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东北行――第二站雪乡站
春节东北行――第二站雪乡站从哈尔滨去雪乡,足足有10个小时吧。抵达雪乡的时候,已经天昏地暗。 红灯笼,响鞭炮,白雪地 到雪乡已是夜幕。一下车便是闪烁的红灯笼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这才是所谓的过春节。 雪乡,就是这样迎接我们这群都市里的孩子,用传统的鞭炮和白亮的积雪,还有红灿灿的灯笼。在雪乡的2天,我们也买了春棒,放了放烟花。 住炕上 在雪乡呆了2天。第一次住炕上。热炕。平铺的可以睡6-8个人,睡塌下就是烧的柴火,炕上很热,夜半一行人都被热醒,一阵猛踢被子。虽然有点艰苦,但是回忆起来,很有意思。 糖葫芦、冻梨、冻柿、山果 雪乡有很多吃的,很朴素的小食品。比如山楂,去了核的,冰冷冰冷的。还有山果,长的比山楂大一号,味道相近。传说中的冻梨和冻柿子也在雪乡见到。虽然同行者买的有说好吃有不好吃,PP还是忍不住各买了一个尝鲜。冻梨和柿子必须用温水把皮和冰给泡化了才能下口,以PP的实践证明,冻柿子比较好吃,还不晓得是因为我本身爱吃柿子的关系? 雪乡的炒货很多很便宜,榛子,野生的,长的很小,越小越贵。不过和上海买的比,便宜一半,才10块-15块的样子。同行的KAREN最喜欢这些,天天买,吃光了再买,买了又光。 艰苦的雪宝顶爬山之旅 去雪乡的时候,只知道都是林场,都能滑雪。结果雪乡人民还发现了小山头-取名雪宝顶,于是一行人被带去爬山。那个叫累啊,雪地雪白雪白,好奇的一脚踏入便到了大腿,每每惨叫不止,心有余悸。不得不说,雪是单纯美丽的,但千万别轻易踏入深处,否则给埋了也有可能。不过爬雪宝顶的路途很艰苦。 人是聪明的动物,于是,当地人做起了狗拉雪橇的生意,还有雪地快艇,还有最夸张的是铲雪车也成了能拉人上山的赚钱工具。300一辆的铲雪车能坐10人,雪地摩托超级酷,红色的身材,能坐2人,150一人。抢钱得了。于是,我们只有靠双足的力量,任由各路车马从车旁开驰而上,车内的人对我们投以异样的目光,就暂且当成是某种钦佩吧。爬雪山最大的乐趣和苦中作乐的事情就是在两侧的雪地上写字闹着玩。一路的字,有我们留下的,也有前人。我的大话最多,一会写个死了都要爱-雪乡。一会一个上海人都是活雷锋。一会画个乐谱,到后来,我们一个个都在雪地上平躺,留下一个巨大无比的身材。我则不愿同众人一样,搞了个侧卧的姿势,YEAH! 暗喜。 几度要放弃,几度和KAREN饮雪止渴,最后也不知道怎么的就真的给还有30分钟,还有20分钟的倒计时下,居然到了山顶。山顶最好看的就是碧蓝碧蓝的天,光凸凸但很有造型的枯树,一棵棵树在蓝天之下,树根则被白雪覆盖。很亮,心情也随之明亮起来。 难忘的周大姐家伙食 虽然没赶上住网络上著名的周大姐家,但也去周大姐家蹭了一顿饭。好好吃哦。那种热气腾腾的样子,以及众人一上菜便哄抢的情形至今留在脑海之中,正如哈尔滨东方饺子王的大拉皮给我的印象一样。虽然已经回忆不起每个菜的名字,但强烈推荐给各位去雪乡的朋友。雪乡最大的美味! 失败的滑雪滑雪不是第一次了,在上海的辛庄也算有过经历。但这次在室外的真雪上滑雪,还是失败的一塌糊涂。我们所去的雪场是双峰雪场,有最高500来米的滑道,和一边一个很小很小的训练场。没滑之前,一直想着怎么着也得上正式高台。只想稍去训练场热身一下,未料,上了训练场,我就下不来了。屡屡滑到一半倒地中途滚下。30分钟下场后,同行的男生问我:PINO,所有人都上去了都看到下来了,怎么就没看你下来过啊。丢脸丢大了。

(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