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方力名
热啊热,就想逃离都市,到山青水秀的地方透透气。浙东浙西的山谷当然是乘凉的首选之地了。在一版又一版的旅游广告中我们选择了柳溪江。坐在竹筏上漂漂,赤脚在水里趟趟,这样的玩法最得我们这些懒人青睐。
“水老鼠”挑起阵头雨
下午4点左右,太阳的威力开始减弱,睡了一个午觉的我们精神十足地来到河边。早有竹筏在河边等着了。穿好橙色的救生衣,老老实实坐在竹头板凳上,远看不知道像不像一篮子桔子在江上漂啊,哈。艄公招呼大家坐好,一篙下去,竹筏开动了。
女生忙着撑起小花伞,生怕晒黑一寸皮肤,于是竹筏上陆续开出许多花来。
柳溪江清澈见底,卵石密布,玲珑剔透。那些晶莹的石子就蹲在清清的溪流底下,山洪冲不走,泥沙淤积不住,好像很久很久以前就这样清清爽爽地蹲在那儿了,在等谁一样。
沿途的风景虽说不上奇峰异谷,却也不让人的眼睛闲着,翠竹掩映下的沙滩,悠闲凫水的鸭子,岸边归去的老牛,还有在河里洗澡的村民———好像在一张张过着电影的胶片。把脚伸在水里,凉凉的水从脚面划过,说不出的舒服。当心!竹筏就要穿过一座石拱桥了,正当本人后脑勺朝前,在看后面竹筏上的同伴时,冷不防头顶下起了瓢泼大雨,原来是桥上躲着几个“强盗”,正拿着水枪向游人扫射呢,还好有小花伞挡住水花,才没像那几位哥们一样成为“落汤鸡”。
据说柳溪江这一带过去经常有“水老鼠”,即强盗出没,劫船掠财,岸上的马屋村还驻扎过太平军呢。故而设置了这个“强盗过关”的项目,让我们看看当年的水路凶险罢了。
你追我赶竹篙泼水
漂着漂着,大家便有些不安分起来,那胖男孩最先拿起了竹竿,在竹筏后面乱比划,急得梢公直叫危险,原来别看水不深,漩涡却不少,万一一篙点错,筏就有可能卡在石头缝里动不了呢。
划不了筏,那么就打水仗吧,目标当然是另一张筏上的周小弟了。船老大好像很喜欢我们互相挑衅,故意将两张筏驶得很近,你一杆来我一杆去,水花四溅,看到有人衣服尽湿,他就嘿嘿地坏笑。到一水浅处,干脆将筏停了下来,这下好,那帮打得兴起的哥们干脆跳下溪,直接在水里你追我赶了。
还没玩到尽兴,船老大招呼重新上筏。过了白云山边的白下潭,进入深水区,一条拖筏把十几张竹筏连成一线,像巡洋号舰队那样神气活现。也像生猛的麻辣烫,排对排,串对串,全力以赴,向下筏的码头挺进,我们和隔壁舰队的那拨人铆上了。举胳膊拍大腿,大喊大叫就差没有扯面红旗挥舞了。
将“撒泼”进行到底
正较劲的功夫,忽见下筏码头彩旗飘飘,歌舞升平。嘿,赶上了柳溪江泼水狂欢节呢。福也,祸也?下了筏子探探再说。用竹栏围起来的泼水区域里,一群穿得桃红柳绿的苗族姑娘和小伙子正和游客对泼呢。我不过把头伸过栏杆二分之一而已,一盆水就向我兜头而来,真是水从天降啊。虽然已经做好了体无完“干”的准备了,但也太突然了。既然头发湿了,干脆“撒泼”到底算了。
把相机和手机存好之后,即刻投身于热火朝天的泼水大战中。在数次被别人击中目标,水顺着脖子根流下来之后,我终于展开自卫反击战了。弯腰下来,用塑料盆装上水六亲不认,朝周围一圈泼出去。用水花制造一个保护圈,就是这样我也全身上下找不到一片干燥的地方。连眼睛也睁不开了。
泼水的水装在一个木船里,因为泼水有吉祥如意的意思,比如爱情圣水、财运金水、快乐水什么的。生活中那壶水不开,就心甘情愿多淋点,没准就转运了。在哗啦哗啦的水声中,人也轻快了很多,有种湿淋淋的快乐。同伴趁我发呆,背后偷袭,又添水一瓢。不知道这盆是什么水呢?管它呢。自有幸运,自有祝福。

(今年夏天女人河泼水节主战场在江面)

(漂流中这么清纯的水可能是很少见了)

(这水,让我想起了大海最诱惑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