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即咸宁温泉旅游度假区),是以温泉养生休闲为核心,打造一座集温泉度假、生态居住、养生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田园型生态城区,总规划面积54.6平方公里,是我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重点打造的旅游品牌项目。
大蓝图
“所谓温泉旅游生态新城,就是以温泉养生休闲为核心,打造一座集温泉度假、生态居住、养生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田园型生态城区。”市旅游局局长杭莺说,温泉旅游生态新城的建设目标是: 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际人居环境示范区。总体形象定位是:温泉会都,桂花仙城。
2007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温泉旅游生态新城,并确定为我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重点打造的旅游品牌项目。
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位于市中心城区淦河以南,包括双龙山、孝子山、潜山、王三寨以及围绕潜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周围的温泉国际酒店、汉商咸宁温泉山庄、碧桂园、温泉谷、三江潜山森林温泉、太乙国际温泉等旅游项目,涉及咸安区马桥镇潜山村、向阳湖镇广东畈村,永安办事处西河村,浮山办事处太乙村、龙潭村、余佐村、沿河村、白鹤村共八个行政村。
旅游新城规划用地38.70平方公里,预留控制用地15.90平方公里。
在空间结构上,旅游新城形成“一核二片三轴四区十园”的整体格局。
一核:即旅游新城核心区域,指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及环潜山温泉养生、旅游休闲带所构成的度假核心区,也是景观中心和主导功能区;
二片:即度假区二大片区,北部生态居住片区,南部旅游休闲片区。
三轴:即度假区三条发展轴线,沿南环线——太乙洞发展轴线,主要发展森林游憩产业、生态科普教育旅游产业、主题公园、老年康乐产业;沿西环线(龙潭河)发展轴线,主要发展康体运动、乡村休闲、生态农业产业;沿淦河(新老城结合部)发展轴线,主要发展温泉养生休闲产业、文化艺术休闲产业、城市游憩商业休闲产业等。
四区:即度假区四大主题功能区,分别是山水生态居住区、森林温泉养生区、郊野运动休闲区和桂乡民俗体验区。
十园:即满足旅游者和度假区居民休闲需求的十个主题园区,分别是温泉养生休闲产业园、潜山国家公园(森林游憩和生态科普教育)、体育运动公园、城市文化游憩商业休闲博览园、温泉主题公园、乡村生态文化公园、太乙洞地质公园、孝子山城市森林公园、双龙山郊野生态公园、“夕阳红”老年养生园。
二大片区四大功能区通过三个出入口与主城区对接,内部借助二纵二横生态景观廊道连接。
据悉,旅游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20亿元,项目总投资达200亿元。其中,碧桂园温泉城总投资约150亿元,三江潜山森林温泉总投资12.73亿元;温泉谷总投资8亿元,太乙国际温泉总投资8亿元。众多大项目集结而成的旅游新城,可谓旅游业的航空母舰。
大战略
建设旅游新城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概而言之,是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需要;是抢抓“中部崛起”战略机遇;推进“ 武汉城市圈” 建设“两型社会”;是加快咸宁中心城市发展的需要,促进咸宁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说,在经济发展方面,建设鄂南经济强市必须有旅游业作为支撑。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市委书记黄楚平说,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重要支柱产业,如果咸宁的旅游业做到经济总量的10%,必将对我市未来经济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我们要努力把旅游产业建设成为实现全民创业的重要平台,建成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要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当然需要大项目和大品牌做支撑。建设旅游新城,正是满足这种战略需求的重大举措。
在机遇方面,咸宁被纳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这对咸宁城市发展既是难得机遇,也是重大挑战。但自“两型社会”提出以来,各个城市还都在摸索、试验、探讨什么是良性“两型社会”,没有谁敢说已经建成“两型社会”。抓住历史机遇,大胆创新,敢担责任,着眼于城市未来,抢占制高点,率先利用温泉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建设,营造“两型社会典范,未来城市标杆”,是我市建设旅游新城的另一战略意图。
在资源利用方面,“新城”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温泉资源,新城区温泉日出水量可达15000吨,温泉水质条件良好,足以满足一个大规模的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建设要求。而且,新城区内的森林、乡村及田园景观、古寺、风景河段、溶洞以及桂花、竹海等多种植物景观应有尽有,可谓山青、林幽、水秀、泉温、洞奇、竹翠、桂香,而目前,这些珍贵的资源还没得到充分开发和保护。
有关专家提出,温泉具有产业链长、延伸性强的特点,若立足温泉文化,拉长产业链,增加游客消费项目,并整合利用相关旅游资源,就能形成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地。
那么,建设旅游新城能带来怎样的效益预期?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新城投入运营后,仅武汉市及武汉城市圈可以提供一个城镇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总人口超过 3000万的庞大客源市场;中部六省能为咸宁温泉旅游度假区提供庞大的二级客源市场,尤其是长沙、南昌、郑州、合肥、太原等省会城市能提供超过2000万的城镇人口以及超过 1亿的群体潜在旅游者。
与此同时,新城建设将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城市品牌等方面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手笔
建设温泉旅游生态新城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事关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大局。市委书记黄楚平多次深入旅游项目建设一线,实地调研考察,亲自主持召开有关协调会,并多次强调:“要高起点、大手笔规划旅游新城建设,重点培育一批优势企业。”
市长任振鹤多次调研旅游新城工作,并多次主持、参加旅游新城专题工作会。
为使旅游新城建设扎实有序快速推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立山多次主持召开规划工作会和项目协调会;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亚华将旅游新城工作作为一项主抓工作,每周督促工作进展情况;市政协副主席骆传勇坚持在新城指挥部上班,指挥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温泉旅游生态新城建设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咸安区、市旅游局、交通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等各相关单位,积极配合,按照统一分工,各负其责,全力做好拆迁、规划、基建等各项协调服务工作,使新城建设形成了“九牛爬坡个个用力”的态势。
经过一年多的踏勘、编撰和反复论证,由湖北大学编制的《咸宁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已于6月中旬通过专家组评审。7月11日,《温泉旅游度假区重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也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规划》和《可研报告》的编制和实施,将为旅游新城的形象定位、开发建设、资源整合等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眼下,旅游新城内一片火热场面,各个重点项目借举办中国.咸宁首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的机遇,正在加紧施工。
8月10日,记者在三江潜山森林温泉度假区看到,小汤屋均进入装修阶段;亲子戏水区正在进行管道安装;餐厅正在进行外墙装修……
温泉旅游生态新城建设工作指挥部有关人士介绍,旅游新城各重点项目均有望于10月15日之前全部竣工,投入运营。其中楚天瑶池已试营业,可容纳上千人同时泡温泉。温泉谷项目, 温泉主楼、美食城、度假酒店三大主楼工程主体内所有配套设施已经完成,目前正在按计划对室内进行全面的装修,力争9月18日正式开业迎宾。
太乙国际温泉项目,正快马加鞭赶进度。碧桂园凤凰温泉大酒店主体工程及室外工程现正在进行砌体施工,预计8月20日全部完成;中餐厅、夜总会、桑拿现正做室内粉刷。
与此同时,南外环路、麦笠山旅游公路等各项配套工程也在紧张施工,均有望于10月份建成通车。
既有宏伟蓝图、科学规划作指导,又有大项目、大品牌作支撑,更有创事业、创奇迹的勇气、决心和干劲,相信在三至五年后,一个以温泉养生为主题,全国乃至世界一流,集运动、休闲、度假、会展、生态社区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AAAAA级景区、中国温泉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将笑迎天下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