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欣赏自然风光,喜欢旅游。2006年国庆节全家跟随旅行团出去旅游,庐山是我们旅游地之一,我们游览庐山的美丽景色,亲眼目睹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美誉的庐山风貌。10月3日早晨7点从九江乘大巴士上山,汽车在掩映在绿树丛中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蜿蜒前行,蓝天、白云在一点点靠近,车窗外的片片秀色强烈的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好多朋友专注地望着窗外,手中拿着照相机,车速稍稍一慢,抓拍照一张。不知不觉中396道弯被一一抛在身后,大约不到2小时的行程,便来到了庐山脚下。
下车后,我们就开始庐山一日游。主要游览的景点是观音桥、庐山秀峰。
在十月的眼阳光中,我伫立桥头,眼前山色秀丽,脚下小桥流水。从五老峰、汉阳峰,太乙峰诸峰的溪水逶迤而来,不约而同地汇聚在三峡涧,庐山以瀑布而闻名于天下,瀑布众多而形态各异。三峡涧的瀑布象又多又散,象一串串珍珠洒落在山间。瀑布尽头为水潭,二十四潭,潭潭有名:送子潭、揽云潭、恋情潭、雪涛潭……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玉渊潭了。光听这些潭的名字就足以使人遐想连翩。
观音桥就横跨在三峡涧上。千百年来,阅尽人间春色,洗尽俗尘铅华。如弯月,似彩虹,恰如苏轼在《栖贤三峡桥》诗中写道:“弯弯飞桥出,潋潋半月彀。”观音桥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典范之作。建于宋朝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桥长20米,宽4米。站在桥下,仰望十多米高的弧形桥拱,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在没有机械的条件下,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将105块各重一吨的花岗岩石块巧妙地相互扣锁在一起,历经千年而不倒?难怪,观音桥能跻身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列。桥与涧水,一为静一为动,相得益彰;一为人工之造,一为自然之物,和谐完美。我想:假如我们人类的所有建筑、所有的活动都不会破坏自然环境,那是何等的幸事啊!
观音桥是前往庐山山颠的必经道路之一,过了观音桥,在山涧的另一边是中正行宫。当年蒋介石每年前往庐山渡假,途中必在此住宿一晚然后再行上山,这里因此成为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庐山行宫。行宫背靠山涧,风景幽雅,令人驻足。行宫旁的夫妻树,亭亭如盖,枝枝连理,前后相拥,为当年蒋介石与宋美龄亲手栽种,如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这对象征爱情的金钱松,半个多世纪来恩恩爱爱,是情侣照相留念的好地方。
下午游览的是庐山秀峰。古人游玩庐山主要就是游秀峰,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也是指的秀峰黄岩瀑布,古人说“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来到秀峰,虽说是头一回,但仅仅是秀峰的水,就使我相信此言不虚,果然名不虚传。
秀峰有聪明泉,泉水清澈,不知喝了是否更聪明.但我站在聪明泉旁,首先却被石碑上刚劲有力的"“聪明泉”几个大字深深吸引住了,奇怪,这“聪‘字是不是错了?导游小姐说:“这是北宋大文学家和书法家黄庭坚题写的,”“聪”字右边由“公”“心”两字组成。意味着喝了这泉水,不仅聪明,而且有善良,大公无私之心。“我恍然大悟,果然还未喝水,人就聪明了一点。秀峰的水,够有灵气的。
坐在秀峰索道的双人吊篮内,环视四周,但见鄱阳湖波光粼粼,像镜子一样闪着光亮;三三五五的村落,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好似撒在碧玉盘中的棋子;山峰兀立,形态各异,有的似香炉冒烟,有的像双剑刺向青天,有的如仙鹤鸣叫,太神奇了。因为近些天庐山没有下雨,所以黄岩瀑布水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壮观,但是从山崖上巨大的水痕,可想象出“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景象。虽然天气很好,可不大的水势,没能让我一睹“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景观。
"哗哗"的流水声不时传入耳中,仿佛一曲美妙动人的乐曲。抵达索道终点站后,穿过青翠的竹林,瀑布的源头便在眼前了。原来,这里是个大峡谷,泉水清澈见底。大家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用这又清又凉的水洗手洗脸还洗澡呢。真爽,一路的炎热消失殆尽。我们在水边嬉戏,举起相机“咔嚓”“咔嚓”照了一张又一张。坐下来休息时,边听着哗哗的流水声,边欣赏着远山近水的秀色,我陶醉在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之中。
这就是秀峰的水,清澈、滋润、更有一种文化的底蕴。水、山的精灵,秀峰的水源远流长,韵味无限,使我终于相信“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这句话了。
一天的游程结束了,我们乘车返回九江,一路上看着庐山的美丽风景,望着庐山渐渐远去,眼前仍不停地闪过它那娇媚身姿和千变万化的瞬间美景,无法不再一次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六年十月七日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