职员工200余人。为资纪念,1937年铸造了“开路先锋“铜像,并修建了湘川公路死事员工纪念碑,因战乱铜像被毁,于1987年修复。”
此次出行,曾翻越了贵州凯里的雷公山、断桥的24拐和关岭群山,云南大理的点苍山、清水朗山、保山的怒山山脉、腾冲的高黎贡山,但就公路的惊险程度来说,都难与矮寨天险相比拟。回吉首的路上,矮寨公路独特的景观,山峰之颠开路先锋的铜像,湘川公路死事员工纪念碑,在心中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下午3点半,从吉首驶上去张家界的229省道。这是条新修的旅游公路,峰迴路转,山清水秀。沿途经过芙蓉镇,镇口刘晓庆米豆腐店,门面装修一新,但上面悬挂的电影剧照已经褪色陈旧。可能因为已经是下午5点,又值春节期间,游客稀少,没看到有人光顾。
晚7点,到达张家界,住锦江之星。
今日行程317公里,用时7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