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西行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故事。我虽无法相比,但也有五五二十五回的游历。从印度的最南端特里凡得朗,到北端大吉岭,由西里古里出印度到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再到尼泊尔的奇得旺国家自然保护公园;蓝吡尼,博卡拉。最后经香港回到深圳。历时四十五天又十二小时,有惊有险有难有趣有赞叹,容我回回道来。
第十回:克久拉霍性雕刻百看不厌,订错票塞翁马弄拙成巧。说道印度中央邦北部克久拉霍的性雕刻神庙,就不得不从印度教的性崇拜说起。印度教中,“林迦”是指男性生殖器,同时也是主神湿婆的象征。所以,我们在印度教寺庙中看到最多的是供奉主神湿婆的“林迦”。其雕塑形像是一个园石柱。有时甚至是在路边的一处突起的石头都会被印度教徒当做“林迦”供奉。在《古印度神话》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湿婆自从妻子去世后,终日郁郁寡欢,远离众神,像疯子一样满山游荡。某日湿婆来到了神仙们居住的林子里,对着众神仙的老婆们大跳粗鲁厚颜无耻的艳舞,竟然媚惑了所有在场女人,众神仙当然勃然大怒,联合起来诅咒这个跳舞的陌生人。倾刻,跳舞者的生殖器掉了下来,湿婆也悄然无踪。世界顿时黯然失色,太阳没有温度,圣火熄灭,星辰运行乱了轨道,众神仙求助梵天,梵天告知舞者乃湿婆,现在只有塑造林迦,崇拜林迦,把林迦看成强大的湿婆才能恢复原来的世界。于是神仙们将林迦顶礼膜拜了整整一年,大地才又春暖花开。从此以后,印度教寺庙都把林迦当湿婆来顶礼膜拜。这也是印度人普遍存在的一个关于性的崇拜的来源。他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能有众多的子女是神的庇护的所在,至于能不能养的起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们遇到的大部分印度人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最是反对和十分的不解。性;性生活;性能力在印度是赞誉词,也是印度人最为推崇和最顶礼摩拜的。在大大小小的印度教寺庙里的最主要的地方,都能看到供奉着被酥油摸的油黑发亮的石柱或仅仅是一个尖头的石头。印度教并不把“性”和“爱”视为“罪”,认为性行为是创造生命的活动,爱是产生力量、创造生机的源泉,人要通过性和爱达到排除世俗杂念,净化精神境界,去接近和归附神的目的。这也就不难理解在克久拉霍的性雕将性行为细腻、逼真地雕刻在庙的外墙上,毫无遮掩地展示在光天化日之下,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关于性和性爱的雕塑。克久拉霍庙宇群建于章德拉朝代的鼎盛时期公元950年至1050年间。按地理位置分为三个区,西区、东区和南区,其中西区建筑群最为庞大。因为印度古代以来一直存在地母神崇拜,后来这种信仰被新出现的佛教和印度教所继承吸收,即是把女性的性魅力、性能力神化,以供人们信仰崇拜。在克久拉霍的性爱雕塑中,印度女性的身条都是诱人的生动,性感异常。我们在西庙群中的马坦盖什瓦拉庙中还有幸看到了一群印度舞蹈家的印度舞表演。在领舞者欢快的节拍下,在跳舞的神像之下,这表演诠释了印度文明史的优美。我们在晚霞中欣赏东区的落日下的神庙,在晨光中看西区的辉煌,在午后的安静的田野边探寻南区的幽古之情。在克久拉霍的两天不到的时间里,看了所有的关于神庙和精美绝伦的雕刻。当我们在次回到长途汽车站时,才发现尽管这里不通火车,可等车的老外们手里拿的竟全都是詹西开往它处的火车票。而我们确在算计着先坐长途车到萨特纳,然后在倒车去瓦格纳西。车站里买咖啡的老板告诉我们不乘火车的话,得倒三遍车,明天下午才能到瓦格纳西。可火车票已全部买完了,我们也只好听天由命了。但我们却神奇的在第二天早上四点不到就到了瓦格纳西。比那些乘火车前往的同在克久拉霍上长途车的老外还快。也许是克久拉霍神庙中的诸神的保佑吧,这是后话。等车的功夫,我去逛车站对面的集市。看见五个小孩友好的让我给他们照像,我问她们是一家吗?他们点头,又指身后不远的年青女子说是:妈妈。只见她怀里还抱着一个呢。真不亏是性城呀,性福即幸福,多子多福才是对这座城市的最好的解释。

(m)

(m)

(m)

(m)

(m)