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休宁县有关部门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屋坑皖浙赣省委旧址及流芳亭,进行了维修保护,并开展革命历史资料收集、陈列布展工作,邀请有关专家实地考察论证,着手开发绿色、红色旅游。
革命老区休宁县汪村镇石屋坑地处皖赣边界六股尖北麓,群山环绕,山清水秀。数十幢马头墙高耸的徽派民居掩映在古木参天的莽莽丛林中,村民们或凿石开山为壁,或垒石作砖砌墙,把一座座精美绝伦的石房子依山就势建在陡峭的石崖上。村名“石屋坑”名副其实。
1935年秋,闽浙赣省委书记关英向皖南转移,由刘毓标等带领到了石屋坑一带,从此,石屋坑成了皖浙赣省委常驻地。1936年4月,闽浙赣省委改为皖浙赣省委,关英任书记,下设赣东北、皖赣、开婺休、上浙皖、下浙皖5个特委,省委机关常驻这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浙赣省委、皖南红军独立团以此为中心区域,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开展3年游击战争。英雄的老区人民和英勇的红军游击队战士在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患难与共,取得了累累战果,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时仅36户98人的小村,竟有7人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
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该县有关方面筹资在石屋坑村口兴建了“流芳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